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293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线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



背景技术:

自动送锁螺丝机又称自动锁螺丝机、自动螺丝锁紧机、自动螺丝锁付机、工业拧紧系统等,是用自动化机构代替人手完成螺丝的取、放、拧紧的自动化装置,稍加改变也可以用于柱壮小零件的自动组装,现有技术存在实用性不强、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技术存在实用性不强、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台面,所述台面经设置于其顶端的顶升气缸向上垂直设置锁付机支撑杆,所述锁付机支撑杆上部水平设置的电批固定板并行垂直设置两个电批,所述电批经万向轴柔性连接于垂直设置于水平设置的批嘴固定板上的电批嘴,所述电批嘴经钢索柔性连接于前端供料系统的输出端,所述电批嘴向下预连接于设置于台面上的专用夹具固定的加工零件。

进一步,所述机架内设置电控箱。

进一步,所述锁付机工装前端连接于自动排序供料系统。

进一步,所述锁付机工装后端经自动周转系统连接于检测和分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所述台面经设置于其顶端的顶升气缸向上垂直设置锁付机支撑杆,所述锁付机支撑杆上部水平设置的电批固定板并行垂直设置两个电批,所述电批经万向轴柔性连接于垂直设置于水平设置的批嘴固定板上的电批嘴,所述电批嘴经钢索柔性连接于前端供料系统的输出端,所述电批嘴向下预连接于设置于台面上的专用夹具固定的加工零件,在使用时,由电控柜、治具、工作台、电批、伺服、电机、气缸、铝型材机架等组成的锁付机,从自动上螺丝机的运行流程来看,其主要有上料机构、送料系统、锁付系统、下料系统组成,提高了锁付机的实用性;

2、本专利采用所述机架内设置电控箱,所述锁付机工装前端连接于自动排序供料系统,所述锁付机工装后端经自动周转系统连接于检测和分流系统,由于前端的自动排序供料系统和后端的自动周转系统、检测和分流系统,完善了锁付加工线,提高了工装的自动化程度;

3、本专利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当自动上螺丝机锁付完一颗螺丝的时候,由来料感应系统B和来料感应系统A将信号传给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将指令发给送料感应器,送料感应器开始将料斗的螺丝输送出去,途经来料检测器自动筛选不良螺丝合格的螺丝,一颗被送入送钉管,由气压将这颗螺丝由送钉管送至批嘴下.等待锁付,当锁付完一颗螺丝的同时,来料感应器再将信号传给信号接收器,这样一直循环,重复自动供料,为将来的二次开发奠定基础;

4、本专利简单、易用,通用型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机架,2-台面,3-顶升气缸,4-锁付机支撑杆,5-电批固定板,6-电批,7-万向轴,8-批嘴固定板,9-电批嘴,10-钢索,11-前端供料系统,12-专用夹具,13-加工零件(未示出),14-电控箱,15-自动排序供料系统(未示出),16-自动周转系统(未示出),17-检测和分流系统(未示出)。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线的锁付机工装,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台面2,所述台面2经设置于其顶端的顶升气缸3向上垂直设置锁付机支撑杆4,所述锁付机支撑杆4上部水平设置的电批固定板5并行垂直设置两个电批6,所述电批6经万向轴7柔性连接于垂直设置于水平设置的批嘴固定板8上的电批嘴9,所述电批嘴9经钢索10柔性连接于前端供料系统11的输出端,所述电批嘴9向下预连接于设置于台面2上的专用夹具12固定的加工零件13。

所述机架1内设置电控箱14。

所述锁付机工装前端连接于自动排序供料系统15。

所述锁付机工装后端经自动周转系统16连接于检测和分流系统17。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台面经设置于其顶端的顶升气缸向上垂直设置锁付机支撑杆,所述锁付机支撑杆上部水平设置的电批固定板并行垂直设置两个电批,所述电批经万向轴柔性连接于垂直设置于水平设置的批嘴固定板上的电批嘴,所述电批嘴经钢索柔性连接于前端供料系统的输出端,所述电批嘴向下预连接于设置于台面上的专用夹具固定的加工零件,在使用时,由电控柜、治具、工作台、电批、伺服、电机、气缸、铝型材机架等组成的锁付机,从自动上螺丝机的运行流程来看,其主要有上料机构、送料系统、锁付系统、下料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实用性不强、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具有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二次开发、通用型强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