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接头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6694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气管接头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管接头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气管接头由于便于安装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气体流体行业,其在不需要工具的条件下便可完成对管道的安装。

气管接头包括呈l型的管道、第一组装零件及第二组装零件,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组装零件及第二组装零件分别安装于管道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组装零件包括依次安装于管道第一端的组合件及帽盖,第二组装零件包括依次安装于管道第二端的密封圈及铜件,组合件与帽盖的组合可以使外接管道直接套设并通过组合件进行固定,铜件外周设置有与外界管道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固定连接。

气管接头的安装对于紧密性要求较高,需要采用较大的压力进行各部分零件的安装连接,因此传统的人力安装第一安装质量不高,第二人力安装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气动接头采用自动化组装的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气动接头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气管接头自动组装机,气管接头包括呈l形的管道,所述的管道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的管道位于第一端安装有第一组装零件,所述的管道位于第二端安装有第二组装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所述的安装台设置有第一组装装置、第二组装装置、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及转向切换装置,所述的第一转盘将第一端朝向上方的管道沿周向进行传输,所述的第二转盘将第二端朝向上方的管道沿周向进行传输,所述的第一组装装置与第一转盘的边缘相对应,将第一组装零件安装于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的第二组装装置与第二转盘的边缘相对应,将第二组装零件安装于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的转向切换机构位于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之间,将第一组装零件安装完成后的管道传输至第二转盘,并在传输过程中转动管道,使处于第一端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管道切换至第二端朝向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台上设置第一转盘,并在第一转盘边缘对应设置第一组装装置,第一转盘转动经过第一组装装置,第一组装装置将第一组装零件依次安装至管道的第一端,在安装台上设置第二转盘,并在第二转盘边缘对应设置第二组装装置,第二转盘转动经过第二组装装置,第二组装装置将第二组装零件依次安装至管道的第二端。除此之外,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转向切换装置,转向切换装置将第一转盘上第一端朝上的管道经过转到,使第二端朝上,并将经过转到的管道移动至第二转盘,全程采用自动化加工,且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为多工位转盘,工位上设置有固定加工过程中的管道的夹具,各夹具固定管道,使各装置能同时对第一组装零件及第二组装零件进行加工,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本发明第一组装零件包括组合件及帽盖,第二组装零件为密封圈及铜件,因此采用的第一组装装置沿第一转盘转动方向依次为管道上料装置、组合件组装装置及帽盖组装装置,第二组装装置沿第二转盘转动方向依次为密封圈组装装置、铜件组装装置及成品输出装置,且转向切换装置沿第一转盘转动方向设置于帽盖组装装置之后,相对第二转盘转动方向设置于密封圈组装装置之前。除此之外,转盘分为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而并非由一个转盘完成所有工作,减少了空间占有率,能更加好的利用空间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向切换装置包括转向座及转向座旋转机构,所述的转向座位于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之间,所述的转向座设置有放置管道的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设置有与第一端对应的第一安装口及与第二端对应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的转向座旋转机构驱动转向座在第一安装口朝向上方的状态及第二安装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之间转动切换,所述的放置槽内设置有避免管道在转动过程中转动过程中脱离放置槽的防脱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座上放置槽的设置,使来自第一转盘上第一端安装完成的管道置于其中,并通过转向座旋转机构转动转向座,使转向座旋转90度,将第二端朝上来代替原本朝上的第一端,起到换向的作用,当管道从转向座被移除之后,转向座反向旋转90度复位到接收第一转盘上的管道的状态;第一安装口及第二安装口的设置,使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安装其中,便于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抓放管道。