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438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生产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薄带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改善热轧薄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的连续生产机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轧带钢酸洗机组主要由第一开卷机1、入口活套2、拉矫机3、酸洗槽4、漂洗槽5、出口活套6、光整机7及第一卷取机8组成,如图1所示,热轧带钢由第一开卷机1开卷后,经拉矫机3中的弯曲辊9反复弯曲使带钢表面氧化皮龟裂、破碎(该过程即为破鳞过程),然后由拉矫机3中的矫直辊10对弯曲变形后的带钢进行矫直,再依次进入酸洗槽4酸洗和漂洗槽5漂洗,以除去带钢表面氧化皮及表面残留物,随后经光整机7进行表面粗糙度均匀化处理,最后由第一卷取机8卷取。

在该工艺方案中,带钢表面质量主要是由拉矫机弯曲辊的破鳞效果和后续酸洗效率决定的,带钢板形的改善则取决于拉矫机的弯曲辊和矫直辊对带钢的弯曲矫直。由于带钢越薄,越难以发生塑性延伸,并且其板形也越难以控制,因此当热轧带钢较薄(厚度为1~1.5mm)时,拉矫机弯曲辊需对其进行大压下量弯曲才能达到足够的带钢延伸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破鳞效果,而该过程往往是以牺牲带钢板形为代价的,单靠拉矫机后续的矫直辊不能使板形恶化的带钢矫直。而当热轧带钢很薄(厚度小于1mm)时,此时即使拉矫机的弯曲辊对带钢大压下量弯曲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带钢延伸率,使得带钢表面氧化皮不能充分破碎,导致在后续酸洗过程中酸液不能快速有效地渗入到氧化皮裂缝中与氧化层发生反应,酸洗效率低,这样漂洗后带钢表面仍残留有大量氧化皮,带钢表面质量得不到改善。

由此可见,当热轧带钢较薄(厚度为1~1.5mm)时,传统的酸洗机组只能改善带钢表面质量,无法保证良好的带钢板形;而当热轧带钢很薄(厚度小于1mm)时,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均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顾改善热轧薄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的连续生产机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生产机组,主要包括依次布置的入口段、拉矫段、平整段、表面处理段及出口段,所述入口段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开卷处理线、焊机和入口活套;所述拉矫段包括布置在入口活套后的辊式拉弯矫直机;所述平整段包括布置在辊式拉弯矫直机后的平整机;所述表面处理段包括依次相连酸洗槽、刷洗装置、漂洗槽和光整机,酸洗槽位于平整机的后方;所述出口段包括依次布置的出口活套和第一卷取机,出口活套布置在光整机之后。

按上述方案,在辊式拉弯矫直机前依次布置有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在辊式拉弯矫直机后布置有第三张力辊。

按上述方案,在平整机前布置有第四张力辊,在平整机后依次布置有板形辊和第五张力辊。

按上述方案,在酸洗槽前布置有第六张力辊。

按上述方案,所述表面处理段还包括带钢擦拭器和热风干燥器,带钢擦拭器和热风干燥器依次安装在漂洗槽后,热风干燥器位于带钢擦拭器和光整机之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开卷处理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开卷机、第一转向辊、第一夹送矫直机、第一切头剪和第一夹送辊。

按上述方案,在第一开卷处理线的正上方布置有第二开卷处理线,所述出口段还包括与第二开卷处理线对应的第二卷取机、依次布置在出口活套后的第三夹送辊、飞剪、第四夹送辊。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开卷处理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开卷机、第二转向辊、第二夹送矫直机、第二切头剪及第二夹送辊。

按上述方案,所述辊式拉弯矫直机为十七辊拉弯矫直机;所述平整机为四辊平整机;所述带钢擦拭器包括两套挤干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针对热轧薄带钢难以塑性延伸的问题,在辊式拉弯矫直机后布置平整机,带钢经辊式拉伸弯曲后平整轧制,既改善了带钢板形,又能使带钢进行两次塑性变形以获得足够的延伸率,可提高破鳞效果和酸洗效果,保证带钢表面质量。

(2)在辊式拉弯矫直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两组张力辊,提高了辊式拉弯矫直机入口及出口的拉矫张力,促进了带钢塑性延伸。

