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3057阅读:2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机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要动力来源,压装轴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曳引机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卧式轴承压装机多为卧式导向柱型,滑板沿导向柱横向滑行。当压装行程比较长,活动压头结构比较重时,活动压头在运动过程中将导致导向柱的轻微变形,从而改变左右定位顶尖的同轴度。尤其是当两支持墙板距离比较大,导向柱比较长,产生的变形效果会更明显。目前,压装过程中承载曳引机的平台全为刚性平台。刚性的承载平台上没有浮动效果,在压装过程中,随着轴承的压入,曳引机机身的重量将全部作用到压头上,增加压头的负载。当曳引机机身中心高误差比较大时,轴承的压入力将会增大,装配质量将会下降。为了提高轴承装配质量,提高曳引机整体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该压装机采用类车床的结构,由液压缸驱动滑台在底座上往复滑动,从而完成轴承的压装动作。相比传统的导向柱型的卧式压装机,该压装机压头在运动过程中能保持更好的刚性,提高两定位顶尖的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该压装机包括液压缸、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活动压头、右支撑墙板、压机底座,滑台、曳引机承载机构和静止压头;所述左支撑墙板和右支撑墙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压机底座的左右两端,左支持墙板和右支持墙板上部又通过圆柱横梁连接,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右支撑墙板和压机底座共同构成压装机的整体框架;所述液压缸穿过并固定在左支撑墙板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台的一端连接,滑台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压头;所述压机底座表面安装滑台导轨和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滑台上安装有与滑台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滑台能在滑台导轨上左右滑动;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底部安装有导轨滑块,并与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相配合,曳引机承载机构能在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上左右滑动;在右支撑墙板的内侧安装有静止压头,活动压头和静止压头均内置的可伸缩顶尖;

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采用悬浮形式,包括电机、导套、悬浮平台、滑动平台、横移气缸、悬浮接头、升降气缸和平移链板;横移气缸固定在压机底座上,且靠近滑台的右侧,横移气缸的气缸杆与滑动平台左端固连,所述滑动平台的下表面安装有导轨滑块,该导轨滑块与压机机座上的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配合;在滑动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导套,悬浮平台通过导套与滑动平台连接,且悬浮平台能在导套的导向下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气缸和电机均安装在滑动平台的下部,升降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悬浮平台的下部连接;所述平移链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滑动平台上,由电机通过链条为平移链板提供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缸驱动滑台在导轨上滑动,实现水平方向上两个定位顶尖对曳引机主轴的定位,既能显著提高两定位顶尖同轴度,又能保证活动压头在运动过程中的刚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承载曳引机机身的平台设计成气动悬浮式,由横向平移部分和竖直顶升部分组成,横向平移部分主要完成曳引机机座的上下料。竖直顶升部分主要完成悬浮平台的升降。曳引机主轴通过特有工装固定在曳引机机身上,曳引机机身固定在曳引机工装板上。悬浮平台的升降可以实现曳引机压装和上下料等不同工序之间悬浮平台和输送链板对曳引机工装板承载的的切换。在压装过程中,当顶尖对曳引机主轴产生下压力时,悬浮平台会轻微下移,利于中心定位,可以减少传统刚性平台压装时,曳引机机身重量对顶尖刚度的影响,又可以克服机身中心高误差对压装质量的影响,进而提高轴承压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一种实施例的曳引机承载机构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一种实施例的曳引机承载机构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缸、2-左支撑墙板、3-圆柱横梁、4-活动压头、5-右支撑墙板、6-压机底座,7-滑台、8-滑台导轨、9-曳引机承载机构、10-静止压头、901-电机、902-导套、903-悬浮平台,904-滑动平台、905-横移气缸、906-悬浮接头、907-升降气缸、908-平移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简称压装机,参见图1)包括液压缸1、左支撑墙板2、圆柱横梁3、活动压头4、右支撑墙板5、压机底座6,滑台7、曳引机承载机构9和静止压头10;所述左支撑墙板2和右支撑墙板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压机底座6的左右两端,左支持墙板2和右支持墙板5上部又通过圆柱横梁3连接,左支撑墙板2、圆柱横梁3、右支撑墙板5和压机底座6共同构成压装机的整体框架;所述液压缸1穿过并固定在左支撑墙板2上,液压缸1的活塞杆与滑台7的一端连接,滑台7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压头4;所述压机底座6表面安装滑台导轨8和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图中未标出),滑台7上安装有与滑台导轨8相配合的导轨滑块,在液压缸1的驱动下,滑台7能在滑台导轨8上左右滑动,从而完成压装动作;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9底部安装有导轨滑块,并与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相配合,曳引机承载机构9能在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上左右滑动;在右支撑墙板5的内侧安装有静止压头10,静止压头10与活动压头4保持较高的同轴度,活动压头4和静止压头10均内置的可伸缩顶尖,左右待压装轴承分别放入活动压头4和静止压头10的内腔中,压装前顶尖伸出可以对曳引机主轴进行中心定位。