除此之外,若只是将管道放置于放置槽,管道在旋转过程中由于重力及离心力的作用,易被掉出或甩出管道,放置槽内防脱机构的设置,起到防止管道在旋转过程中脱离转向座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放置槽设置有一组以上的防脱机构,所述的防脱机构包括防脱钢珠、防脱弹簧及防脱腔,所述的防脱腔设置于转向座,并位于放置槽的槽壁设置有防脱口,所述的防脱钢珠移动于防脱腔,所述的防脱弹簧将防脱钢珠向防脱口复位,并使防脱钢珠部分伸出防脱口,所述的防脱钢珠伸出防脱口的部分将管道向放置槽相对防脱口另一侧的槽壁挤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机构由防脱钢珠、防脱弹簧及防脱腔构成,将防脱弹簧置于防脱腔内,使防脱弹簧一端固定于防脱腔内,并在防脱弹簧另一端上固定设置防脱钢珠,防脱钢珠部分伸出防脱腔,第一转盘上的管道通过第一运输爪进入放置槽,在旋转过程中,管道由于内侧受到放置槽的支持力外侧受到防脱钢珠的支持力,导致管道无法脱离放置槽,只有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管道才会脱离管道,而管道本身重力较小且旋转幅度较小,重力及离心力均无法使管道脱离放置槽,而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由于抓取力较大,易将管道从防脱钢珠侧取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向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运输爪、第二运输爪及运输机构,所述的第一运输爪位于第一转盘及旋转座之间,并用于抓取或放下管道,所述的第二运输爪位于第二转盘及旋转座之间,并用于抓取或放下管道,所述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轨道、运输座及运输座移动机构,所述的运输座移动机构驱动运输座沿运输轨道往复移动,所述的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安装于运输座,并与运输座同步移动,所述的运输轨道设置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的运输座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运输爪位于第一转盘上方,第二运输爪位于旋转座上方,所述的运输座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运输爪位于旋转座上方,第二运输爪位于第二转盘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运输爪起到将第一转盘上的管道转移至转向座内的放置槽的作用,第二运输爪起到将旋转完成的管道从转向座内的放置槽转移至第二转盘。运输座的设置,使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共同固定安装在上面,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随运输座在运输轨道上同步运动,当第一运输爪移动至第一转盘对应位置时,第二运输爪移动至放置槽对应位置,当第二运输爪移动至放置槽对应位置时,第二运输爪移动至第二转盘,即当第一运输爪完成运输时,第二运输爪也同步完成运输,在一个动作时间内完成两次运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若将第一运输爪及第二运输爪分别设置为独立运动,需要分别为各自提供运输轨道,且需要各自对应的运行程序,不但耗费材料同样增加运行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组装装置包括管道上料装置,所述的管道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第一轨道、第一预备机构及第一运输机构,所述的第一运输机构包括夹取及释放管道的第一抓取爪及移动第一抓取爪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预备机构设置有第一出料轨道、第一错位块及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轨道一端连接于第一振动盘,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一错位块滑移设置于第一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一错位块上设置有供一个管道放置的第一安置腔,所述的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错位块沿第一出料轨道运动,使第一错位块在与第一轨道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抓取爪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移动第一抓取爪,在第一抓取爪与第一错位块