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多头螺旋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89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多头螺旋铣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数控多头螺旋铣床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床,具体提供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钻铤,加重钻杆和方钻杆的生产过程中,都有必要使用大量的铣削技术,传 统的铣削生产工艺有着明显的工效低,精度不准确的缺陷,以至于严重的影响到产品的使 用寿命。[0003]传统的B型钻铤的表面螺旋加工是使用图1所示的方法,即用两个滚轮来抵消由 一个铣头进行加工时所产生的径向退力,一次只能加工一个表面,不能保证三个表面之间 的互相角度是否准确,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不能保证每一个表面的切削深度是否完全一 样(根据SY/T5144-1997标准规定,切削深度公差为±0. 79到±2. 37毫米)。最大的公 差范围为4. 74毫米。如此大的重量不对称必然会引起在旋转的工作状态下钻具无法保持 动平衡,从而引起钻具的头尾连接部分承受太多的交变载荷,继而引发疲劳断裂,为钻井工 程埋下了极大的隐患。[0004]传统的方钻杆的加工过程是用焊接方法将公母扣和四方型驱动部分联成一体,四 方型的驱动部分使用厚壁无缝管经过四次铣削后成型,由于是分次铣削,所以无法保证内 孔的圆心正好在外方的对角线的交叉点上,造成了动平衡的缺失,螺纹连接处交变载荷的 急剧增加和焊接点安全隐患的存在。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精确、能够增加 产品使用寿命的数控多头螺旋铣床。[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方安装有两个以上的铣头门架,所 述铣头门架顶端设置有铣刀。[0008]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在13米以上的床身上安装上2个或3个铣头门 架。由门架来保证各铣头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或180度。由床头的传动部分和丝杠来保障 车头和铣头门架的导程关系。[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加工精确、能够增加产品使用寿命等特点,新的设备由于是三个铣头同时工作,所以工 效是传统设备的三倍,铣削时的径向推力互相抵消,并且使用了数控系统,所以每个铣头的 切削深度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由于是使用铣头门架的形式,所以,精确的门架制造角度就保 证了以后的所有产品上各加工面的相对角度。[0010]新工艺对方钻杆的加工方法是,在12. 5长的圆钢上钻出深孔,再以内孔为圆心顶 夹后车削外圆至目标尺寸。用立铣刀进行四方铣削,用二个工位完成原来用四个工位才能 完成的加工任务,并且保证了内圆心和外四方对角线交叉点的相对重叠。铣削时的径向推力互相抵消。[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多头螺旋铣床能提高生产效率2-3倍,并且能非常 有效的控制加工精度,由于保证了钻具在旋转工作状态下的动平衡,大大的减少了产品螺 纹连接部位的交变载荷,所以极大的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3]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下的螺旋铣床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的2铣头门架结构加工示意图;[0016]图4为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的3铣头门架结构加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包括床身1,所述床身I上方安装有2个铣头门架2,所述 铣头门架2顶端设置有铣刀3,所述两铣头门架2之间夹角为180度。[0020]实施例2 [0021]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包括床身1,所述床身I上方安装有3个铣头门架2,所述 铣头门架2顶端设置有铣刀3,所述两铣头门架2之间夹角为120度。[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为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包括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方安装有两个以上的铣头门架,所述铣头门架顶端设置有铣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头门架为2个,所述两铣头门架之间夹角为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头门架为3个,所述三个铣头门架两两之间夹角为12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名称为数控多头螺旋铣床,提供一种铣床,具体是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其结构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方安装有两个以上的铣头门架,所述铣头门架顶端设置有铣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控多头螺旋铣床,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精确、能够增加产品使用寿命等特点。
文档编号B23C3/00GK202845881SQ2012203281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陈伟琛 申请人:陈伟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