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27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冷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外覆盖件是采用拉延工序制作,拉延工序是利用了钢材的冷作硬化特性,所谓的冷作硬化特性是指金属在冷态塑形变形中,使金属的强化指标,如屈服点、硬度等提高。在常温下,将钢材拉伸至强化阶段后撤去外力,钢材经过这种加工后,钢材的长度增加,直径缩小,弹性极限上升至相当于原材料强化阶段,大大提升了材料的弹性极限,并且使应变率降低,提高了材料的刚度。但若是钢材拉伸幅度较小致使没有拉伸至强化阶段就撤去了外力,会导致钢材的强度不足。汽车的发盖和顶盖就存在这一问题,通常汽车的发盖和顶盖的形状较为平缓,待成型板材只需少量变形就可以成型,变形程度非常小,也就是说拉伸幅度小,成型后的钢材伸展不足,刚性较差,极易产生变形,产品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延充分,制件刚性好的拉延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压料板位于上模和下模模座之间,动力机构驱动上模远离或靠近下模,压料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的夹紧单元,所述的压料板的旁侧设置有侧向移动单元,该侧向移动单元驱动压料板沿水平方向远离下模模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夹紧单元将待成型板材可靠的固定在压料板上,侧向移动单元带动压料板沿水平方向拉伸待成型板材,实现待成型板材的一次拉伸变形,然后上模向下运动与下模模芯接触挤压待成型板材,待成型板材发生二次变形,两次拉伸变形的叠加使待成型板材具有足够的伸展幅度,从而保证得到的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另一状态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拉延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压料板30位于上模10和下模20之间,动力机构驱动上模10远离或靠近下模20,压料板30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40的夹紧单元,所述的压料板30的旁侧设置有侧向移动单元50,该侧向移动单元50驱动压料板30沿水平方向远离下模模芯21。夹紧单元将待成型板材40可靠的固定在压料板30上,侧向移动单元50带动压料板沿水平方向拉伸待成型板材40,实现待成型板材40的一次拉伸变形,也可以说是对待成型板材40的预拉伸,然后上模10向下运动与下模模芯21接触挤压待成型板材40,待成型板材发生二次变形,两次拉伸变形的叠加使待成型板材40具有足够的伸展幅度,从而保证得到的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图1、3和4所示,所述的侧向移动单元50包括固定在下模模芯21上的楔形块51和固定在压料板30的推动块31,所述的楔形块51上设有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倾斜布置的楔形面511,该楔形面511的下端向下竖直顺延形成直面512,推动块31抵靠在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或直面512上,动力机构驱动上模10远离或挤压推动块31。楔形块51相当于是在矩形块上端切掉一个三角块结构,楔形块51的截面近似呈直角五边形。上模10向下运动挤压推动块31,该推动块31受到该向下的作用力后沿着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移动,推动块31同时产生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也就是说推动块31朝向远离下模模芯21一侧的斜下方移动,推动块31的移动带动了压料板30沿着水平方向拉伸待成型板材40,实现了待成型板材40的一次拉伸。随着上模10的不断运动推动块31移动至楔形面511的最下端之后抵靠在竖面512上,然后推动块31只会随着上模10向下竖直移动,不再有水平方向的位移。上模10与下模模芯21接触,上模10继续向下移动进行冲压待成型板材40。所述的推动块3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上模10上的压块11,该压块11与上模10之间构成水平移动的滑动配合,所述的推动块31上设有凹槽311,压块11上设有与凹槽311构成卡接配合的凸块111,所述的压块11和凹槽311构成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40的夹紧单元。压块11随着上模10向下移动逐渐的挤压推动块31,推动块31产生向下和向外的位移,压块11也随着推动块31水平方向移动。压块11挤压推动块31时位于凹槽311上方的待成型板材40被凸块111挤压变形且被牢牢的卡在凸块111和凹槽311之间,因此推动块31的移动带动着位于凸块111和凹槽311之间待成型板材40的板体移动,相当于是把待成型板材40向外侧进行拉伸,实现了待成型板材40的预拉伸动作。所述的楔形块51位于下模模芯21成型面边缘处的下方,合理利用模具原有空间,减小模具的体积。所述的压料板30呈矩形框架结构且围设在下模模芯21的四周,压料板30相互对应的两侧均设有侧向移动单元50,所述的压料板30的截面呈阶梯状,推动块31位于台阶面32上且和台阶面32之间构成水平方向上的滑动配合,推动块31和压料板30之间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压缩弹簧33。压料板30两侧的侧向移动单元50分别向两侧拉伸板件40,上模10远离下模20后压料板30在压缩弹簧30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所述的压块11的下表面为凹面112,推动块31的上表面为与凹面112弧形吻合的凸面312。