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转盘对应的位置之间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振动盘的设置,不但不断的向第一预备机构提供管道零件,而且第一振动盘起到调整管道初始方向的作用,使管道按照预定的方向排列,第一预备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出料轨道,且第一出料轨道与第一轨道相连通,第一出料轨道上滑移设置有第一错位块,移动第一错位块,可使第一错位块上的第一安置腔与第一轨道相连通,管道通过第一轨道进入第一安置腔,之后第一错位块通过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移动至第一安置腔与第一抓取爪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抓取爪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将管道运输至第一转盘对应的位置,从而完成管道上料过程,其中第一错位块的设置使安装腔内的管道经过错位块移动至第一抓取爪下方,安置腔内的管道与第一轨道内的管道相分离,有效保证了第一抓取爪抓取第一安置腔内的管道而不会影响其它管道,若直接将第一抓取爪设置于第一轨道上方来进行抓取,容易导致第一抓取爪在抓取过程中带动相邻管道,使相邻管道脱离第一轨道而影响安装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组装装置包括组合件组装装置,所述的组合件组装装置包括组合件上料装置及组合件固定装置,所述的组合件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第二轨道、第二预备机构及第二运输机构,所述的第二运输机构包括夹取及释放管道的第二抓取爪及移动第二抓取爪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预备机构设置有第二出料轨道、第二错位块及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轨道一端连接于第二振动盘,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二错位块滑移设置于第二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二错位块上设置有供一个组合件放置的第二安置腔,所述的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错位块沿第二出料轨道运动,使第二错位块在与第二轨道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二抓取爪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第二移动机构移动第二抓取爪,在第二抓取爪与第二错位块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转盘对应的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的组合件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及第二冲压杆,所述的第二气缸驱动第二冲压杆向下冲压第一转盘上的组合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振动盘的设置,不但不断的向第二预备机构提供组合件零件,而且第二振动盘起到调整组合件初始方向的作用,使组合件按照预定的方向排列,第二预备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出料轨道,且第二出料轨道与第二轨道相连通,第二出料轨道上滑移设置有第二错位块,移动第二错位块,可使第二错位块上的第二安置腔与第二轨道相连通,组合件通过第二轨道进入第二安置腔,之后第二错位块通过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移动至第二安置腔与第二抓取爪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抓取爪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将组合件运输至第一转盘对应的位置,并放置于管道的第一端,完成组合件上料过程,之后第一转盘转动,将工位转移到组合件固定装置,组合件固定装置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冲压杆,将组合件冲压与管道相固定,完成整个组合件组装过程,其中第二错位块的设置使第二安置腔内的组合件经过第二错位块移动至第二抓取爪下方,第二安置腔内的组合件与第二轨道内的组合件相分离,有效保证了第二抓取爪抓取第二安置腔内的组合件而不会影响其它组合件,若直接将第二抓取爪设置于第二轨道上方来进行抓取,容易导致第二抓取爪在抓取过程中带动相邻组合件,使相邻组合件脱离第二轨道而影响安装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组装装置包括帽盖组装装置,所述的帽盖组装装置包括第三振动盘、第三轨道及第三组装机构,所述的第三组装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布于第一转盘上方的第三气缸及第三组装块,所述的第三组装块设置有装配孔,所述的第三轨道一端与第三振动盘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第三组装块并与装配孔连通,所述的第三气缸位于第三组装块上方并驱动设置有将位于装配孔内的帽盖向下冲压的第三冲压杆,所述的第三组装块位于装配孔下方摆动设置有装配翻板,所述的装配翻板与第三组装块之间设置有将装配翻板向装配孔复位,并将装配孔封闭