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1005613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到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汽车制造业中对车身自身的结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提高车身结构的安全系数,汽车车身部分关键覆盖件一般使用较厚的钢板,对于车身覆盖件来说,冲压时着色好就意味着模具状态和零件状态稳定,为改善薄厚拼焊钢板式门内板零件的着色,同时提高零件的品质,需要提高由薄钢板和厚钢板拼焊起来的车身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以改善薄厚拼焊钢板式内板零件的着色和零件品质。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实际的厚料区连同向薄料区方向偏1mm的区域视为厚料区,剩余区域则视为薄料区,处理时,根据基准侧的不同:拉延序上模或下模的厚料区偏置一个料厚差,再Z向做紧厚料区型面,薄料区在一定范围旋转与厚料区相接;而后序压料芯或下模的厚料区只偏置一个料厚差,在一定范围内与薄料区过渡桥接。
[0006]所述的薄料区可以通过一定长度范围内旋转或过渡桥接与厚料区相接。
[0007]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改善薄厚拼焊钢板式门内板零件的着色质量,提高模具和零件的稳定状态,缩短调试研合周期。
【附图说明】
[0008]图1拉延序上型基准处理不意图
[0009]图2拉延序下型基准处理示意图
[0010]图3后序上型基准处理不意图
[0011]图4后序下型基准处理示意图
[0012]其中:1_上模;2-下模;3_上模紧型面;4_上模理论型面;5_下模理论型面;6-下模紧型面;7_过度桥;8_薄料区;9_厚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拉延序处理方式
[0015]上型基准:如图1所示,下模2厚料区9偏置一个料厚差,再以理论型面5沿Z向做紧0.05mm,形成下模紧型面6,薄料区8在1mm范围内过渡桥7过渡连接;上模I厚料区以理论型面4沿Z向做紧0.1mm,形成上模紧型面3,薄料区8在150mm范围旋转相接。
[0016]实施例2拉延序处理方式
[0017]下型基准:如图2所示,上模I厚料区9偏置一个料厚差,再以理论型面4沿Z向做紧0.05mm,形成上模紧型面3,薄料区8在1mm范围内过渡桥7过渡连接;下模I厚料区9以理论型面5沿Z向做紧0.1mm,形成下模紧型面6,薄料区8在150_范围旋转相接。
[0018]实施例3后序处理方式
[0019]上型基准:如图3所示,下模2厚料区9偏置料厚差,并以理论型面5沿Z向做紧
0.1mm,形成做紧型面6,薄料区8在1mm范围过渡桥7过渡连接;
[0020]实施例4后序处理方式
[0021]下型基准:如图4所示,上模I厚料区9偏置料厚差,并以理论型面4沿Z向做紧
0.1mm,形成做紧型面3,薄料区8在1mm范围过渡桥接。
[0022]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实际的厚料区连同向薄料区方向偏1mm的区域视为厚料区,剩余区域则视为薄料区,处理时,根据基准侧的不同:拉延序上模或下模的厚料区偏置一个料厚差,再Z向做紧厚料区型面,薄料区在一定范围旋转与厚料区相接;而后序压料芯或下模的厚料区只偏置一个料厚差,在一定范围内与薄料区过渡桥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薄料区可以通过一定长度范围内旋转或过渡桥接与厚料区相接。
【专利摘要】汽车拼焊钢板式车门内板的加工型面处理方法,实际的厚料区连同向薄料区方向偏10mm的区域视为厚料区,剩余区域则视为薄料区,处理时,根据基准侧的不同,拉延序上模或下模的厚料区偏置一个料厚差,再Z向做紧厚料区型面,薄料区在一定范围旋转与厚料区相接;而后序压料芯或下模的厚料区只偏置一个料厚差,在一定范围内与薄料区过渡桥接。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改善薄厚拼焊钢板式门内板零件的着色质量,提高模具和零件的稳定状态,缩短调试研合周期。
【IPC分类】B21D37/10, B21D22/20
【公开号】CN105710210
【申请号】CN201410724530
【发明人】张胜利
【申请人】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