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6383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的水箱壳体经金属薄片折弯成型后需要对水箱壳体的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进行成型处理,并对水箱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孔进行扩孔处理,使该孔的尺寸达到安装水管的要求。目前在加工时,需要在多台设备上才能实现加工,不仅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操作困难,无法实现一台设备多次成型加工,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的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模座,该固定模座的后表面上设有后成型凸模,该固定模座的后方外设有由后驱动机构带动从而前、后移动的后模座,该后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后成型凸模相匹配的后成型凹模,所述固定模座的左、右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侧成型凸模,每个所述侧成型凸模上设有冲孔凹模,所述固定模座的左、右方外各设有一个由各自的侧驱动机构带动从而左、右移动的侧模座,该侧模座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侧成型凸模相匹配的侧成型凹模,该侧成型凹模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冲孔凹模相匹配的冲孔凸模。

进一步,所述固定模座的上部上滑设有两个由定位气缸带动并分别可从所述固定模座的左、右两侧伸出的定位块。

进一步,所述后驱动机构和侧驱动机构均包括通过驱动导轨滑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滑座、驱动该驱动滑座沿所述驱动导轨滑移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滑座上安装有所述后模座或者侧模座。

进一步,所述固定模座的前方设有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滑座之间的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折弯成型后的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直接套在固定模座外,然后定位气缸带动两个定位块分别从固定模座的左、右两侧伸出并支撑在热交换器水箱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壁上从而实现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定位,然后后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带动驱动滑座沿驱动导轨前移,后模座也随之前移,后模座上的后成型凹模与固定模座上的后成型凸模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后侧壁进行成型,然后后驱动机构带动后模座后移回位,定位气缸带动定位块回位;然后左侧的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带动驱动滑座沿驱动导轨右移,左侧的侧模座随之右移,侧模座上的侧成型凹模与固定模座的左侧上的侧成型凸模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左侧壁进行成型,与此同时,左侧的冲孔凸模与固定模座的左侧上的冲孔凹模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左侧壁上的孔进行扩孔处理,然后左侧的侧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侧模座左移回位;然后右侧的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带动驱动滑座沿驱动导轨左移,右侧的侧模座随之左移,侧模座上的侧成型凹模与固定模座的右侧上的侧成型凸模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右侧壁进行成型,与此同时,右侧的冲孔凸模与固定模座的右侧上的冲孔凹模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右侧壁上的孔进行扩孔处理,然后右侧的侧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侧模座右移回位,从而完成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成型冲孔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一个后模座和两个侧模座与一个固定模座相互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进行成型冲孔加工,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多次成型冲孔加工,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快捷,而且生产效率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热交换器水箱壳体成型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模座2,该固定模座的后表面上设有后成型凸模3,该固定模座的后方外设有由后驱动机构带动从而前、后移动的后模座4,该后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后成型凸模相匹配的后成型凹模5,所述固定模座的左、右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侧成型凸模6,每个所述侧成型凸模上设有冲孔凹模7,所述固定模座的左、右方外各设有一个由各自的侧驱动机构带动从而左、右移动的侧模座8,该侧模座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侧成型凸模相匹配的侧成型凹模9,该侧成型凹模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冲孔凹模相匹配的冲孔凸模10。

所述固定模座2的上部上滑设有两个由定位气缸11带动并分别可从所述固定模座2的左、右两侧伸出的定位块12。

所述后驱动机构和侧驱动机构均包括通过驱动导轨13滑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滑座14、驱动该驱动滑座沿所述驱动导轨滑移的驱动气缸15,所述驱动滑座上安装有所述后模座4或者侧模座8。

所述固定模座2的前方设有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滑座14之间的保护板1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折弯成型后的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直接套在固定模座2外,然后定位气缸11带动两个定位块12分别从固定模座2的左、右两侧伸出并支撑在热交换器水箱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壁上从而实现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定位,然后后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15带动驱动滑座14沿驱动导轨13前移,后模座4也随之前移,后模座上的后成型凹模5与固定模座2上的后成型凸模6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后侧壁进行成型,然后后驱动机构带动后模座4后移回位,定位气缸11带动定位块12回位;然后左侧的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15带动驱动滑座14沿驱动导轨13右移,左侧的侧模座8随之右移,侧模座8上的侧成型凹模9与固定模座2的左侧上的侧成型凸模6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左侧壁进行成型,与此同时,左侧的冲孔凸模10与固定模座2的左侧上的冲孔凹模7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左侧壁上的孔进行扩孔处理,然后左侧的侧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侧模座8左移回位;然后右侧的侧驱动机构的驱动气缸15带动驱动滑座14沿驱动导轨13左移,右侧的侧模座8随之左移,侧模座上的侧成型凹模9与固定模座2的右侧上的侧成型凸模6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右侧壁进行成型,与此同时,右侧的冲孔凸模10与固定模座2的右侧上的冲孔凹模7相配合从而对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右侧壁上的孔进行扩孔处理,然后右侧的侧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侧模座8右移回位,从而完成热交换器水箱壳体的成型冲孔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