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类金属零件成型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926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类金属零件成型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类金属零件成型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金属件客户使用的材料为SUS301EH,硬度在HV490-550.材料厚度为0.113±0.003MM(产品需要在限定的宽度下进行焊接,故客户材料厚度公差非常严格,以控制成型后的产品宽度)采用普通的成型方式,产品结构易产生变异,产能低下。

普通成型方式产品结构易产生变异,产能低下,普通成型方式达不到客户对产品要求的精度,良率低下,如图1所示,成型结构复杂,有滑块抽芯结构,同产品有滑动摩擦,产品垂直度变异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传统的滑动成型结构变为向上竖立成型结构,简化结构提高了模具的相对精度,效率提升,工艺优化迫切需要改善,因此卡夹冲压金属件竖立成型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减少人力物料成本浪费的弹簧类金属零件成型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弹簧类金属零件成型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首先根据零件所要求的特殊不锈钢材料,将材料送入冲压成型模具;

步骤二、通过冲压成型模具进行成型冲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折弯;第二步、调整;第三步、折弯;第四步、调整;第五步、折弯;第六步、调整;

第七步、折弯;第八步、调整;第九步、折弯;第十步、折弯;第十一步、折弯;

第十二步、向上折弯;第十三步、空步;第十四步、向上折弯;第十五步、向下折弯;第十六步、向下折弯;

第十七步、向下折弯;第十八步、推平;第十九步、整形;第二十步、调整;

步骤三、在上述成形过程中在第十二、第十四步增加一个辅助弯,使产品垂直于料带,直接利用冲床的上下运动成形,使产品的成型方式变为向上竖立成型;

步骤四、在第十五、十六、十七步的折弯过程中增加了产品管位,提升了模具的相对精度并且利于向上竖立成形的尺寸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成型结构部分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升降部分以及一冲压件,升降部分位于下模部分一侧,上模部分位于升降部分上端,上模部分中间形成有成型腔,零件放置于成型腔内,成型腔上端为冲压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产能提升,提升产品良率;

(2)该方案已达到客户对产品要求的精度,实测在0.02mm以内;

(3)提升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及生产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成型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型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成型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根据零件所要求的特殊不锈钢材料,将材料送入冲压成型模具;然后通过冲压成型模具进行成型冲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1、折弯;第二步2、调整;第三步3、折弯;第四步4、调整;第五步5、折弯;第六步6、调整;第七步7、折弯;第八步8、调整;第九步9、折弯;第十步10、折弯;第十一步11、折弯;第十二步12、向上折弯;第十三步13、空步;第十四步14、向上折弯;第十五步15、向下折弯;第十六步16、向下折弯;第十七步17、向下折弯;第十八步18、推平;第十九步19、整形;第二十步20、调整;

然后,在上述成形过程中在第十二、第十四步增加一个辅助弯,使产品垂直于料带,由传统的左右运动使零件成形创新为直接利用冲床的上下运动成形,使产品的成型方式变为向上竖立成型。

本发明中,由于在第十五、十六、十七步的折弯过程中增加了产品管位,提升了模具的相对精度并且利于向上竖立成形的尺寸稳定性。

其中,成型结构部分包括上模部分1、下模部分4、升降部分2以及一冲压件3,升降部分2位于下模部分一侧,上模部分位于升降部分上端,上模部分中间形成有成型腔,零件放置于成型腔内,成型腔上端为冲压件;

成型过程中在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步的折弯调整,提升了模具的相对精度,可以保证在此折弯方式下的成型尺寸相对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产能提升,提升产品良率;

(2)该方案已达到客户对产品要求的精度,实测在0.02mm以内;

(3)提升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及生产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