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406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零件加工工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手表传动部件的传动轮片和齿轴转轴铆合是一个关键的工序,其技术要求较高,铆合后部件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都要求在一定范围之内。传统结构是压合和铆合,分两道工序,工序较多操作费时,效率较低,而且工序多较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一种能提高加工效率的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包括顶料机构和定位机构,顶料机构包括铆合冲头,铆合冲头下端设有内凹的纳物洞,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台设有轴孔,纳物洞与轴孔正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能够将传动轮片和齿轴铆合的压合、铆合工序合二为一,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好。

进一步地,纳物洞为圆柱形凹槽,轴孔为圆柱形,纳物洞和轴孔的轴心在同一直线。这样传动轮片上的中心孔和齿轮转轴正对应。

进一步地,顶料机构还包括顶料器、顶料弹簧和连接杆,铆合冲头中上部设有档位凸起、中下部设有滑动孔、下端设有顶头,纳物洞设于顶头下端,顶料器设有上开口的冲头槽,冲头槽底部设有顶头孔,铆合冲头下部滑动插入顶料器的冲头槽,顶头贯穿顶头孔,连接杆贯穿滑动孔并固定连接顶料器,顶料弹簧套设在铆合冲头下部,其两端分别抵顶档位凸起和顶料器。顶料机构起到挤压传动轮片和齿轮转轴的作用。

进一步地,顶头为圆柱形,顶头下表面为圆环形。该种结构更容易对应传动轮片和齿轮转轴。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还包括底座、定位框、缓冲弹簧、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支撑台垂直连接底座,第二定位套下端嵌入轴孔上部,第二定位套设有定位插入孔,支撑台由下至上依次贯穿缓冲弹簧、第一定位套,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顶底座和第一定位套,定位框内部中空,定位框上端设有定位孔,第一定位套上部贯穿所述定位孔,第一定位套下端设有卡位凸起,第一定位套的卡位凸起、弹簧位于定位框内部。定位机构能够快速定位传动轮片和齿轮转轴,使传动轮片的中心孔和齿轮转轴对应。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套的上表面与支撑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支撑台下部设有定位凸起,支撑台下端嵌入底座。定位凸起具有卡住底座防止支撑台向下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套上端设有倒滑斜面,倒滑斜面由四周向内倾斜。倒滑斜面起到引导传动轮片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上设有导向连接孔。导向连接孔可以连接导柱,有利于顶料机构和定位机构对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能够将传动轮片和齿轮转轴连接的压合、铆合两个步骤合二为一,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方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包括顶料机构1和定位机构2,顶料机构1包括铆合冲头11,铆合冲头11下端设有内凹的纳物洞112,定位机构2包括支撑台21,支撑台21设有轴孔211,纳物洞112与轴孔211正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能够将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铆合的压合、铆合工序合二为一,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好。

纳物洞112为圆柱形凹槽,轴孔211为圆柱形,纳物洞112和轴孔211的轴心在同一直线。这样传动轮片3上的中心孔和齿轮转轴4正对应。

顶料机构1还包括顶料器13、顶料弹簧12和连接杆14,铆合冲头11中上部设有档位凸起113、中下部设有滑动孔114、下端设有顶头111,纳物洞112设于顶头111下端,顶料器13设有上开口的冲头槽131,冲头槽131底部设有顶头孔132,铆合冲头11下部滑动插入顶料器13的冲头槽131,顶头111贯穿顶头孔132,连接杆14穿过滑动孔114并固定连接顶料器13,顶料弹簧12套设在铆合冲头11下部,其两端分别抵顶档位凸起113和顶料器13。顶料机构1起到挤压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的作用。

顶头111为圆柱形,顶头111下表面为圆环形。该种结构更容易对应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

定位机构2还包括底座22、定位框26、缓冲弹簧24、第一定位套23和第二定位套25,支撑台21垂直连接底座22,第二定位套25下端嵌入轴孔211上部,第二定位套25设有定位插入孔251,支撑台21由下至上依次贯穿缓冲弹簧24、第一定位套23,缓冲弹簧24、第一定位套23由下至上依次套在支撑台21外侧,缓冲弹簧24两端分别抵顶底座22和第一定位套23,定位框26内部中空,定位框26上端设有定位孔261,第一定位套23上部贯穿定位孔261,第一定位套23下端设有卡位凸起232,第一定位套23的卡位凸起232、弹簧位于定位框26内部。定位机构2能够快速定位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使传动轮片3的中心孔和齿轮转轴4对应。

第一定位套23在缓冲弹簧24挤压作用下顶在定位框26顶端内侧。

第二定位套25的上表面与支撑台2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支撑台21下部设有定位凸起212,支撑台21下端嵌入底座22。定位凸起212具有卡住底座22防止支撑台21向下滑的作用。第一定位套23上端设有倒滑斜面231,倒滑 斜面231由四周向内倾斜。倒滑斜面231起到引导传动轮片3定位的作用。定位机构2上设有导向连接孔27。导向连接孔27可以连接导柱,有利于顶料机构1和定位机构2对正。

使用原理及效果:

初始状态时,顶料机构1位于定位机构2的上方,纳物洞112和轴孔211的轴心在同一直线,受弹簧的挤压力和重力作用顶料器13沿铆合冲头11轴向向下滑动,但顶料机构1中连接杆14的杆抵顶滑动孔114的上端,使顶料器13定位在铆合冲头11下端。

工作时,其步骤如下:

S1、将齿轮转轴4插入第二定位套25的定位插入孔251;

S2、将传动轮片3对应的放入第一定位套23的倒滑斜面231内,传动轮片3的中心孔套在齿轮转轴4的上端。

S3、在动力的作用下顶料机构1向下压,并在定位机构2上将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压合、铆接。

S4、顶料机构1上移,顶料机构1和定位机构2回复到初始状态,取出加工好的手表传动轮部件。

在步骤S3中,顶料机构1下压,顶料器13先进入倒滑斜面231内顶住传动轮片3使传动轮片3与齿轮转轴4的铆台压合。在压合过程中,纳物洞112正对齿轮转轴4的上端,避免过程中伤害齿轮转轴4;传动轮片3受顶料器13挤压向下移动,其也带动第一定位套23向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缓冲弹簧24起到缓冲作用。

在压合后,铆接冲头继续向下运动,铆合传动轮片3与齿轮转轴4。在这个过程中,顶料器13静止不动,铆合冲头11和顶料器13相对滑动,滑动孔114在连接杆14外侧滑动。当铆合冲头11到达铆合位置后停止。

在步骤S4中,在顶料机构1上移,顶料机构1和定位机构2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顶料器13在顶料弹簧12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在铆合冲头11上的初始位置;第一定位器在缓冲弹簧2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在定位机构2中的初始位置。

以此类推,手表传动轮部件的装置通过不断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对部件的加工,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手表传动轮部件铆合装置,能够将传动轮片3和齿轮转轴4连接的压合、铆合两个步骤合二为一,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