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类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39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回转类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回转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类壳体零件的内壁清根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回转体壳体零件因装配要求,在内壁会有凸台结构设计,如图1。这种凸台结构的加工中需要对其进行清根或清角,以保证零件被清根部位加工的一致性,避免仪器设备与圆筒状零件内壁未清根部位的干涉,确保安装顺利、质量可靠。

传统的清根或清角方式是通过插床或电火花的加工形式完成清角。但在生产现场,由于机床行程的限制,难以使用机床进行加工,同时回转零件不易装夹,且找正时间长,对工人技术要求高,不适合批量生产。

CN105290553A公开了一种圆筒状零件内壁凸起特征清根工装,用于圆筒状零件内壁安装设备的凸起异型特征清根,该圆筒状零件内壁凸起特征清根工装由连接螺杆、锁紧螺母和异型自找正清根电极组成,连接螺杆一端为光杆,一端为螺杆,光杆端与电火花机床主轴相连,螺杆端与异型清根自找正电极上的螺孔相连,通过锁紧螺母实现连接螺杆与异型清根自找正电极锁紧。

该方案中通过电火花机床完成圆筒状零件内壁任何突起特征的清根,且电极上设计有找正平面,方便电极和产品找正,实现圆筒状零件内壁异型特征精确清根,由机械代替手工,实现快速精确打磨。但是,上述方案中对装置的装夹依然存在问题,其装夹精度不高,而且装夹中找正不便,其结构复杂,不便于对回转体零件内壁凸台的清根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回转体零件内壁凸台根部余量难以清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其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利用上下压板对回转体的装夹固定以及可控制力度的移动操作的刀头控制,实现对回转体零件内壁凸台的清根加工,其结构简单、装夹找正方便,清根加工精确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夹部分和设置在该装夹部分上的加工部分,其中,

所述装夹部分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压板、与所述下压板间隔布置的上压板,两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待加工的回转体壳体零件同轴套在所述支撑杆外围并通过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压紧固定其两端面;

所述上压板上开有缺口,所述加工部分设置在该缺口中,该加工部分包括盖板、刀头和控制刀头移动的作动机构,所述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板上,所述作动机构通过该盖板安装在所述缺口中,该作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刀头移动,从而实现对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上的凸台的清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作动机构包括套筒和推杆,所述套筒穿过所述盖板上的通孔设置于所述缺口中,所述推杆同轴并螺纹套装在所述套筒内,其末端固定设置有上述刀头,该推杆可通过在套筒内的螺纹配合实现相对所述套筒在轴向移动,从而可控制刀头在轴向上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推杆靠近刀头的一端为台阶轴,在所述台阶轴上套装有弹簧,其一端抵接所述台阶轴上的台阶,另一端与套筒靠近刀头一端的端面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推杆相对刀头的另一端设置有扳手,其用于驱动推杆在套筒中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压板上开有键槽,其与所述支撑杆一端端部键连接,以进行支撑杆的止转和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压板中心开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端部用于穿过该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以实现对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回转体壳体零件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作动机构还包括螺杆和楔形块,其中所述上压板上沿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开有与所述缺口相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从外部通过该螺纹孔伸入所述缺口中并与缺口中的所述楔形块连接,该楔形块通过楔形面与套筒侧壁抵接。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侧向螺杆与楔形块的斜楔推进结构,可实现刀头在平面方向上与内壁凸台的精准定位。

(2)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扳手螺纹旋转推动推杆,带动刀头上下切削,在套筒中添加弹簧,通过弹性挤压,方便刀头上下运动的同时便于操作者控制力量。

(3)本发明中,在套筒前端采用方槽结构进行导向,便于推杆上下方向运动,避免在平面上移动异位。

(4)本发明的装置应用到多种回转体零件内壁凸台根部的余量清除加工中,装夹效率高,装夹找正方便,使用方便可靠,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凸台结构的回转体壳体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的加工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的加工部分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上压板、2-螺母、3-支撑杆、4-扳手、5-推杆、6-盖板、7-弹簧、8-套筒、9-刀头、10-螺钉、11-下压板、12-底座、13-螺杆、14-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清根装置,包括装夹部分和设置在该装夹部分上的加工部分。

