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462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氩焊机,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用于产生励磁磁场,对处在其中的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电机定子主要由铁芯以及镶嵌铁芯内的多层线圈组成,现有常用的电机定子线圈由铜线经过绕线后具有由内至外布置的四层结构,该四层铜线中的第一、第二层的相邻两根铜线的末端需要焊接在一起,第三、第四层的相邻两根铜线的末端需要焊接在一起。目前,在电机定子线圈生产中,两根铜线末端间的焊接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但是由于在电机定子线圈中需要焊接的位置较多,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焊接效率较低,且在焊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机定子线圈中铜线末端的焊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该上箱体内可升降的工作台,该工作台上设有可转动的线圈放置筒,该工作台的上方固设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中部设有与线圈放置筒相适配且与其正对应设置的容纳孔,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设有用于夹紧线圈的左夹紧装置、右夹紧装置,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还设有可升降的线圈限位阻隔装置,所述线圈限位阻隔装置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可升降且左、右移动的左焊枪、右焊枪,所述下箱体内设有左氩焊箱、右氩焊箱,所述左焊枪、右焊枪分别与左氩焊箱、右氩焊箱连通。

所述上箱体的底面设有四根对称设置的导杆,所述工作台套设于四根导杆上,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两第一升降气缸,该两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工作台的底面的左、右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面中部固设有分度电机,该分度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工作台的顶面并与线圈放置筒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底面设有供分度电机活动的通孔,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于四根导杆的顶部。

所述左夹紧装置、右夹紧装置均包括气爪气缸以及带动气爪气缸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气缸,该第一移动气缸固设于支撑台上,所述气爪气缸具有可作开合动作的两气爪,所述气爪气缸的底面设有第一滑轨槽,所述支撑台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滑轨槽配合的第一滑轨。

所述上箱体内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的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线圈限位阻隔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气缸、第一连接板、转动杆、转动气缸以及限位杆,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固设于第一支撑板上,该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下部铰接,该转动杆的中部与转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转动气缸倾斜地固设于第一连接板的后端,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限位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延伸有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杆的底面的左、右部均设有隔片。

所述支撑架的左、右部均设有第二支撑板,该第二支撑板上固设有第三升降气缸,该第三升降气缸下方设有呈“L”形的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板的后部设有朝向限位杆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左焊枪、右焊枪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轨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侧面固设有滑块,所述支撑架的前侧面固设有横向的滑杆,所述滑块套设于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面设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连接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活动气缸,该第二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板连接。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将定子线圈倒立地放置于线圈放置筒内,然后驱动工作台带动定子线圈上升使得线圈的末端伸出容纳孔外,线圈的末端伸出容纳孔后左夹紧装置、右夹紧装置将线圈夹紧,接着线圈限位阻隔装置下降压于线圈的末端上,左焊枪、右焊枪再分别向右、向左滑动一定的距离后下降,左焊枪、右焊枪下降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层的线圈末端、第三和第四层的线圈末端进行焊接,左焊枪、右焊枪每完成一次焊接点,左、右夹紧装置松开线圈,工作台下降一次,同时线圈放置筒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工作台再上升,左、右夹紧装置再夹紧线圈,当线圈末端与对应的焊枪接触时进行下一焊接点的焊接。如此重复左夹紧装置、右夹紧装置、工作台、线圈放置筒的上述动作,即可实现线圈的自动焊接,直至整个线圈焊接完毕,待线圈焊接完毕后,左夹紧装置、右夹紧装置、线圈限位阻隔装置以及左、右焊枪均回位,取出焊接完成的定子线圈,继续下一定子线圈的焊接。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定子线圈的自动焊接,摒弃了原有人工焊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线圈的焊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焊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杆与隔片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氩焊机,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箱体1和下箱体2。所述上箱体1内可升降的工作台3,该工作台3上设有可转动的线圈放置筒31,该工作台3的上方固设有支撑台4,该支撑台4的中部设有与线圈放置筒31相适配且与其正对应设置的容纳孔41。所述支撑台4的上方设有用于夹紧线圈的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所述支撑台4的上方还设有可升降的线圈限位阻隔装置7,所述线圈限位阻隔装置7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可升降且左、右移动的左焊枪8、右焊枪9。所述下箱体2内设有左氩焊箱21、右氩焊箱22,所述左焊枪8、右焊枪9分别与左氩焊箱21、右氩焊箱22连通。

