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床的竖直方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343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机床的竖直方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铣床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加工设备之一,其可在工件上铣制任何形状的零件,例如平面、斜面、不规则形状的其它加工面、沟槽、齿轮、凸轮、螺纹切削、钻孔和铰光等等。铣床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其上的铣床铣头需要多次的做竖直方向的升降移动来实现加工。现有的铣床铣头其升降运动一般为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传动来实现的,由于一台铣床其往往处于长时间加工状态,而皮带由于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其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中,会导致铣床铣头移动距离不精准且还使得铣床铣头在与加工工件相接触的时刻存在抖动现象,整个铣床铣头的传动结构刚性不好,进而导致铣床加工精度受限。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结构简单、整体刚性好、加工质量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铣床铣头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刚性好、加工质量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机床的竖直方向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机床的竖直方向连接结构,包括机身立柱、固定连接于该机身立柱一侧的升降座以及用于驱动该升降座竖直升降移动的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该升降座外侧一端的电机安装座、安装于该电机安装座上的Y轴伺服电机、联轴节、位于该升降座内并通过所述联轴节与所述Y轴伺服电机相连的滚珠丝杠、位于升降座上端面上的线轨、通过设置有的线性滑块与所述线轨构成Y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用于驱动其沿X轴方向运动的滚珠丝杠组件,其中所述工作台通过固定于述滚珠丝杠上的螺母与螺母座带动沿Y轴方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采用包括机身立柱、固定连接于该机身立柱一侧的升降座以及用于驱动该升降座竖直升降移动的支撑,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该升降座外侧一端的电机安装座、安装于该电机安装座上的Y轴伺服电机、联轴节、位于该升降座内并通过联轴节与Y轴伺服电机相连的滚珠丝杠、位于升降座上端面上的线轨、通过设置有的线性滑块与所述线轨构成Y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内用于驱动其沿X轴方向运动的滚珠丝杠组件,其中工作台通过固定于述滚珠丝杠上的螺母与螺母座带动沿Y轴方向运动的结构形式,由于本方案通过采用Y轴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配合来驱动铣床铣头沿工作台做沿Y轴方向的往复移动,由于替代了传统的采用皮带传动的结构形式而采用刚性更好的直联结构(即通过电机、联轴节直接推动滚珠丝杠组件动作),因此可以使得铣床铣头在工作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精度的加工精度,同时也能使得铣床其竖直加工行程更大,因此使得其具备更大的加工范围,此外采用上述结构也能有效地提高整个铣床的工作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立柱,2-支撑,3-Y轴伺服电机,4-电机安装座,5-联轴节,6-线轨,7-轴承,8-工作台,9-滚珠丝杠组件,10-X轴线轨,11-线性滑块,12-升降座,13-螺母,14-螺母座,15-滚珠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的竖直方向连接结构,其包括机身立柱1、固定连接于该机身立柱1一侧的升降座12以及用于驱动该升降座12竖直升降移动的支撑2,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该升降座12外侧一端的电机安装座4、安装于该电机安装座4上的Y轴伺服电机3、联轴节5、轴承7、位于该升降座12内并通过所述联轴节5与所述Y轴伺服电机3相连的滚珠丝杠15、位于升降座12上端面上的线轨6、通过设置有的线性滑块11与所述线轨6构成Y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工作台8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8内用于驱动其沿X轴方向运动的滚珠丝杠组件9和X轴线轨10,其中所述工作台8通过固定于述滚珠丝杠15上的螺母13与螺母座14带动沿Y轴方向运动。

工作时,Y轴伺服电机3通过联轴节5驱动滚珠丝杠15正反转运动,滚珠丝杠15进而带动固定于其上的螺母13转动,螺母13进而带动工作台8沿着线轨6沿着Y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铣床加工机头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实现加工作业。通过采用Y轴伺服电机3和滚珠丝杠15配合来驱动铣床铣头沿工作台6做Y轴方向的往复移动,由于替代了传统的采用皮带传动的结构形式而采用刚性更好的直联结构(即通过电机、联轴节直接推动滚珠丝杠动作),因此可以使得铣床铣头在工作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精度的加工精度,同时也能使得铣床其竖直加工行程更大,因此使得其具备更大的加工范围,此外采用上述结构也能有效地提高整个铣床的工作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