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00978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胀管机,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夹紧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翅片式散热器在U型管上加装翅片的方法是将翅片套于U型管后通过对U型管胀管的方式实现翅片的贴紧和固定。
[0003]目前,对U型管胀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机械式胀管,即通过电动胀管机带动胀球插入管子之间使管子胀开,达到换热器翅片和管孔壁紧密相接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该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造成U型管收缩变短,翅片和U管不能充分接触,影响换热效果。且胀管时所用的润滑介质会渗入管子里,对空气产生污染;2、液压式胀管,即通过液压油或者水通过外力冲入管子扩大,其缺点是污染管子和空气,如果清理液体不到位,易造成管子不合格,换热效果差。3、申请人为解决上述胀管方式的缺陷而提出一种空气胀管装置,于2015年9月1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交申请了申请号为201510588368.9的中国发明专利,该空气胀管装置经济环保,用空气胀管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物质,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但是空气胀管装置结构并不完善,例如,如何实现空气胀管过程中的固定、夹紧以及密封,保证空气胀管顺利、稳定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通过密封套管与U型管夹套锁紧板的连接结构,实现U型管与进气管之间的密封,同时,该连接结构并解决U型管的夹紧和固定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包括U型管、U型管夹套、U型管夹套锁紧板、密封导管、固定座以及进出气管,其中,所述U型管夹套、密封导管和进出气管均为两个,所述U型管夹套的一端端部设有至少四等分的张紧头,所述张紧头的内径与所述U型管外径相匹配,所述密封导管固定于固定座并且密封导管的一端与U型管夹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出气管与密封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型管夹套锁紧板套于U型管夹套上;所述密封导管内设有胶垫圈安装腔,所述胶垫圈安装腔内放入至少一个胶垫圈,U型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从张紧头处插入两个U型管夹套,并且穿过U型管夹套进入两个密封导管内,以顶住两个密封导管内的胶垫圈,所述U型管夹套锁紧板沿所述U型管夹套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U型管夹套夹紧所述U型管的两个端部。
[0007]所述进出气管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密封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进出气管和相应的分别与密封导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0008]所述密封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U型管夹套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密封导管的一端与相应的U型管夹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1、通过U型管夹套与U型管夹套锁紧板的连接结构,在U型管夹套上设置有张紧头,在U型管夹套锁紧板滑动到张紧头处时,实现U型管与进出气管之间的密封,同时,该连接结构并解决U型管的夹紧和固定问题,在U型管夹套锁紧板滑动到远离张紧头时,实现U型管与U型管夹套的分离,拆卸方便;
[0011]2、用空气胀管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物质,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紧固状态);
[0013]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密封导管的剖视图;
[0015]图4是U型管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松弛状态)。
[0017]附图标记:1、U型管;2、U型管夹套;21、第一张紧凹槽;22、张紧头;3、U型管夹套锁紧板;4、密封导管;41、胶垫圈安装腔;5、固定座;6、进出气管;7、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照图1、2和4所示,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包括U型管1、U型管夹套2、密封导管4、U型管夹套锁紧板3、固定座5以及进出气管6,其中,U型管夹套2、进出气管6、密封导管4均为两个,密封导管4固定于固定座5上,两个进出气管6分别与两个密封导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U型管夹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U型管夹套锁紧板3套于U型管夹套2上且在U型管夹套2的轴向滑动(当然,也可以是在U型管夹套2和密封导管4上滑动),U型管I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两个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中,两个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至少四等分的张紧头22。当U型管夹套锁紧板3滑动到张紧头22处时,U型管夹套2夹紧所述U型管I的两个端部,达到对上述U型管I的密封目的。