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振动盘的设置,不但不断的向第三组装机构的第三组装块提供帽盖零件,而且第三振动盘起到调整帽盖初始方向的作用,使帽盖按照预定的方向排列,第三组装块上与第三轨道连通的装配孔的设置,使帽盖通过第三轨道有序进入装配孔,由于第三冲压杆、装配孔及第一转盘对应安装位沿竖向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冲压杆向下冲压装配孔内的帽盖,使帽盖第三沿冲压杆运动方向被挤压于管道的第一端,并安装于组合件对应位置,从而完成帽盖组装过程,除此之外,装配翻板的设置,使进入装配孔内的帽盖得到向上的支持力,防止帽盖因重力作用而下落,导致安装位置偏移,使零件失效,其原理为,位于装配孔内的帽盖下端受到装配翻板的支持力而静止位于第三冲压杆正下方,第三冲压杆向下冲压位于装配孔内的帽盖,使帽盖同步向下运动,由于装配翻板转动设置于第三安装块,间接受到来自第三冲压杆向下的力而转动,使帽盖远离转动中心,最终脱离装配翻板,由于装配翻板已经脱离第三冲压杆运动轨迹,第三冲压杆继续向下将帽盖冲压进组合件完成组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组装装置包括密封圈组装装置,所述的密封圈组装装置包括第四振动盘、第四轨道、第四组装块及第四气缸,所述的第四组装块上设置有第四出料轨道及沿竖向贯穿的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位于第二转盘上方,所述的第四轨道一端连接于第四振动盘,另一端延伸至第四出料轨道,所述的第四出料轨道上设置有第四错位块及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所述的第四错位块设置有供一个密封圈放置的第四安置腔,所述的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驱动第四错位块沿第四出料轨道移动,使第四错位块在第四安置腔与第二轨道对应的位置及第四安置腔与出料孔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第四气缸位于出料孔上方并驱动设置有将位于出料孔内的密封圈向下冲压的第四冲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振动盘的设置,不但不断的向第四组装机构的第四组装块提供密封圈零件,而且第四振动盘起到调整密封圈初始方向的作用,使密封圈按照预定的方向排列,第四组装块上与第四轨道连通的第四出料轨道的设置,使第四错位块可以滑移设置于第四出料轨道,移动第四错位块,可使第四错位块上的第四安置腔与第四轨道相连通,密封圈通过第四轨道进入第四安置腔,然后第四错位块通过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移动至第四安置腔与出料孔相对应的位置,位于出料孔上方的第四冲压杆冲压出料孔内的密封圈,使密封圈穿出出料孔并与下方对应的第二转盘上管道的第二端安装,其中第四错位块的设置使第四安置腔内的密封圈经过第四错位块移动至第四冲压杆下方,第四安置腔内的密封圈与第四轨道内的密封圈相分离,有效保证了第四冲压杆冲压第四安置腔内的密封圈而不会影响其它密封圈,若直接将第四冲压杆设置于第四轨道上方来进行抓取,需在轨道上设置出料孔,且容易导致第四冲压杆在上下冲压过程中带动相邻密封圈,使相邻密封圈脱离第四轨道而影响安装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组装装置包括铜件组装装置,所述的铜件组装装置包括第五振动盘、第五轨道、第五组装块及第五运输机构,所述的第五组装块上设置有第五出料轨道、第五错位块、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顶杆及顶杆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五轨道一端连接于第五振动盘,另一端延伸至第五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五错位块滑移设置于第五出料轨道,所述的第五错位块设置有供一个铜件放置的第五安置腔,所述的第五出料轨道上还设置有装配位,所述的顶杆与装配位对应设置,并沿竖向贯穿设置于第五装配块,所述的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驱动第五错位块沿第五出料轨道移动,使第五错位块在第五安置腔与第五轨道对应的位置及第五安置腔与装配位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第五运输机构包括吸附铜件及释放铜件的夹持机构及夹持驱动机构,所述的夹持驱动机构移动夹持机构,使夹持机构在夹持机构与装配位对应位置及夹持机构与第二转盘对应位置相切换,所述的顶杆驱动装置驱动顶杆将位于装配位的铜件顶起至夹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振动盘的设置,不但不断的向第五组装机构的第五组装块提供铜件零件,而且第五振动盘起到调整铜件初始方向的作用,使铜件按照预定的方向排列,第五组装块上设置有与第五轨道连通的第五出料轨道,使第五错位块可以滑移设置于第五出料轨道,移动第五错位块,可使第五错位块上的第五安置腔与第五轨道相连通,铜件通过第五轨道进入第五安置腔,然后第五错位块通过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移动至第五安置腔与装配位相对应的位置,顶杆通过顶杆驱动装置将第五安置腔内的铜件顶至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吸附铜件并通过夹持驱动机构移动至第二转盘对应位置,并固定组装铜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组装装置包括成品输出装置,所述的成品输出装置包括抓取