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827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



背景技术:

钻攻加工中心是一种金属切削的自动化设备,而钻攻模组则是钻攻加工中心的最主要组成组件,目前市场上的钻攻模组均是采用外置于连接座上,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粉尘、铁屑进入钻攻模组的电机或者传动组件内,积累一定量后则会影响电机或者传动组件的工作,导致加工误差的出现;此外在钻攻模组工作瞬间产生较大的压力,现有的连接座由于结构的限制,在长时间作业时容易出现连接座的损坏,需要及时检修,增加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包括:装配座,所述装配座的前端部设置有垂直设置的装配部,在所述装配部上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固设有钻攻电机,所述钻攻电机连接有钻攻模具,在所述装配座的后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拓宽页,所述拓宽页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滑块的螺丝孔,在所述拓宽页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丝杆的环形的连接件,所述装配部与装配座之间设置用于增强装配部刚性的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拓宽页与装配座的接合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装配座前端下侧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为装配座的前端左侧和右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斜面分别与所述装配部的左右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面为装配座的前端下侧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装配部的后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的前端以及两侧设置有观察视窗。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座的底部与装配部的下端部后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座的截面成梯形结构,所述装配座宽边与拓宽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钻攻电机及钻攻模具设置于装配部内,能够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粉尘、铁屑等进入钻攻电机或钻攻模具内,能够有效保护钻攻电机及钻攻模具的使用,从而保障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其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和保障加工产品的质量,加强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装配座整体的刚性,不易损坏,可保障钻攻电机及钻攻模具的长时间作业,增加作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的倒立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藏式钻攻模组,请参阅图1至图2,包括:装配座001,所述装配座001的前端部设置有垂直设置的装配部002,在所述装配部002上设有腔体003,所述腔体003内固设有钻攻电机004,所述钻攻电机004连接有钻攻模具005,所述装配部002的前端以及两侧设置有观察视窗010,在所述装配座的后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拓宽页006,所述装配座001的截面成梯形结构,装配座001设计成梯形结构能够具备良好的刚性以及承载能力,所述装配座001宽边与拓宽页006连接,所述拓宽页006与装配座001的接合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011,所述第一加强筋011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第一加强筋011的设置能够加强拓宽页006与装配座001的连接,所述拓宽页00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滑块的螺丝孔007,在所述拓宽页00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丝杆的环形的连接件008,所述装配部002与装配座001之间设置用于在增强装配部002刚性的加强结构009,所述加强结构009包括:设置于所述装配座001前端下侧的第一斜面012和第二斜面013,所述第一斜面012为装配座001的前端左侧和右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斜面012分别与所述装配部002的左右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面013为装配座001的前端下侧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斜面013与所述装配部002的后端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装配座001的底部与装配部002的下端部后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钻攻电机004及钻攻模具005设置于装配部002内,能够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粉尘、铁屑等进入钻攻电机004或钻攻模具005内,能够有效保护钻攻电机004及钻攻模具005的使用,从而保障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其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和保障加工产品的质量,加强结构009的设置能够增加装配座001整体的刚性,不易损坏,可保障钻攻电机004及钻攻模具005的长时间作业,增加作业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 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