(3)在漂洗槽后设置带钢擦拭器,可快速除去带钢表面的水流,提高热风干燥效率,防止带钢表面留下水锈和水渍,影响带钢的质量。

(4)采用两组开卷处理线,可在其中一组带钢开卷完成的情况下继续第二组带钢的开卷,可实现机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热轧带钢酸洗机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开卷机;2、入口活套;3、拉矫机;4、酸洗槽;5、漂洗槽;6、出口活套;7、光整机;8、第一卷取机;9、拉矫机弯曲辊;10、拉矫机矫直辊;11、第一转向辊;12、第一夹送矫直机;13、第一切头剪;14、第一夹送辊;15、第二开卷机;16、第二转向辊;17、第二夹送矫直机;18、第二切头剪;19、第二夹送辊;20、焊机;21、第一张力辊;22、第二张力辊;23、辊式拉弯矫直机;24、第三张力辊;25、第四张力辊;26、平整机;27、板形辊;28、第五张力辊;29、第六张力辊;30、刷洗装置;31、带钢擦拭器;32、热风干燥器;33、第三夹送辊;34、飞剪;35、第四夹送辊;36、第二卷取机;37、第一钢卷;38、第二钢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的一种连续生产机组,包括依次布置的入口段、拉矫段、平整段、表面处理段及出口段,其中,入口段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开卷处理线、焊机20和入口活套2;拉矫段包括布置在入口活套2后的辊式拉弯矫直机23;平整段包括布置在辊式拉弯矫直机23后的平整机26;表面处理段包括依次相连酸洗槽4、刷洗装置30、漂洗槽5和光整机7,酸洗槽4位于平整机26的后方;出口段包括依次布置的出口活套6和第一卷取机8,出口活套6布置在光整机7之后。入口段、拉矫段、平整段、表面处理段及出口段均依次通过带钢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辊式拉弯矫直机23前依次布置有第一张力辊21和第二张力辊22;在辊式拉弯矫直机23后布置有第三张力辊24。在平整机26前布置有第四张力辊25,在平整机26后依次布置有板形辊27和第五张力辊28。在酸洗槽4前布置有第六张力辊29。

本实用新型中,表面处理段还包括带钢擦拭器31和热风干燥器32,所述带钢擦拭器31和热风干燥器32依次安装在漂洗槽5后,热风干燥器32位于带钢擦拭器31和光整机7之间;带钢擦拭器31包括两套挤干辊。

在第一开卷处理线的正上方布置有第二开卷处理线,所述出口段还包括与第二开卷处理线对应的第二卷取机36、依次布置在出口活套6后的第三夹送辊33、飞剪34、第四夹送辊35。第一开卷处理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开卷机1、第一转向辊11、第一夹送矫直机12、第一切头剪13和第一夹送辊14;第二开卷处理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开卷机15、第二转向辊16、第二夹送矫直机17、第二切头剪18及第二夹送辊19。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辊式拉弯矫直机23为十七辊拉弯矫直机,平整机26为四辊平整机。所述出口段包括依次相连的出口活套6、第三夹送辊33、飞剪34、第四夹送辊35、第一卷取机8及第二卷取机3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1、入口段:第一钢卷37由第一开卷机1开卷,经第一转向辊11进入第一夹送矫直机12对带钢头部进行矫直,经第一切头剪13切掉带钢头部超宽超厚部分后,带钢依次经过第一夹送辊14、焊机20(此时焊机20不投入使用)和入口活套2进入拉矫段进行拉伸弯曲变形;

2、拉矫段:第一张力辊21和第二张力辊22对拉矫段的带钢入口张力进行两级调节,接着带钢进入辊式拉弯矫直机23进行拉伸弯曲变形,再经第三张力辊24对带钢出口张力进行调节,随后进入平整段。拉矫段实现带钢的拉伸弯曲变形,完成带钢第一次机械破鳞,拉矫段的带钢实际延伸率由第二张力辊22和第三张力辊24的速度差设定;

3、平整段:经第四张力辊25对平整段的带钢入口张力进行调节,接着带钢进入平整机26平整轧制,接着经第五张力辊28对带钢出口张力进行调节,随后进入表面处理段。平整段实现带钢的平整轧制,改善带钢板形并完成带钢第二次机械破鳞,该破鳞过程在平整机26轧制力控制模式或带钢延伸率控制模式下进行,板形辊27测量平整后的带钢板形信息,用于板形闭环控制;

4、表面处理段:板形得到改善的带钢由第六张力辊29对酸洗段的带钢入口张力进行调节,再进入酸洗槽4酸洗(由于此前带钢已经过两次机械破鳞,因此在酸洗槽4中酸液能够快速充分地渗入到氧化皮裂缝中与氧化物(FeO、Fe2O3、Fe3O4)发生反应,从而提高酸洗效率,减少酸液消耗),酸洗之后再由刷洗装置30清除带钢表面残留的氧化物,接着进入漂洗槽5洗去残留的酸液(以防止带钢进一步腐蚀),经带钢擦拭器31除去带钢表面的水流后,由热风干燥器32烘干(防止带钢表面留下水锈和水渍),烘干后的带钢由光整机7进行表面粗糙度均匀化处理(以提高带钢表面光洁度),最后进入出口段;

5、出口段:带钢经出口活套6,在第三夹送辊33和第四夹送辊35的协助下由飞剪34分卷,分卷的带钢由第一卷取机8和第二卷取机36交替卷取,交替卷取间隔期间出口活套6投入使用,以保证机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

第一钢卷37由第一开卷处理线进行处理,第二钢卷38由第二开卷处理线进行处理。当第一钢卷37开卷完成后,第二钢卷38开始开卷。第一钢卷37的尾部经第一切头剪13切除后,停留在焊机20处等待焊接,同时入口活套2投入使用。第二钢卷38的头部经第二转向辊16进入第二夹送矫直机17进行矫直,再经第二切头剪18切掉带钢头部超宽超厚部分后,经第二夹送辊19和第一夹送辊14进入焊机20,与第一钢卷37的尾部焊接(焊接完成后入口活套2停止投入使用),再对焊接后的第二钢卷38依次进行拉矫、平整、表面处理及卷取,从而实现机组的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