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系统及其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42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系统及其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加工系统及其传送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运输及加工工件的加工系统及 其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品生产模式从人工生产渐渐走向自动化生产。但是,自 动化生产中主要利用自动化设备对产品进行加工,工件在需要利用自动化设备加工时,仍 需要通过人力将工件运送至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台以对工件进行加工。人工传递工件花费较 多时间,且传递工件后难以准确定位工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实用新型内容[0003]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精确传递工件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工系 统及其传送机构。[0004]一种加工系统,其包括加工设备及设置于该加工设备附近的传送机构,该传送机 构包括支撑组件、运输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及装设于 该支撑架的工作台,该运输组件包括装设于该支撑架上的固定件及装设于该固定件的传送 件,该工作台位于该传送件的上方;该第一升降组件装设于该固定件上,并位于该工作台的 一侧;该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形成于该驱动本体上的推动杆,该驱动本体装设于该固 定件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侧,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该传送件由靠近该第一升降组 件的一端朝向靠近该工作台的一端传送以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该第一升降组件,该第一升 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运至与该工作台平齐,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 动杆朝向该工作台移动,以将该第一升降组件上的待加工工件推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加工。[0005]一种传送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及运输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该支撑组 件包括支撑架及装设于该支撑架的工作台,该运输组件包括装设于该支撑架上的固定件及 装设于该固定件的传送件,该工作台位于该传送件的上方;该第一升降组件装设于该固定 件上,并位于该工作台的一侧;该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形成于该驱动本体上的推动杆, 该驱动本体装设于该固定件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侧,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该传送 件由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端朝向靠近该工作台的一端传送以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该 第一升降组件,该第一升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运至与该工作台平 齐,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移动,以将该第一升降组件上的待加工工件推 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加工。[0006]上述加工系统由于设置有能够传送工件的传送件及将传送件运上的工件送至工 作台的第一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使得工件无需人力将工件传送至工作台进行加工,实现 自动化运送,且能够快速、精确传递工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加工系统的分解示意图。[0008]图2是图1所示加工系统使用时的第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09]图3是图1所示加工系统使用时的第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10]图4是图1所示加工系统使用时的第三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11]图5是图1所示加工系统使用时的第四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12]图6是图1所示加工系统使用时的第五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1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14]加工系统100工件200传送机构10支撑组件11运输组件13第一升降组件15第二升降组件17推动组件19支撑架111工作台113支撑板1112支撑件1114安装件1116加工板1131仿形板1133通孔1135固定件131传送件133收容空间1310固定框边1311传动轴1313驱动件151承载板153安装块155止挡件157驱动部1571止挡部1573装设件191推动件193驱动本体1931推动杆1933[001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工系统100用于对工件200进行加 工。加工系统100包括传送机构10及设置于传送机构10附近的加工设备(图未示)。传送 机构10用于传送工件200,加工设备用于对工件200进行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工设备 为铣削设备,以对工件200进行铣削。可以理解,加工设备可根据工件200的加工要求,相 应调整为不同加工设备,例如打标设备等。[0017]传送机构10包括支撑组件11、运输组件13、第一升降组件15、第二升降组件17及推动组件19。[0018]支撑组件11包括支撑架111及固定装设于支撑架111上的工作台113。支撑架111 包括支撑板1112、支撑件1114及一对安装件1116。支撑件1114垂直装设于支撑板1112 上,用于支撑运输组件13。支撑件1114大致为柱状,且数量为四个。安装件1116大致为板状,其平行间隔固定设置于支撑板1112上,且与支撑板1112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件1116的高度高于支撑件1114的高度。[0019]工作台113包括加工板1131及仿形板1133,加工板1131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在一对安装件1116上,且加工板1131垂直安装件1116。仿形板1133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加工板1131上,且仿形板1133位于加工板1131远离支撑板1112的一侧。