凹面112和凸面312分别位于压块11和推动块31相对应的两个面上,由于凹面112和凸面312相互贴合接触面为弧形,所以咬合凹面112和凸面312之间的待成型板材40被可靠的压紧,并且会随着推动块31和压块11水平移动,进行拉伸板件。所述的推动块31上设有悬伸至下模模芯21成型面下方的驱动头311,该驱动头313呈球状且抵靠在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或直面512上。所述的推动块31上设有悬伸至下模模芯21成型面下方的驱动头311,该驱动头313呈球状且抵靠在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或竖面512上,球状的驱动头313能够减小摩擦,驱动头313的移动轨迹与下模模芯21的成型面错开,合理利用成型面下方的空间,减小模具的体积。所述的压块11与上模10之间设有导滑板60,推动块31和台阶面32之间设有导滑板60。导滑板60对压块11或推动块31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滑动摩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在上模10与下模20之间设置导滑板60。本发明中导滑板60是分段式间隔布置,该结构可以很到的保证导滑板60的平整度,为压块11或推动块31提供准确的导向,同时也可以减小滑动摩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压料板(30)位于上模(10)和下模(20 )之间,动力机构驱动上模(10 )远离或靠近下模(20 ),压料板(30 )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40)的夹紧单元,所述的压料板(30)的旁侧设置有侧向移动单元(50),该侧向移动单元(50)驱动压料板(30)沿水平方向远离下模模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向移动单元(50)包括固定在下模模芯(21)上的楔形块(51)和固定在压料板(30 )的推动块(31),所述的楔形块(51)上设有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倾斜布置的楔形面(511),该楔形面(511)的下端向下竖直顺延形成直面(512 ),推动块(31)抵靠在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或直面(512 )上,动力机构驱动上模(10)远离或挤压推动块(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块(3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上模(10)上的压块(11),该压块(11)与上模(10)之间构成水平移动的滑动配合,所述的推动块(31)上设有凹槽(311),压块(11)上设有与凹槽(311)构成卡接配合的凸块(111),所述的压块(11)和凹槽(311)构成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40)的夹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块(51)位于下模模芯(21)成型面边缘处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料板(30)呈矩形框架结构且围设在下模模芯(21)的四周,压料板(30)相互对应的两侧均设有侧向移动单元(50),所述的压料板(30)的截面呈阶梯状,推动块(31)位于台阶面(32)上且和台阶面(32)之间构成水平方向上的滑动配合,推动块(31)和压料板(30)之间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压缩弹簧(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11)的下表面为凹面(112),推动块(31)的上表面为与凹面(112)弧形吻合的凸面(3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块(31)上设有悬伸至下模模芯(21)成型面下方的驱动头(311),该驱动头(313)呈球状且抵靠在楔形块(51)的楔形面(511)或直面(5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11)与上模(10)之间设有导滑板(60 ),推动块(31)和台阶面(32 )之间设有导滑板(60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模具领域,特别涉及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压料板位于上模和下模模座之间,动力机构驱动上模远离或靠近下模,压料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固定待成型板材的夹紧单元,所述的压料板的旁侧设置有侧向移动单元,该侧向移动单元驱动压料板沿水平方向远离下模模芯,夹紧单元将待成型板材可靠的固定在压料板上,侧向移动单元带动压料板沿水平方向拉伸待成型板材,实现待成型板材的一次拉伸变形,然后上模向下运动与下模模芯接触挤压待成型板材,待成型板材发生二次变形,两次拉伸变形的叠加使待成型板材具有足够的伸展幅度,从而保证得到的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
文档编号B21D22/20GK103203411SQ2013101386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李子章, 付再兴, 彭本栋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