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498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粉电火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在复杂型腔加工和微细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电火花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大面积加工条件下,即使采用很低的加工效率,也难以得到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此,在电火花加工后,常常采用表面抛光工序来提高加工表面粗糙度,费时费力,成为电火花加工的应用“瓶颈”。为提高大面积加工条件下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效率,目前主要采用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技术,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在工作液中添加硅、铝等半导电和导电性微粉末,来改变工具电极和工件间的火花放电状态,最终在大面积加工条件下能够在工件表面加工出类似镜面的加工表面,使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都得到显著改善。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在电火花工作液中添加硅、铝等导电性粉末,改变电火花放电状态,增大了放电间隙,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极间的寄生电容,细化放电能量,使放电在加工表面均匀,从而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混粉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添加的粉末在工作液中混合均匀,但由于粉末本身的密度要比工作液的密度大,粉末极易在工作液箱中发生沉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种装置来保证混粉一直处于悬浮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底部外圈设有拦截筛网,所述拦截筛网的下侧于反应釜的内底部外圈周向设有多个喷嘴,各个喷嘴上均连接有进气支管,进气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反应釜的外侧并与进气总管连接,所述进气总管的端部还设有气泵,所述反应釜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位于反应釜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反应釜的内侧底部,且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反应釜的内侧顶部于搅拌轴上套设有导料筒,导料筒的上端固定于反应釜的内顶部,导料筒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导料筒的内侧于搅拌轴上设有与导料筒内壁相配合的推料螺旋,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液料进管和粉料进管,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端设有出料阀,所述出料管上还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蠕动泵和过渡池,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环管连接,环管设于反应釜的内侧上部,环管的上侧设有多个连接固定于反应釜内顶部的支杆,所述环管的下侧还设有多个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为密封的圆柱形筒体,反应釜的内底部外圈为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拦截筛网为与反应釜相配合的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为外端向上倾斜设置的矩形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孔为圆形或菱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池内设有稠度检测系统,稠度检测系统包括阻尼盘片、恒速电机和稠度显示器,阻尼盘片安装于过渡池内并与恒速电机连接,稠度显示器通过变频速控装置与恒速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管为圆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反应釜内配合设置的导料筒和推料螺旋,利于混料的混粉和工作液的内循环提升,通过各个出料孔排出,通过气泵给进气总管内输入气体,气体进入到进气支管内随喷嘴喷出,混粉不能通过拦截筛网,因此气体对沉淀在拦截筛网上的混粉造成扰动,利于混粉与工作液的混合,通过循环系统的设置,可保证工作液的分散,实现混粉电火花加工液体的制备,通过搅拌轴下端设置的搅拌叶,还可对混粉与工作液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出料管可控制排出制备的工作液。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保证混粉和工作液进行快速充分的混合,提升电火花工作液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料筒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料进管,2-粉料进管,3-驱动电机,4-环管,5-支杆,6-循环管,7-稠度检测系统,71-阻尼盘片,72-恒速电机,73-稠度显示器,8-循环系统,81-蠕动泵,82-过渡池,9-拦截筛网,10-搅拌叶,11-出料管,12-出料阀,13-进气总管,14-气泵,15-进气支管,16-喷嘴,17-搅拌轴,18-出料孔,19-导料筒,20-出液管,21-反应釜,22-推料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加工装置,包括反应釜21,所述反应釜21为密封的圆柱形筒体,反应釜21的内底部外圈为锥形结构,以减少工作液残留,所述反应釜21的内底部外圈设有拦截筛网9,拦截筛网9为与反应釜21相配合的锥形结构,所述拦截筛网9的下侧于反应釜21的内底部外圈周向设有多个喷嘴16,各个喷嘴16上均连接有进气支管15,进气支管15的另一端延伸至反应釜21的外侧并与进气总管13连接,所述进气总管13的端部还设有气泵14,气泵14给进气总管13内输入气体,气体进入到进气支管15内随喷嘴16喷出,混粉不能通过拦截筛网9,因此气体对沉淀在拦截筛网9上的混粉造成扰动,利于混粉与工作液的混合,所述反应釜21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位于反应釜21内的搅拌轴17连接,所述搅拌轴17的下端延伸至反应釜21的内侧底部,且搅拌轴17的下端设有多个搅拌叶10,搅拌叶10为外端向上倾斜设置的矩形状结构,通过搅拌叶10可对混粉和工作液进行混合,所述反应釜21的内侧顶部于搅拌轴17上套设有导料筒19,导料筒19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导料筒19的上端固定于反应釜21的内顶部,导料筒19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18,出料孔18为圆形或菱形状(图中所示为圆形),所述导料筒19的内侧于搅拌轴17上设有与导料筒19内壁相配合的推料螺旋22,通过搅拌轴17带动推料螺旋22转动,可对混粉和工作液进行提升,并通过各个出料孔18流出,加速混粉和工作液的混合,所述反应釜21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液料进管1和粉料进管2。

所述反应釜2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的下端设有出料阀12,所述出料管11上还设有循环管6,循环管6上设有循环系统8,所述循环系统8包括蠕动泵81和过渡池82,过渡池82内设有稠度检测系统7,稠度检测系统7包括阻尼盘片71、恒速电机72和稠度显示器73,阻尼盘片71安装于过渡池82内并与恒速电机72连接,由恒速电机72驱动在循环中旋转,稠度显示器73通过变频速控装置与恒速电机72连接,使得稠度显示器73将恒速电机72工作时电流的变化转换成工作液的稠度的变化进行显示,由稠度显示器73将稠度变化的数值进行显示,所述循环管6的另一端与环管4连接,所述环管4为圆环管,环管4设于反应釜21的内侧上部,环管4的上侧设有多个连接固定于反应釜21内顶部的支杆5,通过支杆5可对环管4进行支撑,所述环管4的下侧还设有多个出液管20,通过出液管20可以循环排出悬浊液。

装置工作时,通过反应釜21内配合设置的导料筒19和推料螺旋22,利于混料的混粉和工作液的内循环提升,通过各个出料孔18排出,通过气泵14给进气总管13内输入气体,气体进入到进气支管15内随喷嘴16喷出,混粉不能通过拦截筛网9,因此气体对沉淀在拦截筛网9上的混粉造成扰动,利于混粉与工作液的混合,通过循环系统8的设置,可保证工作液的分散,同时设有稠度检测系统7进行实时监测,以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实现混粉电火花加工液体的制备,通过搅拌轴17下端设置的搅拌叶10,还可对混粉与工作液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出料管11可控制排出制备的工作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