仿形板1133上开设有通孔1135,以供加工设备的加工工具(图未示)穿过通孔1135对放置在加工板1131上的工件200进行加工。可以理解,仿形板1133也可以省略。[0020]运输组件13包括固定件131、驱动件(图未示)及装设于固定件131上的传送件 133。固定件131大致为框状,其形成有一个收容空间1310。固定件131包括两相对的固定框边1311及两个传动轴1313。两个传动轴1313装设于两个固定框边1311的两端,且两个固定框边1311与两个传动轴1313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310。驱动件与传动轴1313相连接,且驱动件驱动传动轴1313绕自身轴线转动。传送件133的两端装设在传动轴1313上, 且容纳于收容空间1310中。由于安装件1116的高度高于支撑件1114的高度,传送件133 位于工作台113下方。传送件133在传动轴1313的传动下朝向远离推动组件19的方向运动,以传送工件200。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送件133为一对传送带,且其平行设置。驱动件为旋转汽缸。可以理解,驱动件可为其他驱动方式,例如马达。[0021]第一升降组件15及第二升降组件17分别装设于固定框边1311上,且第一升降组件15及第二升降组件17分别位于工作台113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升降组件15靠近推动组件19设置。第一升降组件15与第二升降组件17的结构相似,为节省篇幅,重点介绍第一升降组件15的结构。[0022]第一升降组件15包括驱动件151、承载板153、安装块155、止挡件157、第一感应器(图未不)及第一控制器( 图未不)。驱动件151为一对,其固定装设在一对固定框边1311 上。承载板153为一对,其固定装设在一对驱动件151上。一对承载板153共面设置,且与支撑板1112平行。安装块155大致为“ π ”形,其两端分别与一对承载板153远离推动组件19的端部固定连接。止挡件157、第一感应器及第一控制器装设在安装块155上。止挡件157包括驱动部1571及止挡部1573,驱动部1571固定装设于安装块155上,止挡部1573 装设于驱动部1571靠近支撑板1112 —端,驱动部1571能够驱动止挡部1573沿着垂直支撑板1112的方向伸缩。第一感应器感应止挡部1573挡止工件200,并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件151驱动承载板153垂直支撑板1112运动,使承载板 153与加工板1131在同一平面,且第一控制器同时控制驱动部1571驱动止挡部1573朝向远离支撑板1112方向运动,以解除止挡工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151及止挡件157 均为气缸。可以理解,安装块155可以省略,止挡件157及第一感应器可以直接装设在承载板153上即可。[0023]推动组件19包括装设件191、推动件193、第二感应器(图未示)及第二控制器(图未示)。装设件191大致为“Π”形,其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一对固定框边1311上。推动件 193、第二感应器及第二控制器装设于装设件191上。推动件193包括装设于装设件191的驱动本体1931及形成于驱动本体1931朝向第一升降组件15的推动杆1933,驱动本体1931 能够驱动推动杆1933伸缩。第二感应器感应第一升降组件15承载工件200并运动至承载板153与加工板1131在同一平面,并传递感应信号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本体1931驱动推动杆1933推送承载板153上的工件200至加工板1131上。第二感应器感应加工设备加工工件200后,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本体1931 驱动推动杆1933推送加工板1131上的工件200至第二升降组件17的承载板上。[0024]组装时,将支撑件1114及安装件1116垂直安装于支撑板1112上,将固定件131装设在支撑件1114上,传送件133装设在传动轴1313上。将工作台113装设在安装件1116 上。将第一升降组件15及第二升降组件17分别装设在固定框边1311上,并位于工作台 113的两端。将装设件191装设在固定框边1311靠近第一升降组件15的一端上,将推动件 193装设在装设件191上。[0025]使用时,工件200于传送件133靠近推动组件19的一端朝向第一升降组件15传送,此时第一升降组件15的驱动件151驱动承载板153朝向支撑板1112的方向移动至承载板153与传送件133平齐,同时驱动部1571驱动止挡部1573朝向支撑板1112移动至止挡部1573与承载板153平齐。此时,加工系统100位于第一状态(如图2)。[0026]工件200由传送件133传送至承载板153上,止挡部1573接触并止挡工件200,第一感应器感应止挡部1573止挡工件200,并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件151驱动承载板153朝向远离支撑板1112方向移动至承载板153与加工板1131 平齐,同时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部1571驱动止挡部1573朝向远离支撑板1112方向移动至止挡部1573位于初始位置,以解除对工件200的止挡。此时,加工系统100位于第二状态 (如图3)。[0027]推动组件19的第二感应器感应承载板153与加工板1131在同一平面,并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 制器控制驱动本体1931驱动推动杆1933推送承载板153 上的工件200至加工板1131上,加工设备的加工工具穿过通孔1135对加工板1131上的工件200进行加工。此时,加工系统100位于第三状态(如图4)。[0028]加工设备对加工板1131上的工件200进行加工后,推动组件19的第二感应器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本体1931驱动推动杆1933推送加工板 1131上的工件200至第二升降组件17的承载板上。此时,加工系统100位于第四状态(如图5)。[0029]第二升降组件17的止挡件接触并止挡第二升降组件17的承载板上的工件200,第二升降组件17的感应器将感应信息传递给第二升降组件17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组件17的驱动件驱动承载板朝向支撑板1112的方向移动至承载板与传送件133平齐, 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组件17的驱动部驱动止挡部朝向远离支撑板1112移动至止挡部解除对工件200的止挡。工件200由第二升降组件17的承载板上传送至传送件133上。此时,加工系统100位于第五状态(如图6)。[0030]可以理解,第二升降组件17可以省略,工件200在加工板1131上加工完后,可通过机械手(图未示)等搬运机构将工件200运送至传送件133上。