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866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铜丝压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铜丝压延设备中的冷却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铜丝压延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铜丝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铜片的机械。压延机主要由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在专利号为CN201120437125.2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钢丝压延机冷却系统循环管路,这种机冷却系统是可循环的冷却系统,但是却是采用冷水冷却,铜丝经过压延后温度过高,使用冷水冷却时,过大的温差极易导致铜丝出现断裂等状况,存在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包括内部系统、外部结构;所述内部系统包括PLC控制中心1、温度传感系统2、升温系统3、降温系统4。所述外部结构包括水箱5、加热装置6、降温装置7、温度传感器8、水管9。所述水箱5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箱盖。

所述PLC控制中心1分别连接所述温度传感系统2、所述升温系统3、所述降温系统4,所述温度传感系统2连接所述PLC控制中心1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中心1的输出端与所述升温系统3、所述降温系统4相连。

所述加热装置6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于所述水箱5内侧,所述降温装置7通过水管9与所述水箱5相连。所述箱盖上包括若干个孔洞;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水箱5两侧。

较佳的,每个所述孔洞的尺寸与压延后铜丝的尺寸相同。

较佳的,所述降温装置7为循环降温装置7;所述降温装置7与所述水管9位于所述水箱5外侧;所述水管9贯穿所述降温装置7,且所述水管9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

较佳的,所述加热装置6为碳晶加热装置6,所述碳晶加热装置6包括碳晶板、若干个电线、防水材料;所述电线连接所述碳晶板,所述防水材料包裹所述碳晶板与所述电线。

较佳的,所述温度传感器8为pt100温度传感器8。

较佳的,温水控制温度为30℃-45℃。

较佳的,所述水箱5的材料为隔热环保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采用温度为30℃-45℃的温水对铜丝进行冷却,不会出现因温度大,而导致铜丝断裂的情况。同时采用智能化系统控制温度,使得水温适宜,不会过冷或过热。采用所述碳晶加热装置6,可弥补加热丝加热不均匀的不足,且碳晶材料节能环保,加热速率快,能在3-7分钟内达到指定温度。所述降温装置7、所述水箱5、所述管道三者相连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达到循环的效果。所述箱盖位于所述水箱5上方,既可隔热,又可防止物品掉落水箱5后,顺着水流进入所述降温装置7,造成所述降温装置7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内部系统示意图;

图2为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铜丝压延机的温水冷却系统,包括内部系统与外部结构;所述内部系统包括PLC控制中心1、温度传感系统2、升温系统3、降温系统4。所述外部结构包括水箱5、加热装置6、降温装置7、温度传感器8、水管9。所述水箱5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箱盖,所述箱盖上包括若干个孔洞。

所述PLC控制中心1分别连接所述温度传感系统2、所述升温系统3、所述降温系统4,所述温度传感系统2连接所述PLC控制中心1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中心1的输出端与所述升温系统3、所述降温系统4相连。

所述加热装置6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于所述水箱5内侧,所述降温装置7通过水管9与所述水箱5相连。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水箱5两侧。每个所述孔洞的尺寸与压延后铜丝的尺寸相同。所述降温装置7为循环降温装置7;所述降温装置7与所述水管9位于所述水箱5外侧;所述水管9贯穿所述降温装置7,且所述水管9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所述加热装置6为碳晶加热装置6,所述碳晶加热装置6包括碳晶板、若干个电线、防水材料;所述电线连接所述碳晶板,所述防水材料包裹所述碳晶板与所述电线。所述温度传感器8为pt100温度传感器8。温水控制温度为30℃-45℃。所述水箱5的材料为隔热环保材料。

使用时,输入设定温度至所述PLC控制中心1中,当水温未到达设定温度时,所述PLC控制中心1发出“加温”至所述升温系统3,所述碳晶加热装置6开始加热直至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所述PLC控制中心1发出“停止”指令;当水温超出设定温度时,所述PLC控制中心1发出“降温”指令至所述降温系统4,所述降温装置7开始工作,所述水箱5中的水通过管道进入所述降温装置7,所述降温装置7中的原本冷却水进入所述水箱5中,同时所述降温装置7对新进的温水进行冷却处理。进入所述水箱5中的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碳晶加热装置6开始工作直至达到指定温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