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箱体1的底面设有四根对称设置的导杆32,所述工作台3套设于四根导杆32上。所述工作台3的下方设有两第一升降气缸33,该两第一升降气缸33的活塞杆分别与工作台3的底面的左、右部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底面中部固设有分度电机34,该分度电机34的输出轴伸出工作台3的顶面并与线圈放置筒31连接。所述上箱体1的底面设有供分度电机34活动的通孔10,所述支撑台4固定连接于四根导杆32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33用于带动工作台3的升降,所述分度电机34用于带动线圈放置筒31的转动。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均包括气爪气缸51以及带动气爪气缸51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气缸52,该第一移动气缸52固设于支撑台4上。所述气爪气缸51具有可作开合动作的两气爪,所述气爪气缸51的底面设有第一滑轨槽(图中未标出),所述支撑台4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滑轨槽(图中未标出)配合的第一滑轨42。当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需要夹紧线圈时,第一移动气缸52带动气爪气缸51朝定子线圈方向移动,气爪气缸51移动到位后,其带动两气爪将线圈夹紧。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上箱体1内设有支撑架11,该支撑架11上的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线圈限位阻隔装置7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1、第一连接板72、转动杆73、转动气缸74以及限位杆75。所述第二升降气缸71固设于第一支撑板12上,该第二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板7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7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72的下部铰接,该转动杆73的中部与转动气缸74的活塞杆铰接,所述转动气缸74倾斜地固设于第一连接板72的后端,所述转动杆73的底部与限位杆7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2的底部延伸有限制转动杆73转动角度的限位部721,所述限位杆75的底面的左、右部均设有隔片76。在线圈焊接之前,转动气缸74推动转动杆73转动,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然后第二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伸长,使得限位杆75与线圈抵触限位,所述限位杆75左、右部的隔片76用于插入第二层和第三层铜线之间,以防止在焊接时,四层铜线全部焊接在一起。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支撑架11的左、右部均设有第二支撑板13,该第二支撑板13上固设有第三升降气缸14,该第三升降气缸14下方设有呈“L”形的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顶部与第三升降气缸1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板15的后部设有朝向限位杆75延伸的连接部16,所述左焊枪8、右焊枪9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16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前侧面设有第二滑轨131,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131配合的第二滑轨槽(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后侧面固设有滑块17,所述支撑架11的前侧面固设有横向的滑杆18,所述滑块17套设于滑杆18上。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面设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连接板19,所述支撑架11上设有第二活动气缸(图中未标出),该第二活动气缸(图中未标出)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板19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气缸(图中未标出)用于带动对应焊枪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气缸(图中未标出)带动对应焊枪的升降。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定子线圈倒立地放置于线圈放置筒31内,然后驱动工作台3带动定子线圈上升使得线圈的末端伸出容纳孔外,线圈的末端伸出容纳孔41后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将线圈夹紧,接着线圈限位阻隔装置7下降压于线圈的末端上,左焊枪8、右焊枪9再分别向右、向左滑动一定的距离后下降,左焊枪8、右焊枪9下降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层的线圈末端、第三和第四层的线圈末端进行焊接,左焊枪8、右焊枪9每完成一次焊接点,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松开线圈,工作台3下降一次,同时线圈放置筒31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工作台3再上升,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再夹紧线圈,当线圈末端与对应的焊枪接触时进行下一焊接点的焊接。如此重复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工作台3、线圈放置筒31的上述动作,即可实现线圈的自动焊接,直至整个线圈焊接完毕,待线圈焊接完毕后,左夹紧装置5、右夹紧装置6、线圈限位阻隔装置7以及左焊枪8、右焊枪9均回位,取出焊接完成的定子线圈,继续下一定子线圈的焊接。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