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削的内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29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用于拉削的内拉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包括拉刀本体,拉刀本体的中心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设有卡槽;拉刀本体的外围设有一组刀齿,刀齿包括刀尖部、切削部、刀刃部和刀根部,刀刃部位于刀齿内侧,刀刃部与刀根部的外边缘呈阶梯状,刀根部径向设有收缩缝,切削部位于刀齿的外侧,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30°之间的夹角,一组刀齿中其中一个刀齿的刀根部与相邻刀齿的切削部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压紧块,压紧块压设于刀根部设有收缩缝处的径向线上。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拉削用拉刀成本浪费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将同一种形状的刀齿综合应用,加工多种型号工件,成本降低的拉削用拉刀。
【专利说明】用于拉削的内拉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拉削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拉削的内拉刀。

【背景技术】
[0002]拉削是机械加工作业的一种类型,是使用拉床(拉刀)加工各种内外成形表面的切削工艺。拉刀是用于拉削的成形刀具,刀具表面上有多排刀齿,各排刀齿的尺寸和形状从切入端至切出端依次增加和变化,当拉刀作拉削运动时,每个刀齿就从工件上切下一定厚°的金属,最终得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拉刀常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加工圆孔、花键孔、键槽、平面和成形表面等,生产率很高。拉刀按加工表面部位的不同,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按工作时受力方式的不同,分为拉刀和推刀。用拉刀作为刀具的切削加工,其工作原理为:当拉刀相对工件作直线移动时,工件的加工余量由拉刀上逐齿递增尺寸的刀齿依次切除,通常,一次工作行程即能加工成形,是一种高效率的精加工方法。但因拉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有一定的专用性,因此拉削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0003]现有的拉刀通常为一次成型的刀具,不同的形状应用不同的刀具,刀具中刀齿的形状也各有不同,而在一种形状的刀齿的拉刀中,刀齿的长。对于加工的精度和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因此,每个型号对应一种拉刀,因此,这样就造成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拉削用拉刀每种型号对应一种拉刀,其成本浪费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将同一种形状的刀齿综合应用,加工多种型号工件,成本降低的拉削用拉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包括拉刀本体,拉刀本体的中心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设有卡槽;拉刀本体的外围设有一组刀齿,刀齿包括刀尖部、切削部、刀刃部和刀根部,刀刃部位于刀齿内侧,刀刃部与刀根部的外边缘呈阶梯状,刀根部径向设有收缩缝,切削部位于刀齿的外侧,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30°之间的夹角,一组刀齿中其中一个刀齿的刀根部与相邻刀齿的切削部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压紧块,压紧块压设于刀根部设有收缩缝处的径向线上。
[0006]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包括拉刀本体,拉刀本体的中心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设有卡槽,轴向通孔和卡槽便于将拉刀卡设于连杆上,卡槽则便于卡扣,使得固定更牢固。拉刀本体的外围设有一组刀齿,刀齿包括刀尖部、切削部、刀刃部和刀根部,刀刃部位于刀齿内侧,刀刃部与刀根部的外边缘呈阶梯状,刀根部径向设有收缩缝,切削部位于刀齿的外侧;刀尖部给予工件最初的剪切力,切削部用于给予工件切削力,其主要的拉削作用,刀刃部和刀根部用于支撑刀尖部和切削部,刀根部的收缩缝可帮助刀齿的切削部沿拉刀本体的径向线上升或下降,从而可改变刀齿的长。,对于拉刀的刀齿位于工件内部的长。变化,从而改变内拉刀拉削的内孔直径变化。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30°之间的夹角;使得切削部突出拉刀本体,从而给予工件剪切力。一组刀齿中其中一个刀齿的刀根部与相邻刀齿的切削部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压紧块,压紧块压设于刀根部设有收缩缝处的径向线上;凹槽中的压紧块可压紧刀根部的收缩缝,从而改变刀齿的切削部的径向高°,实现调节刀齿的作用。