[0031]加工系统100由于设置有能够传送工件200的传送件133、将传送件133运送至 工作台113的第一升降组件15及将加工后的工件200运送至传送件133的第二升降组件 17,使得工件无需人力将工件200传送至工作台113进行加工,且在第一升降组件15的承 载板153上的工件运送至加工板1131后,第一升降组件15朝向支撑板1112移动至承载板 153与传送件133平齐,以等待运送下一工件200,实现自动化运送,且运送工件的精度高,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0032]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 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系统,其包括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加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该加工设备附近的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运输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及装设于该支撑架的工作台,该运输组件包括装设于该支撑架上的固定件及装设于该固定件的传送件,该工作台位于该传送件的上方;该第一升降组件装设于该固定件上,并位于该工作台的一侧;该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形成于该驱动本体上的推动杆,该驱动本体装设于该固定件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侧,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该传送件由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端朝向靠近该工作台的一端传送以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该第一升降组件,该第一升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运至与该工作台平齐,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移动,以将该第一升降组件上的待加工工件推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两个固定框边及装设于该两个固定框边两端的两个传动轴,该传送件的两端装设于该两个传动轴上;该运输组件还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与该传动轴连接,该驱动件驱动该传动轴转动,该传动轴带动该传送件传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及垂直该支撑板上的支撑件及安装件,该固定框边固定设置在该支撑件上,该工作台固定装设于该安装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安装件的高度大于该支撑件的高度,该工作台位于该传送件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加工板,该加工板固定装设在该安装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驱动件、承载板、止挡件、第一感应器及第一控制器,该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件装设在该固定框边上,该承载板装设在该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件上,该止挡件、该第一感应器及该第一控制器装设在该承载板上,该第一感应器感应该止挡件的止挡动作,并将感应信息传递给该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控制该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件驱动该承载板移动至与该加工板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推动组件还包括装设件、第二感应器及第二控制器,该装设件安装于该固定框边上,该第二感应器、该驱动本体及该第二控制器装设于该装设件上,该第二感应器感应该承载板与该加工板平齐,并将感应信息传递给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控制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移动,以将该承载板上的工件推送至该工作台上以进行加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组件,该第二升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至与该工作台平齐,该第二感应器感应该加工设备完成后,将感应信息传递给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控制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动杆朝向该第二升降组件移动,以将该工作台上的工件推送至该第二升降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升降组件朝向远离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至与该传送件平齐,以将第二升降组件上的工件放置于传送件上进行传送。
10.一种传送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及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及装设于该支撑架的工作台,该运输组件包括装设于该支撑架上的固定件及装设于该固定件的传送件,该工作台位于该传送件的上方;该第一升降组件装设于该固定件上,并位于该工作台的一侧;该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形 成于该驱动本体上的推动杆,该驱动本体装设于该固定件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侦牝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该传送件由靠近该第一升降组件的一端朝向靠近该工作台的一端传送以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该第一升降组件,该第一升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运至与该工作台平齐,该驱动本体驱动该推动杆朝向该工作台移动,以将该第一升降组件上的待加工工件推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加工。
专利摘要一种加工系统,其包括加工设备及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运输组件、升降组件及推动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及工作台,运输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撑架上的固定件及装设于固定件的传送件。升降组件装设于固定件上,并位于工作台的一侧。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推动杆,驱动本体装设于固定件靠近升降组件的一侧。传送件由靠近升降组件的一端朝向靠近工作台的一端传送以将待加工工件传送至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朝向该工作台的方向运动将待加工工件运至与工作台平齐,驱动本体驱动推动杆朝向工作台移动,以将待加工工件推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送机构。该加工系统,能够快速、精确传递工件,实现了自动化运送,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Q7/00GK202825387SQ2012203564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陆建强, 徐建华 申请人: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