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合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066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铆合冲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床冲头,尤其涉及一种铆合冲头。
背景技术
:铆合冲头为安装于铆合专用机上的金属零件,应用于将螺母等铆合件铆入材料预置孔内,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使螺母等铆合件与材料连接。现有的铆合冲头大多为一体成型。而冲头头部的定位针结构较薄弱,容易断裂、磨损。当定位针发生断裂或磨损时,整个冲头就已报废,降低使用寿命并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铆合冲头。一种铆合冲头,所述铆合冲头包括一本体和一定位针,其中,所述本体内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贯穿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定位针包括一抵持端和一定位端,所述定位针的抵持端插入所述收容槽内固定,所述定位针的定位端突出于所述收容槽,以定位待铆合零件。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一操作端面和一作业端面,所述收容槽贯穿所述本体的操作端面和作业端面,所述定位端自所述作业端面突出于所述本体外。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靠近所述操作端面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收容槽靠近所述作业端面部分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还包括一抵推件,所述抵推件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靠近所述操作端面的部位,所述抵推件抵持所述定位针的抵持端。进一步地,所述抵推件于所述收容槽内移动,以推动所述定位针朝向所述操作端面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还包括二固定件,所述本体的侧边设有二固定孔,每一所述固定件收容且固定于一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用以从两侧面夹紧所述定位针。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孔自所述本体的侧边向其中心凹陷形成,每一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收容槽导通,二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收容槽共同呈十字形。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还包括一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靠近所述作业端面的部位,所述吸附件包括一吸附面,所述吸附面与所述本体的作业端面共面,用以吸附待铆合零件。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还包括一穿孔和若干吸附孔,所述穿孔设于所述吸附件的中心且贯穿所述吸附件的相对两端,用以容置所述定位针,若干所述吸附孔环绕所述穿孔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采用弹簧钢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铆合冲头采用定位针和本体分体设计,定位针的头部损坏后只需重新调整定位针长度或更换定位针即可,冲头可重复利用,提高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铆合冲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铆合冲头的本体和定位针分离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铆合冲头吸附待铆合零件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铆合冲头吸附待铆合零件时发生偏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铆合冲头1待铆合零件2定位孔21本体3操作端面31作业端面32固定孔33出气孔34定位针4定位端41抵持端42收容槽5抵推件6固定件7吸附件8吸附面81穿孔82吸附孔8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铆合冲头1用于定位并吸取待铆合零件2。所述铆合冲头1包括本体3和定位针4。所述本体3和所述定位针4均为独立组件。所述定位针4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本体3内,另一端突出于所述本体3外,用以定位待铆合零件2。请参见图3和图4,需要说明的是,图示铆合零件2的结构仅为示意图,具体的铆合零件2的结构不限于此,如该铆合零件2的顶端端面还可为平面,且而无图示凹槽结构等。具体地,所述本体3包括一操作端面31和一作业端面32。所述操作端面31和所述作业端面32相互背对设置。所述本体2内设有收容槽5。所述收容槽5贯穿所述本体3的操作端面31和作业端面32。所述定位针4固定于所述收容槽5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作业端面32的端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5靠近所述操作端面31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收容槽5靠近所述作业端面32部分的内径。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所述铆合冲头1漏气,所述定位针4与所述收容槽5靠近所述作业端面32部分之间为极小间隙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小于0.005毫米。所述定位针4采用弹簧钢制成。所述定位针4包括定位端41和与所述定位端41背对设置的抵持端42。所述定位针4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5内。所述定位针4的抵持端42自所述作业端面32插入所述本体3的收容槽5内并通过其它组件固定。所述定位端41自所述作业端面32突出于所述本体3外,以定位待铆合零件2。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装配及导正待铆合零件2,所述定位针4的定位端41和抵持端42均设有倒角,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倒角的半径为0.3毫米。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1还包括抵推件6。所述抵推件6固定于所述收容槽5内靠近所述操作端面31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推件6抵持所述定位针4的抵持端42。所述抵推件6可于所述收容槽5内移动,以推动所述定位针4朝向所述开口32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推件6采用具有外螺纹的螺柱,所述收容槽5内靠近所述操作端面31的部位的内壁上对应设有内螺纹。所述抵推件6通过螺纹的啮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5内。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针4的抵持端42也可固定于所述抵推件6上,如在所述抵推件6朝向所述定位针4的一侧开设一盲孔,用以收容和固定所述定位针42的抵持端42。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1还包括二固定件7。二所述固定件7固定于所述本体内,用以从侧面夹紧所述定位针4。相应地,所述本体3的侧边设有二固定孔33。每一所述固定孔33自所述本体3的侧边向其中心凹陷形成。每一所述固定孔33与所述收容槽5导通,且垂直于所述收容槽5设置。二固定孔33与所述收容槽5共同呈十字形。每一所述固定件7收容且固定于一对应的所述固定孔33内。二所述固定件7分别抵持所述定位针4的两侧,用以对所述定位针4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7采用具有外螺纹的螺柱,所述固定孔33的内壁上对应设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铆合冲头1还包括吸附件8。所述吸附件8固定于所述收容槽5内靠近所述作业端面32的部位。所述吸附件8呈圆环柱状。所述吸附件8包括吸附面81。所述吸附面81与所述本体3的作业端面32共面,用以吸附待铆合零件2。所述吸附件8的中心设有穿孔82。所述穿孔82贯穿所述吸附件8的相对两端,用以容置所述定位针4。所述吸附件8上还设有若干吸附孔83。每一所述吸附孔83贯穿所述吸附件8的相对两端,且与所述穿孔82平行。若干所述吸附孔83环绕所述穿孔82均匀设置。所述吸附孔83与吸气装置连接,用以吸附待铆合零件2,使铆合作业更加顺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孔83与所述收容槽5导通,所述本体3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收容槽5导通的出气孔34,用以连接吸气装置(图未示)。请参见图3,所述铆合冲头1作业时:所述定位针4的定位端41插入待铆合零件2中心的定位孔21内,以对待铆合零件2进行定位;所述吸附件8的吸附面83抵持并吸附待铆合零件2的端面;在所述本体3的操作端面31上施加压力,进行铆合作业。请参见图4,当吸附待铆合零件2发生偏移时,所述定位针4受到待铆合零件2撞击,因所述定位针4采用弹簧钢制成,所述定位针4位于所述作业端面32和所述固定件7之间的部位弯曲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定位针4的定位端41缩回所述本体3的收容槽5内,从而防止所述定位针4断裂。当所述定位针4的定位端41损坏时,移动所述抵推件6,将所述定位针4推出所述本体3,对所述定位端41进行简单加工即可重复使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铆合冲头1采用定位针4和本体3分体设计,定位针4的定位端41损坏后只需重新调整定位针4长度或更换定位针4即可,冲头可重复利用,节省维修时间,节约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