[000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拉刀本体中心轴向设置的通孔和卡槽将其卡设于连杆上,通过切削部和刀根部之间的凹槽上的压紧块压紧刀根部,压紧块与拉刀本体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也可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可通过压紧块的压紧力。调节收缩缝的宽。,从而调节刀齿的刀尖部沿拉刀本体轴心线的径向高。,进而调节切削部沿拉刀本体轴心线的径向高。;从而使得一种形状的刀齿可应用于不同型号的内孔加工,与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形状的刀齿制成多种型号的拉刀而言,成本降低。
[0008]进一步,所述的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20°。20°以下切削部的切削力弱,20°以上则刀齿已损坏,20°使得刀齿的切削力。大且强。强。
[0009]进一步,所述的凹槽的底部与拉刀本体外边缘的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20°之间的夹角。凹槽底部的斜面加强刀齿的刀根部强。,避免凹槽的深。过深,而刀齿的刀根部与拉刀本体的连接较少,减弱强°。
[0010]进一步,所述的凹槽靠近刀齿切削部一侧的侧壁为斜面,且斜面与凹槽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20-130°之间。同样是为了保证刀齿的刀根部与拉刀本体的连接处够大,增强刀齿的强°。
[0011]进一步,所述的拉刀本体上的一组刀齿的轴向相邻的刀齿之间交错设置。使得刀齿的切削部的接触面大,补偿上一圈刀齿的切削部未拉削的部分,使得拉削的精度增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拉削的内拉刀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断面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包括拉刀本体1,拉刀本体I的中心轴向设有通孔2,通孔2的侧壁设有卡槽3 ;拉刀本体I的前端为前导部,拉刀本体I的后端为后导部,前导部与后导部之间的拉刀本体I的外围设有一组刀齿,一组刀齿的轴向相邻的刀齿之间交错设置,刀齿包括刀尖部4、切削部5、刀刃部6和刀根部7,刀刃部6位于刀齿内侧,刀刃部6与刀根部7的外边缘呈阶梯状,刀根部7径向设有收缩缝8,切削部5位于刀齿的外侧,切削部5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I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之间的夹角,一组刀齿中其中一个刀齿的刀根部7与相邻刀齿的切削部5之间设有凹槽9,凹槽9的底部与拉刀本体I外边缘的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的夹角,凹槽9靠近刀齿切削部5 —侧的侧壁为斜面11,且斜面11与凹槽9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20°,凹槽9内可拆卸连接有压紧块10,压紧块10的顶端设有穿孔,拉刀本体I与压紧块10放置于凹槽9内时的统一径向线上设有沉孔,压紧块10通过螺栓与拉刀本体I连接,且螺栓沉于压紧块10顶端下部,压紧块10压设于刀根部7设有收缩缝8处的径向线上。
[001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时,通过通孔2和卡槽3将拉刀本体I轴向固定于连杆上,将压紧块10放置于凹槽9内,并使得压紧块10贴紧与凹槽9的斜面11,并用螺栓将其与拉刀本体I固定,根据刀齿的刀尖部4的高度调节螺栓的紧固程度,从而调节刀根部7收缩缝8的宽度,进而调节刀尖部4距离拉刀本体I的轴心线的高度,调节完成后,将拉刀前导部引入工件;前导部,起引导作用,防止拉刀歪斜;刀齿的刀尖部4首先给予工件剪切力,切削部5完成切削工作,刀刃部6起支撑作用;后导部,用于支承工件,防止刀齿切离前因工件下垂而损坏加工表面和刀齿。
[0015]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刀本体,拉刀本体的中心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设有卡槽;拉刀本体的外围设有一组刀齿,刀齿包括刀尖部、切削部、刀刃部和刀根部,刀刃部位于刀齿内侧,刀刃部与刀根部的外边缘呈阶梯状,刀根部径向设有收缩缝,切削部位于刀齿的外侧,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30°之间的夹角,一组刀齿中其中一个刀齿的刀根部与相邻刀齿的切削部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压紧块,压紧块压设于刀根部设有收缩缝处的径向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的外边缘与拉刀本体外缘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底部与拉刀本体外边缘的切线之间设有角度为10-20°之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靠近刀齿切削部一侧的侧壁为斜面,且斜面与凹槽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20-130°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用于拉削的内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刀本体上的一组刀齿的轴向相邻的刀齿之间交错设置。
【文档编号】B23D43/04GK104353894SQ201410645578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5日
【发明者】丁丽霞 申请人:重庆帅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