挺柱孔枪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25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挺柱孔枪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钻,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柴油机挺柱孔的枪钻。
背景技术
柴油机上的挺柱孔是柴油机加工工艺的关键点之一,其一般布置在柴油机机体内腔的中部,加工起来难度比较大。加工挺柱孔时,一种现有的工艺是先用直槽单刃枪钻加工挺柱孔底孔,然后再用珩铰工艺精加工。珩铰时的余量非常小,因而对珩铰前的挺柱孔底孔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都比较高,一旦钻头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漂钻、刀尖跳动等异常状况,就很容易使挺柱孔底孔的入口处产生直径超差,造成珩铰时无法修正的底孔椭圆等缺陷。此夕卜,在一些柴油机上,受到结构的限制,挺柱孔常常和主油道孔相交叉,这样一来,就会在挺柱孔的侧壁上形成缺口,当现有的直槽单刃枪钻加工到此缺口位置时,钻头的受力是非常不均匀的,很容易产生漂钻或刀尖跳动,不仅会引起意外的加工缺陷,还很容易造成钻头崩刃,使得废品率和刀具成本都大幅增高。因而需要出现一种更适合挺柱孔珩铰前道工序的孔加工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柴油机挺柱孔的珩铰前道工序的挺柱孔枪钻,其在加工过程中在受力不均匀的条件下仍然可以保持足够的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有助于提高挺柱孔的加工良品率和加工效率,还能够降低加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挺柱孔枪钻,包括钻头和刀杆,所述钻头包括扩孔段和位于扩孔段顶部的细径钻心,所述扩孔段上开设有至少两条对称的排削槽;所述刀杆上具有和所述扩孔段上的排削槽相对应的至少两条排削槽,`所述刀杆的杆身内开设有内冷却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径钻心的顶端横刃位置开有一个切口,将所述细径钻心的顶端横刃分成两个小钻尖。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小钻尖的后刀面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冷孔,该第一内冷孔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扩孔段的至少一条排削槽内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的第二内冷孔,在所述刀杆的至少一条排削槽内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的第三内冷孔;所述第一内冷孔、所述第二内冷孔和所述第三内冷孔的孔径依次增大,并且此三者的孔径之和小于所述内冷却孔的孔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冷却孔是一个从钻头向刀杆方向逐级变粗的台阶孔,该台阶孔最细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冷孔、所述第二内冷孔和所述第三内冷孔三者的孔径之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口的中心与所述细径钻心的轴心线不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头为硬质合金钻头。[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在枪钻最顶端的细径钻心是一小段钻头,在枪钻的切削过程中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还由于其外径比扩孔段细,所以能够避开主油道孔与挺柱孔相交叉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切削时的受力不均匀,从而保证枪钻加工后的孔径椭圆度误差保证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闻加工效率。2、细径钻心顶部的横刃被切口分成两个小钻尖,这样就使得横刃部分几乎消失不见,能够进一步提高细径钻心的定心效果,同时还把原来的切削刃数量提高了一倍,能够提高切削效率。3、排削槽内设置的第一内冷孔、第二内冷孔和第三内冷孔都可以在切削的过程中使切屑和切削液进入到刀杆杆身内部的内冷却孔中,这样可以保证钻头切削刃的及时冷却和排屑,既可以提闻加工效率,又可以提闻刀具的寿命。4、第一内冷孔、第二内冷孔和第三内冷孔的孔径之和小于内冷却孔的最小孔径,可以保证切削时的排屑顺畅,不会发生内冷却孔的堵塞。5、对内冷却孔采用从尖端到根部逐级变粗的台阶孔设计,不仅有利于加工,还有利于切屑和切削液从内冷却孔中排出,更加不易发生堵塞。6、细径钻心顶端的切口的中心与细径钻心的轴心线不重合,这样就使得两个小钻尖并不对称,具有小幅的偏心度,这种小幅的偏心度可以很好地克服细长型枪钻尖端的横刃容易导致震动、跳刀和导向不正的缺陷,更好地提高加工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钻头在加工时的进给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钻心尖端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机体,11-挺柱孔,12-主油道孔,2-钻头,21-细径钻心,211-切口,212-小钻尖,213-第一内冷孔,22-扩孔段,221-排削槽,222-第二内冷孔,3-刀杆,311-内冷却孔,312-第三内冷孔,313-排削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挺柱孔枪钻,包括钻头2和刀杆3。