如图2所示,装夹部分包括上压板1、螺母2、支撑杆3、下压板11和底座12。下压板11设置在底座上,上压板1与下压板11间隔布置,间隔的距离优选是待加工的回转体零件的轴向长度,当然其距离是可调的,即可以根据待加工的回转体零件的轴向长度进行调整。两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待加工的回转体壳体零件同轴套在所述支撑杆3外围并通过所述上压板1和下压板11压紧固定回转体的两端面。

零件装夹时,底部固定在下压板11上,上部与上压板1大面接触,通过螺母2于支撑杆3上部的螺纹连接旋压上压板1后紧固零件。下压板11下端设置在底座12上,该下压板11上开有键槽,通过支撑杆3上的键连接结构进行止转和定位。

如图2所示,上压板1上开有缺口,优选是在轴向上贯通上压板1的缺口,加工部分设置在该缺口中。

如图2、3和4所示,加工部分包括盖板6、刀头9和控制刀头移动的作动机构,盖板6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板1上,所述作动机构通过该盖板6安装在所述缺口中,该作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刀头9移动,从而实现对回转体壳体零件内壁上的凸台的清根。

如图2、3和4所示,作动机构包括弹簧7、套筒8和推杆5,套筒8穿过所述盖板6上的通孔设置于所述缺口中,所述推杆5同轴并螺纹套装在所述套筒8内,其末端固定设置有上述刀头9,优选通过螺钉10将刀头9固定在推杆5末端。该推杆5可通过在套筒内的螺纹配合实现相对所述套筒8在轴向上移动,从而可控制刀头9在轴向上的位置,以适应加工位置的调整。

推杆5靠近刀头的一端为台阶轴,在所述台阶轴上套装有弹簧7,其一端抵接所述台阶轴上的台阶,另一端与套筒8靠近刀头一端的端面抵接。推杆5带动刀头9轴向移动时,会压缩上述弹簧7,弹簧7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调整或缓冲刀头的运动,同时有利于控制推杆5的操作力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杆5相对刀头9的另一端设置有扳手4,其用于驱动推杆在套筒中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压板11上开有键槽,其与所述支撑杆3一端端部键连接,以进行支撑杆的止转和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压板1中心开有通孔,支撑杆3端部用于穿过该通孔并通过螺母2锁紧,以实现对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回转体壳体零件的固定。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侧向上的螺杆13以及与其配合的楔形块14。其中,楔形块优选设置在所述缺口中,上压板1上沿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开有与缺口相通的螺纹孔,螺杆13从外部通过该螺纹孔伸入所述缺口中并与缺口中的楔形块14连接,该楔形块14通过楔形面与套筒8侧壁抵接。通过调节螺杆13在螺纹孔的相对位移,可以带动楔形块14驱动套筒8在垂直与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调整刀头的位置。通过侧向螺杆13调节楔形块14,精准控制刀头9的位置,保证刀头9与零件清根部位的找正精度。

优选地,刀头9通过螺钉10固定在推杆5上,推杆5与扳手4相连,在推杆5与套筒5间配装的弹簧7,通过弹性接触保证推杆5的上下运动,并控制力量大小。使用时操作者手工旋转扳手,推动推杆及刀头向下切削,实现清除根部余量的目的。

图1为某批量生产的零件,其外圆直径壁厚5mm,总长340mm,内壁有一8mm×4mm×2mm的长方形凸台,凸台作为装配定位基准,设计要求凸台与内壁连接根部不允许有余量。加工设备均无法满足该零件加工行程要求,且装夹需要找正,花费时间长,质量难以保证。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清根装置,装夹、找正和加工时间大大减少,加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加工效率成倍提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