及释放成品的第六抓取爪、控制第六抓取爪位移的第六位移机构及回收区,所述的第六位移机构包括上升位移机构及旋转位移机构,所述的上升位移机构使成品与第二转盘上下错位,所述的旋转位移机构使成品旋转至回收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六抓取爪抓取已经完成安装的成品,上升位移机构带动第六抓取爪上升,使成品脱离第一转盘,然后旋转位移机构旋转第六抓取爪将成品移至回收区,通过第六抓取爪释放成品,完成成品输出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零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转向切换装置的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向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管道上料装置的装配图;

图7为本发明组合件上料装置的装配图;

图8为本发明组合件固定装置的装配图;

图9为本发明帽盖组装装置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发明密封圈组装装置的装配图;

图11为本发明铜件组装装置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接头自动组装机,气管接头包括呈l形的管道5,管道5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1及第二端52,管道5位于第一端51安装有第一组装零件6,管道5位于第二端52安装有第二组装零件7,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设置有第一组装装置2、第二组装装置3、第一转盘11、第二转盘12及转向切换装置4,第一转盘11将第一端51朝向上方的管道5沿周向进行传输,第二转盘12将第二端52朝向上方的管道5沿周向进行传输,第一组装装置2与第一转盘11的边缘相对应,将第一组装零件6安装于管道5的第一端51,第二组装装置3与第二转盘12的边缘相对应,将第二组装零件7安装于管道5的第二端52,转向切换机构位于第一转盘11及第二转盘12之间,将第一组装零件6安装完成后的管道5传输至第二转盘12,并在传输过程中转动管道5,使处于第一端51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管道5切换至第二端52朝向上方。转向切换装置4包括转向座41及转向座旋转机构42,转向座旋转机构包括与转向座连接的连接块421及驱动连接块转动的驱动电机422,转向座41位于第一转盘11及第二转盘12之间,转向座41设置有放置管道5的放置槽411,放置槽411设置有与第一端51对应的第一安装口4111及与第二端52对应的第二安装口4112,转向座旋转机构42驱动转向座41在第一安装口4111朝向上方的状态及第二安装口4112朝向上方的状态之间转动切换,放置槽411内设置有避免管道5在转动过程中转动过程中脱离放置槽411的防脱机构412。放置槽411设置有一组以上的防脱机构412,防脱机构412包括防脱钢珠4121、防脱弹簧4122及防脱腔4123,防脱腔4123设置于转向座41,并位于放置槽411的槽壁设置有防脱口,防脱钢珠4121移动于防脱腔4123,防脱弹簧4122将防脱钢珠4121向防脱口复位,并使防脱钢珠4121部分伸出防脱口,防脱钢珠4121伸出防脱口的部分将管道5向放置槽411相对防脱口另一侧的槽壁挤压。转向切换装置4包括第一运输爪43、第二运输爪44及运输机构45,第一运输爪43位于第一转盘11及旋转座41之间,并用于抓取或放下管道5,第二运输爪44位于第二转盘12及旋转座41之间,并用于抓取或放下管道5,运输机构45包括运输轨道451、运输座452及运输座移动机构453,输座移动机构453包括运输气缸4531及推动作用的丝杆4532,运输座移动机构453驱动运输座452沿运输轨道451往复移动,第一运输爪43及第二运输爪44安装于运输座452,并与运输座452同步移动,运输轨道451设置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运输座45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运输爪43位于第一转盘11上方,第二运输爪44位于旋转座41上方,运输座45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运输爪43位于旋转座41上方,第二运输爪44位于第二转盘12上方。第一组装装置2包括管道上料装置21,管道上料装置21包括第一振动盘211、第一轨道212、第一预备机构213及第一运输机构214,第一运输机构214包括夹取及释放管道5的第一抓取爪2141及移动第一抓取爪2141的第一移动机构2142,第一预备机构213设置有第一出料轨道2131、第一错位块2132及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2133,第一轨道212一端连接于第一振动盘211,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出料轨道2131,第一错位块2132滑移设置于第一出料轨道2131,第一错位块2132上设置有供一个管道5放置的第一安置腔21321,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2133驱动第一错位块2132沿第一出料轨道2131运动,使第一错位块2132在与第一轨道212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抓取爪2141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一移动机构2142移动第一抓取爪2141,在第一抓取爪2141与第一错位块2132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转盘11对应的位置之间切换。