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3493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具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是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夹紧。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加工工件进行翻转,甚至是将加工工件转动到一定的角度。现有的夹具不能满足在一个夹具上对加工工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当需要将加工工件转动到不同的角度时就需要将加工工件从夹具上取下来,更换夹具后再重新固定加工工件,显然这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且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夹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具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组件、旋转杆组件、把手、夹持块、固定板、夹持座和调节杆;所述支撑杆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旋转杆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第二旋转杆在同一个水平轴线上,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第二旋转杆可绕水平轴线旋转;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一端;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挡块和连接块;所述夹持座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座可绕连接块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铰连接在所述夹持座底端的中间,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固定板上。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第二旋转杆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所述挡块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挡块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橡胶垫。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夹具装置,通过把手和旋转杆的设置可以直接旋转待加工工件,无需将夹具取下来,提高了加工效率;当需要将待加工工件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可以通过夹持座、连接块和挡块的设置将其固定,可以满足在一个夹具上对加工工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夹具的利用率;挡块之间的间距相同可以更精确地转动角度,有利于提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具装置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和图2,一种夹具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组件、旋转杆组件、夹持块4、固定板5、夹持座8、调节杆9和把手10;所述支撑杆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201和第二支撑杆202;所述旋转杆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301 和第二旋转杆302,所述第一旋转杆301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201,所述第二旋转杆302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杆202;所述第一旋转杆301 与所述第二旋转杆302在同一个水平轴线上,所述第一旋转杆301与所述第二旋转杆302可绕水平轴线旋转;所述夹持块4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杆301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02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02之间的一端;所述夹持块4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02中间;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挡块6和连接块7;所述夹持座8通过所述连接块7与所述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座8可绕连接块7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调节杆9的一端铰连接在所述夹持座8底端的中间,所述调节杆9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固定板5上。所述第二旋转杆302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20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挡块6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挡块6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夹持座8上设置有橡胶垫。

工作原理: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过把手10和旋转杆组件的设置可以直接旋转待加工工件,无需将夹具取下来,提高了加工效率;当需要将待加工工件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可以通过夹持座8、连接块7和挡块6 的设置将其固定,可以满足在一个夹具上对加工工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夹具的利用率;挡块6之间的间距相同可以更精确地转动角度,有利于提加工精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