[0021]进出气管6分别与两个密封导管4的一端螺纹连接,即在进出气管6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密封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两个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U型管夹套2的一端也通过螺纹连接,即在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U型管夹套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内螺纹。
[0022]请参照图3所示,密封导管4内设置有胶垫圈安装腔41,胶垫圈安装腔41中安装有至少一个胶垫圈7(图3示出两个胶垫圈7的结构)。优选胶垫圈安装腔41位于第二内螺纹处的密封导管4内,U型管I的两个端部分别从张紧头22处插入两个U型管夹套2,并且穿过U型管夹套2进入两个密封导管4内,以顶住两个密封导管4内的胶垫圈7。
[0023]请参照图4所示,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张紧头22,其中张紧头22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孔供U型管I的端部插入,沿张紧头22的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张紧凹槽,这些第二张紧凹槽将张紧头22进行至少四等分,同时在两个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的轴向开设有与张紧头22上的第二张紧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张紧凹槽21。张紧头22的半径rl与U型管1(两个端部)的半径相匹配,标记U型管夹套2的一端的半径为r2,标记U型管夹套2的外径为r3,很显然,rl小于r3,而r2可以是保证空气流动的任意尺寸,U型管夹套2内尺寸不小于rI即可。U型管夹套锁紧板3上开设有供U型管夹套2伸入的穿孔,穿孔的内径不大于第一张紧凹槽21处的U型管夹套2的外径。
[0024]其工作原理请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拆装U型管夹套2和U型管I时,将U型管夹套锁紧板3滑动到靠近密封导管4处或者滑动到密封导管4上(参照图5所示),此时,张紧头22呈张开(松弛)状态,此时可以向U型管夹套2插入或从U型管夹套2中拔出U型管I实现拆装,在U型管I插入U型管夹套2后,为实现二者的固定和密封,将U型管夹套锁紧板3向张紧头22处的U型管夹套2滑动,U型管夹套锁紧板3将张紧头22压紧,从而使U型管I紧固于U型管夹套2上,实现夹紧、固定和密封,之后,此时,高压空气通过进出气管6进入上述U型管I内,实现对的上述U型管I的高压扩张,达到胀管目的,最后将U型管夹套锁紧板3向远离张紧头22方向滑动,从而拆下U型管I。
[0025]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管(I)、1]型管夹套(2)、U型管夹套锁紧板(3)、密封导管(4)、固定座(5)以及进出气管(6),其中,所述U型管夹套(2)、密封导管(4)和进出气管(6)均为两个,所述U型管夹套(2)的一端端部设有至少四等分的张紧头(22),所述张紧头(22)的内径与所述U型管(I)外径相匹配,所述密封导管(4)固定于固定座(5)并且密封导管(4)的一端与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出气管(6)与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型管夹套锁紧板(3)套于U型管夹套(2)上;所述密封导管(4)内设有胶垫圈安装腔(41),所述胶垫圈安装腔(41)内放入至少一个胶垫圈(7),U型管(I)的两个端部分别从张紧头(22)处插入两个U型管夹套(2),并且穿过U型管夹套(2)进入两个密封导管(4)内,以顶住两个密封导管(4)内的胶垫圈(7),所述U型管夹套锁紧板(3)沿所述U型管夹套(2)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U型管夹套(2)夹紧所述U型管(I)的两个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管(6)—端均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进出气管(6)和相应的分别与密封导管(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密封导管(4)的一端与相应的U型管夹套(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U型管密封装置,其包括U型管、U型管夹套、U型管夹套锁紧板、密封导管、固定座以及进出气管,U型管夹套、密封导管和进出气管均为两个,U型管夹套的一端端部设有至少四等分的张紧头,密封导管固定于固定座并与U型管夹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出气管与密封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型管夹套锁紧板套于U型管夹套上;密封导管内设有放入至少胶垫圈的胶垫圈安装腔,U型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从张紧头处插入两个U型管夹套,U型管夹套锁紧板沿所述U型管夹套的轴向滑动。本实用新型在U型管夹套锁紧板滑动到张紧头处时,实现U型管与进出气管之间的密封,同时,该连接结构并解决U型管的夹紧和固定问题。
【IPC分类】B21D53/06, B21D39/08, B21D26/045
【公开号】CN205386588
【申请号】CN201620148800
【发明人】李保良, 古献常
【申请人】中山市博特机械厂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