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9(参见图2和图3)采用悬浮形式,包括电机901、导套902、悬浮平台903、滑动平台904、横移气缸905、悬浮接头906、升降气缸907和平移链板908;横移气缸905固定在压机底座1上,且靠近滑台7的右侧,横移气缸905的气缸杆与滑动平台904左端固连,所述滑动平台904的下表面安装有导轨滑块,该导轨滑块与压机机座6上的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配合,可以使整个曳引机承载机构9横移(即左右移动)滑动;在滑动平台904的上表面安装有导套902,悬浮平台903通过导套902与滑动平台904连接,且悬浮平台903能在导套902的导向下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气缸907和电机901均安装在滑动平台904的下部,升降气缸907通过浮动接头906与悬浮平台903的下部连接,使升降气缸907和悬浮平台903在允许的偏心范围内也可工作;悬浮平台903有承载和升降的功能,在升降气缸907的作用下可将悬浮平台903顶起来;所述平移链板908通过支架安装在滑动平台904上,没有升降功能,由电机901通过链条为平移链板908提供动力;通过悬浮平台903的升降,从而实现曳引机压装和上、下料等不同工序之间悬浮平台和平移链板对曳引机工装板承载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是:

第一步:曳引机机座的上料

曳引机主轴通过工装固定在曳引机机座上,曳引机机座固定在曳引机工装板上;先将预压轴承放置到活动压头4和静止压头10的内腔中,此时悬浮平台903处于初始位置并没有顶起,电机901通过链条为平移链板908提供动力,平移链板908将曳引机工装板输送到指定位置,此时完成曳引机机座的上料工序。

第二步:悬浮平台升起

升降气缸907将悬浮平台903顶起,使曳引机工装板与平移链板908分离;通过电气比例阀的控制,悬浮平台903将产生略大于浮动平台负载重量的顶升力,托起曳引机工装板,使曳引机主轴的中心略高于两定位顶尖(指活动压头4和静止压头10内的可伸缩顶尖)的中心。

第三步:顶尖定位及压装

横移气缸905推动整个曳引机承载机构9向右侧移动,此时右侧静止压头10中的顶尖为伸出状态,当曳引机主轴右端轴孔接触到右侧顶尖时,横移气缸905停止推动。在液压缸1的作用下,驱动滑台7在滑台导轨8上向右侧滑行,左侧活动压头4内的顶尖为伸出状态,当活动压头4的顶尖接触到曳引机主轴左端轴孔时,完成顶尖定位工作。两个顶尖将对曳引机主轴产生较小下的压力,使悬浮平台微微下移,保证活动压头4顶尖、曳引机主轴和静止压头10顶尖在同一轴线上。在活动压头4的持续进给下,左右顶尖完成缓慢收缩动作,轴承压装到轴承腔中。

第四步:曳引机下料

当压装动作完成,在液压缸1的作用下,驱动滑台7在滑台导轨8上向左侧滑行到起始位置,横移气缸905拖拽整个曳引机承载机构9回到起始位置;然后在升降气缸907的作用下,悬浮平台903下降,使工装板与平移链板908接触,在电机901的带动下,平移链板908输送工装板,完成曳引机下料工序。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机械部件均可通过商购获得。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