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28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气控阀的阀体在出厂前,需要经过气密性检测和性能检测,之后再与接头装配在一起,然后再装上铭牌,包装出厂。目前在进行气控阀阀体与接头装配时,采用手工装配,不仅装配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接头拧在气控阀阀体上的松紧程度不一,拧紧后的接头的出口方向不够精确,导致装配质量较差,客户在安装使用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调节才能将气控阀安装在设备上。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该系统集自动化装配与手动装配功能于一体,装配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且装配质量高,能节省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调试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包括装配台,安装在装配台上的第一接头拧紧机构和第二接头拧紧机构;

所述第一接头拧紧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Y向伺服直线滑台、设置在Y向伺服直线滑台上的X向伺服直线滑台、设置在X向伺服直线滑台上的举升座和设置在举升座上的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拧紧座沿Z向移动,第一拧紧座上安装有第一拧紧枪,第一拧紧枪下端安装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拧紧接头的第一卡槽,第一拧紧枪下方安装有第一自动翻转机构,所述第一自动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气控阀夹具和驱动第一气控阀夹具实现90°及180°翻转的第一翻转电机;

所述第二接头拧紧机构包括第二拧紧座、安装在第二拧紧座上的导杆与第二自动翻转机构、安装在导杆上沿Z向滑动的滑块、水平穿过滑块的导轨和沿Z向安装在导轨一端的第二拧紧枪,所述第二拧紧枪下端安装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拧紧接头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自动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气控阀夹具和驱动第二气控阀夹具在竖直平面内实现180°翻转的第二翻转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气控阀装配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装配台上的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座、安装在点胶座上的接头定位夹具、设置在接头定位夹具上方的胶筒、沿Z向提升胶筒的胶筒提升机构和驱动胶筒提升机构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机构,所述接头定位夹具上设有多个接头放置槽,每个接头放置槽旁都设有一个点胶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拧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拧紧座上的校验机构,所述校验机构包括校验气缸和安装在校验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校正接头角度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拧紧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导杆上且位于滑块上方的平衡器,所述平衡器与滑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系统集自动化装配与手动装配功能于一体,既保证装配效率,又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2、采用定扭矩的拧紧枪来拧紧接头,接头拧紧的松紧程度一致,通过定位传感器来保证拧紧方向的精确度,装配质量高,从而可以节省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调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气控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接头拧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接头拧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气控阀1,该气控阀1包括阀体101,在阀体101上安装有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第四接头105和第五接头106,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分别位于阀体101的三个不同的端面上,第四接头105和第五接头106位于阀体101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在装配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时需要保证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被拧紧后的出口方向。

图2为用于将五个接头安装在阀体101上的一种气控阀装配系统,其包括装配台2,安装在装配台2上的第一接头拧紧机构3和第二接头拧紧机构4。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接头拧紧机构3用于拧紧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和第三接头104,其包括安装在装配台2上的底座301、设置在底座301上的Y向伺服直线滑台302、设置在Y向伺服直线滑台302上的X向伺服直线滑台303、设置在X向伺服直线滑台303上的举升座304和设置在举升座304上的举升机构305,Y向伺服直线滑台302用于驱动X向伺服直线滑台303沿Y向移动,举升机构305用于驱动第一拧紧座306沿Z向移动,第一拧紧座306上安装有第一拧紧枪307和对第一拧紧枪307进行旋转定位的定位传感器309,第一拧紧枪307下端安装有第一卡块308,第一卡块308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拧紧接头的第一卡槽,第一拧紧枪307下方安装有第一自动翻转机构310,所述第一自动翻转机构310包括第一气控阀夹具3101和驱动第一气控阀夹具3101实现90°及180°翻转的第一翻转电机3102,第一翻转电机3102为伺服电机。使用时,先将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和第三接头104分别手动拧到阀体101,然后将阀体101固定在第一气控阀夹具3101上,然后通过控制面板使第一翻转电机3102翻转,使第一接头302处于第一卡块308的正下方,通过举升机构305使第一拧紧枪307向下移动,第一接头302进入到第一卡槽里,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拧紧枪307保持定扭矩转动,通过定位传感器309使得第一接头308被拧紧后处于正确的方向,完成第一接头302的装配后,第一拧紧枪307向上移动,Y向伺服直线滑台302带动X向伺服直线滑台303沿Y向移动至下一个工位,第一翻转电机3102驱动第一气控阀夹具3101,使其翻转90°,然后进行第二接头303的装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第三接头304装配完成。通过第一接头拧紧机构3来拧紧接头,装配效率高,接头拧紧的松紧程度一致,通过定位传感器来保证拧紧方向的精确度,装配质量高,从而可以节省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调试时间。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接头拧紧机构4用于拧紧第四接头105和第五接头106,其包括第二拧紧座401、安装在第二拧紧座401上的导杆402与第二自动翻转机构403、安装在导杆402上沿Z向滑动的滑块404、水平穿过滑块404的导轨405和沿Z向安装在导轨405一端的第二拧紧枪406,所述第二拧紧枪406下端安装有第三卡块407,所述第三卡块407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拧紧接头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自动翻转机构403包括第二气控阀夹具4031和驱动第二气控阀夹具4031在竖直平面内实现180°翻转的第二翻转电机4032。第二接头拧紧机构4为手动拧紧机构,可以适当降低系统的成本。使用时,先将第四接头105和第五接头106初步拧在阀体101上,然后将阀体101安装在第二气控阀夹具4031上,此时,第四接头105位于第二拧紧枪406的下方,且靠近第二拧紧枪406,手动向下移动第二拧紧枪406,使第四接头105进入第三卡槽内,手动操作第二拧紧枪406,使其保持定扭矩对第四接头105拧紧,第四接头105拧紧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二翻转电机4032,使其驱动第二气控阀夹具4031翻转180°,以完成对第五接头106的拧紧工序,第四接头105和第五接头106拧紧后不需要进行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气控阀装配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装配台2上的点胶机构5,所述点胶机构5包括点胶座501、安装在点胶座501上的接头定位夹具502、设置在接头定位夹具502上方的胶筒503、沿Z向提升胶筒503的胶筒提升机构504和驱动胶筒提升机构504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机构505,所述接头定位夹具502上设有五个接头放置槽,每个接头放置槽旁都设有一个点胶位置传感器506。在装配接头前,先将5个接头放入放置槽内,通过胶筒提升机构504和X向驱动机构505来依次向5个接头点胶,通过点胶位置传感器506来保证胶筒移动到准确的位置,点胶完成后,再分别将5个接头手动拧在阀体上,以完成上述的拧紧工作。通过自动化的点胶机构5来替代传统的手工点胶工作,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头拧紧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拧紧座306上的校验机构311,所述校验机构311包括校验气缸3111和安装在校验气缸3111的活塞杆上的第二卡块3112,第二卡块3112上开有可容置接头以校正接头角度的第二卡槽。在第一拧紧枪307向下移动,以进行对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的拧紧之前,通过校验机构311来确保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的方向没有大的偏移,以使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03、第三接头104顺利进入到第一卡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头拧紧机构4还包括安装在导杆402上且位于滑块404上方的平衡器408,所述平衡器408与滑块404连接。平衡器408用于悬挂第二拧紧枪406,操作人员使用时,只需拉动平衡器408的操作部,即可使第二拧紧枪406向下移动,从而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