钻头2由硬质合金制成,包括扩孔段22和位于扩孔段22顶部的细径钻心21。如图3所示,在加工柴油机的机体I上的挺柱孔11时,细径钻心21在切削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由于主油道孔12与挺柱孔11的交叉位置在挺柱孔11的侧边,这样细径钻心21在切削的时候就不会与主油道孔12发生干涉,受力均匀,可保证导向的准确,从而扩孔后的挺柱孔11可以满足珩铰的要求。扩孔段22上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切削刃和两个排削槽221。刀杆3上具有和排削槽221相对应的两条排削槽313,刀杆3的杆身内开设有内冷却孔311。为了加工和排屑排液的方便,该内冷却孔311为阶梯孔,其最细的一段朝向钻头2,其最粗的一段则朝向刀杆3的尾部。为了克服现有枪钻上的钻头横刃在加工时容易导致晃刀、偏刀和震动过大的问题,在细径钻心21的顶端横刃位置开有一个细小的切口 211,将细径钻心21的顶端横刃分成两个小钻尖212。图3中所示的切口 211的两个边沿分别到细径钻心21的外圆周的距离a和b并不相等,图3中举例性地给出了 a大于b的情形。通过实际测验的结果对比,这种切口 211的中心与细径钻心21的轴心线不重合的结构,比起两个小钻尖212对称布置的结构可以更好地消除切削时的震动,更好地避免晃刀、震刀和偏刀等缺陷。由于枪钻产生的切屑和切削液都较难排出,所以在两个小钻尖212的后刀面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冷孔213,该第一内冷孔213与内冷却孔311相连通。在扩孔段22的每条排削槽221内均开设有一个与内冷却孔311相连通的第二内冷孔222。在刀杆3的每条排削槽313内均开设有一个与内冷却孔311相连通的第三内冷孔312。由于切屑越靠近枪钻后端堆积越多,所以第一内冷孔213的孔径dl、第二内冷孔222的孔径d2和第三内冷孔312的孔径d3之间的关系为dl〈d2〈d3。为了防止在内冷却孔311内发生积屑,还需要dl、d2和d3三者的孔径之和小于内冷却孔311的孔径d,即dl+d2+d3〈d。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例如切削刃的角度、枪钻的长度和直径、刀杆的固定方式等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现密切相关的技术内容,由于在现有技术的范围内即可获取足够的信息,故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权利要求1.种挺柱孔枪钻,包括钻头和刀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头包括扩孔段和位于扩孔段顶部的细径钻心,所述扩孔段上开设有至少两条对称的排削槽; 所述刀杆上具有和所述扩孔段上的排削槽相对应的至少两条排削槽,所述刀杆的杆身内开设有内冷却孔。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径钻心的顶端横刃位置开有一个切口,将所述细径钻心的顶端横刃分成两个小钻尖。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小钻尖的后刀面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冷孔,该第一内冷孔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孔段的至少一条排削槽内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的第二内冷孔,在所述刀杆的至少一条排削槽内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内冷却孔相连通的第三内冷孔; 所述第一内冷孔、所述第二内冷孔和所述第三内冷孔的孔径依次增大,并且此三者的孔径之和小于所述内冷却孔的孔径。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却孔是一个从钻头向刀杆方向逐级变粗的台阶孔,该台阶孔最细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冷孔、所述第二内冷孔和所述第三内冷孔三者的孔径之和。
6.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的中心与所述细径钻心的轴心线不重合。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挺柱孔枪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硬质合金钻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挺柱孔枪钻,包括钻头和刀杆,所述钻头包括扩孔段和位于扩孔段顶部的细径钻心,所述扩孔段上开设有至少两条对称的排削槽;所述刀杆上具有和所述扩孔段上的排削槽相对应的至少两条排削槽,所述刀杆的杆身内开设有内冷却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柴油机挺柱孔的珩铰前道工序的挺柱孔枪钻,其在加工过程中在受力不均匀的条件下仍然可以保持足够的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有助于提高挺柱孔的加工良品率和加工效率,还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3B51/06GK202921979SQ20122029697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潘韦周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