第一组装装置2包括组合件组装装置22,组合件组装装置22包括组合件上料装置221及组合件固定装置222,组合件上料装置221包括第二振动盘2211、第二轨道2212、第二预备机构2213及第二运输机构2214,第二运输机构2214包括夹取及释放管道5的第二抓取爪22141及移动第二抓取爪22141的第二移动机构22142,第二预备机构2213设置有第二出料轨道22131、第二错位块22132及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22133,第二轨道2212一端连接于第二振动盘2211,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出料轨道22131,第二错位块22132滑移设置于第二出料轨道22131,第二错位块22132上设置有供一个组合件61放置的第二安置腔221321,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22133驱动第二错位块22132沿第二出料轨道22131运动,使第二错位块22132在与第二轨道2212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二抓取爪22141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二移动机构22142移动第二抓取爪22141,在第二抓取爪22141与第二错位块22132对应的位置及与第一转盘11对应的位置之间切换,组合件固定装置222包括第二气缸2221及第二冲压杆2222,第二气缸2221驱动第二冲压杆2222向下冲压第一转盘11上的组合件61。第一组装装置2包括帽盖组装装置23,帽盖组装装置23包括第三振动盘231、第三轨道232及第三组装机构234,第三组装机构23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布于第一转盘11上方的第三气缸2341及第三组装块2342,第三组装块2342设置有装配孔23421,第三轨道232一端与第三振动盘23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第三组装块2342并与装配孔23421连通,第三气缸2341位于第三组装块2342上方并驱动设置有将位于装配孔23421内的帽盖62向下冲压的第三冲压杆23411,第三组装块2342位于装配孔23421下方摆动设置有装配翻板23422,装配翻板23422与第三组装块2342之间设置有将装配翻板23422向装配孔23421复位,并将装配孔23421封闭的复位件234221。第二组装装置3包括密封圈组装装置31,密封圈组装装置31包括第四振动盘311、第四轨道312、第四组装块313及第四气缸314,第四组装块313上设置有第四出料轨道3131及沿竖向贯穿的出料孔3132,出料孔3132位于第二转盘12上方,第四轨道312一端连接于第四振动盘311,另一端延伸至第四出料轨道3131,第四出料轨道3131上设置有第四错位块3133及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3134,第四错位块3133设置有供一个密封圈71放置的第四安置腔31331,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3134驱动第四错位块3133沿第四出料轨道3131移动,使第四错位块3133在第四安置腔31331与第二轨道2212对应的位置及第四安置腔31331与出料孔3132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四气缸314位于出料孔3132上方并驱动设置有将位于出料孔3132内的密封圈71向下冲压的第四冲压杆3141。第二组装装置3包括铜件组装装置32,铜件组装装置32包括第五振动盘321、第五轨道322、第五组装块323及第五运输机构324,第五组装块323上设置有第五出料轨道3231、第五错位块3232、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3233、顶杆3234及顶杆驱动装置3235,第五轨道322一端连接于第五振动盘321,另一端延伸至第五出料轨道3231,第五错位块3232滑移设置于第五出料轨道3231,第五错位块3232设置有供一个铜件72放置的第五安置腔32321,第五出料轨道3231上还设置有装配位32311,顶杆3234与装配位32311对应设置,并沿竖向贯穿设置于第五装配块,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3233驱动第五错位块3232沿第五出料轨道3231移动,使第五错位块3232在第五安置腔32321与第五轨道322对应的位置及第五安置腔32321与装配位32311对应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五运输机构324包括吸附铜件72及释放铜件72的夹持机构3241及夹持驱动机构3242,夹持驱动机构3242移动夹持机构3241,使夹持机构3241在夹持机构3241与装配位32311对应位置及夹持机构3241与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相切换,顶杆驱动装置3235驱动顶杆3234将位于装配位32311的铜件72顶起至夹持机构3241。第二组装装置3包括成品输出装置33,成品输出装置33包括抓取及释放成品的第六抓取爪331、控制第六抓取爪331位移的第六位移机构332及回收区333,第六位移机构332包括上升位移机构及旋转位移机构,上升位移机构使成品与第二转盘12上下错位,旋转位移机构使成品旋转至回收区333。

