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848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筋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车间内,生产汽车过程中,筋板是汽车的“皮”,一个汽车筋板的质量,决定了汽车的好坏与安全性,所以筋板的生产至关重要,但是筋板损坏后会产生变形,变形后的筋板需要返厂进行校正工序,通常校正都是由人工构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有矩形加工槽,所述矩形加工槽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旋转电机和轴承,所述旋转电机旋转端固定有仅一端为圆轴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圆轴一端插入轴承内,所述矩形杆上套装有筋板校正受力板,所述筋板校正受力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受力凹槽A和筋板受力凹槽B,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L形架,所述L形架水平部分下表面一端设有伸缩方向向下的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伸缩端固定有C形架,所述C形架相对两侧表面下端之间分别设有旋转电机A与轴承A,所述旋转电机旋转端套装有矩形杆A,所述矩形杆A-端插装轴承A内,所述矩形杆A上套装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下压凸起A和筋板下压凸起B。

所述筋板受力凹槽A与筋板下压凸起A形状相匹配。

所述筋板受力凹槽B与筋板下压凸起B形状相匹配。

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立柱。

所述工作台下表面且位于矩形加工槽处设有收集箱。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一种自动校正变形后的筋板的设备,节省人力,可大批校正,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筋板校正所述受力板的仰视图;

图中,1、工作台;2、加工槽;3、旋转电机;4、轴承;5、矩形杆;6、受力板;7、凹槽A;8、凹槽B;9、L形架;10、伸缩电机;11、C形架;12、旋转电机A;13、轴承A;14、矩形杆A;15、下压板;16、凸起A;17、凸起B;18、立柱;19、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筋板组件变形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开有矩形加工槽(2),所述矩形加工槽(2)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旋转电机(3)和轴承(4),所述旋转电机(3)旋转端固定有仅一端为圆轴的矩形杆(5),所述矩形杆(5)圆轴一端插入轴承(4)内,所述矩形杆(5)上套装有筋板校正受力板(6),所述筋板校正受力板(6)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受力凹槽A(7)和筋板受力凹槽B(8),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L形架(9),所述L形架(9)水平部分下表面一端设有伸缩方向向下的伸缩电机(10),所述伸缩电机(10)伸缩端固定有C形架(11),所述C形架(11)相对两侧表面下端之间分别设有旋转电机A(12)与轴承A(13),所述旋转电机(3)旋转端套装有矩形杆A(14),所述矩形杆A(14)一端插装轴承A(13)内,所述矩形杆A(14)上套装有下压板(15),所述下压板(15)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下压凸起A(16)和筋板下压凸起B(17);所述筋板受力凹槽A(7)与筋板下压凸起A(16)形状相匹配;所述筋板受力凹槽B(8)与筋板下压凸起B(17)形状相匹配;所述工作台(1)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立柱(18);所述工作台(1)下表面且位于矩形加工槽(2)处设有收集箱(19)。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工作台上开有矩形加工槽,矩形加工槽相对两侧表面分别设有旋转电机和轴承,旋转电机旋转端固定有仅一端为圆轴的矩形杆,矩形杆圆轴一端插入轴承内,矩形杆上套装有筋板校正受力板,筋板校正受力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受力凹槽A和筋板受力凹槽B,工作台上表面设有L形架,L形架水平部分下表面一端设有伸缩方向向下的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伸缩端固定有C形架,C形架相对两侧表面下端之间分别设有旋转电机A与轴承A,旋转电机旋转端套装有矩形杆A,矩形杆A一端插装轴承A内,矩形杆A上套装有下压板,下压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筋板下压凸起A和筋板下压凸起B,一种自动校正变形后的筋板的设备,节省人力,可大批校正,加工效率高。

在本实施方案中,微型控制器输出端1与旋转电机输入端电线相连,输出端2与旋转电机A输入端电线相连,输出端3与伸缩电机输入端电线相连,通过微型控制器控制伸缩电机工作,使得伸缩端的C形架伸缩,进而使得下压板挤压筋板,完成校正,通过旋转电机工作,使得受力板上下表面交换,通过旋转电机A工作,使得下压板的上下表面与受力板对应,然后再通过伸缩电机工作完成校正,通过收集箱收集校正后的筋板,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