由一个成品加工运动过程分析:管道5通过第一振动盘211经过调整方向使第一端51朝上进入第一轨道212,并由第一轨道212进入对应的第一错位块2132的第一安置腔21321,第一错位块2132通过第一错位块驱动装置2133移动至第一安置腔21321位于第一抓取爪2141对应位置,然后第一抓取爪2141通过第一移动机构2142抓取第一安置腔21321内的管道5,移动至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并释放,第一转盘11移动至组合件组装装置22对应位置;组合件61通过第二振动盘2211经过调整方向进入第二轨道2212,并由第二轨道2212进入对应的第二错位块22132的第二安置腔221321,第二错位块22132通过第二错位块驱动装置22133移动至第二安置腔221321位于第二抓取爪22141对应位置,然后第二抓取爪22141通过第二移动机构22142抓取第二安置腔221321内的组合件61,移动至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并释放,使组合件61位于管道5第一端51上方,第一转盘11转动至第二冲压杆2222正下方,第二冲压杆2222通过第二气缸2221向下冲压,将位于管道5第一端51上方的组合件61固定于管道5第一端51之内,第一转盘11移动至帽盖组装装置23对应位置;帽盖62通过第三振动盘231经过调整方向进入第三轨道232,并由第三轨道232进入对应的第三组装块2342的装配孔23421,由于装配翻板23422盖置于装配孔23421下方使帽盖62无法只有从装配孔23421内落下,位于装配孔23421正上方的第三冲压杆23411向下冲压装配孔23421内的帽盖62,使帽盖62与第三冲压杆23411同步向下运动,且装配翻板23422受到第三冲压杆23411的冲压翻转,帽盖62远离装配翻板23422的旋转中心,最后脱离装配翻板23422进入组合件61并与组合件61组装固定,组装完成后,第一转盘11转动至转向切换机构;第一运输爪43将第一转盘11上的管道5夹取,并通过运输轨道451将管道5移动至旋转座,并放入放置槽411,放置槽411内防脱机构412通过防脱弹簧4122上外伸的防脱钢珠4121将管道5固定于放置槽411内,之后旋转座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旋转90度,使原来第一端51朝向上方的管道5转变为第二端52朝向上端的状态,旋转完成后,第二运输爪44抓取旋转座上的管道5,通过运输轨道451将管道5移动至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第二转盘12接受来自第二运输爪44的管道5,并转动至密封圈组装装置31;密封圈71通过第四振动盘311经过调整方向进入第四轨道312,并由第四轨道312进入对应的第四错位块3133的第四安置腔31331,第四错位块3133通过第四错位块驱动装置3134移动至第四安置腔31331与出料孔3132对应位置,位于出料孔3132正上方的第四冲压杆3141向下冲压出料孔3132内的密封圈71,使密封圈71与第四冲压杆3141同步向下运动,并将密封圈71固定安装于管道5第二端52对应位置,第二转盘12移动至铜件组装装置32;铜件72通过第五振动盘321经过调整方向进入第五轨道322,并由第五轨道322进入对应的第五错位块3232的第五安置腔32321,第五错位块3232通过第五错位块驱动装置3233移动至第五安置腔32321与装配位32311对应位置,顶杆3234通过顶杆驱动装置3235将第五安置腔32321内的铜件72顶至夹持机构3241,夹持机构3241吸附铜件72并通过夹持驱动机构3242移动至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并固定组装铜件72,固定组装完成之后,第二转盘12转动至成品输出装置33;第六抓取爪331抓取已经完成安装的成品,上升位移机构带动第六抓取爪331上升,使成品脱离第一转盘11,然后旋转位移机构旋转第六抓取爪331将成品移至回收区333,通过第六抓取爪331释放成品,完成成品输出过程。

由整体装置加工过程分析:在同一时刻,第一转盘11不同工位分别转动至管道上料装置21、组合件上料装置221、组合件固定装置222、帽盖组装装置23及转向切换装置4一端,第二转盘不同工位分别转动至转向切换装置4另一端、密封圈组装装置31、铜件组装装置32及成品输出装置33。管道上料装置21完成对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的管道5上料工作;组合件上料装置221完成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的组合件61的上料工作;组合件固定装置222完成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的组合件61的固定安装工作;帽盖组装装置23完成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的帽盖62的组装工作;转向切换装置4完成将第一转盘11对应位置的管道5转移至旋转座41,并同步完成将旋转座41上的管道5转移至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之后旋转座41完成旋转工作;密封圈组装装置31完成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的密封圈71的组装工作;铜件组装装置32完成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的铜件72的组装工作;成品输出装置33完成输出第二转盘12对应位置加工成品的输出工作。工作均完成之后,第一转盘11及第二转盘12各自转动进入相邻下一工位,并重复上述工作,上述各工作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由一个成品加工运动过程分析中对应装置的工作相一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