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及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09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车床及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特别涉及一种车床及其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分,利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比如轴、盘、环等进行车削加工,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并采用相应的刀具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5787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包括车床床体、车床主轴、车床尾座和固定于车床刀架上的切削用刀具,该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工件一次装夹完成车削加工,避免多次装夹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但是,现有技术中当对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工件进行加工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工件搬运到车床主轴上,搬运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节省人力、物力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上设有用于挂设工件的钩件,所述悬臂梁上设有能够控制钩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的驱动件,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沿竖直上方延伸的套筒,所述悬臂梁的一端设有能够插进套筒内以实现悬臂梁进行水平转动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控制钩件沿竖直方向进行运动,当需要上料时,将钩件降至与水平地面相同的高度,将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工件挂取在钩件上,驱动件驱动钩件沿竖直方向上升至与操作工人站立相当的高度;然后控制悬臂梁进行旋转至靠近操作工人的区域,实现了将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工件方便、快捷地搬运至操作工人的手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以及搬运时间,显著提高了搬运效率;同时,转轴在套筒内进行旋转,实现了悬臂梁沿水平方向的旋转,上述旋转结构,简单方便,具有灵活的可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内设有用于控制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旋转电机进行旋转的控制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电机驱动转轴在套筒内进行旋转,操作工人进行操控时,按动控制开关,启动旋转电机,转轴随即转动,进而控制悬臂梁沿水平方向转动,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与快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在靠近底座的外壁上沿圆周等距设置用于增大套筒与底座的接触面积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筋,增大了套筒与底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套筒在底座上的牢固性,同时加强筋有助于增强套筒对其上方转轴与悬臂梁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有工形轮,所述工形轮上缠绕设置与钩件相连接的钢丝绳,所述工形轮上设有用于控制钢丝绳沿工形轮圆周运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工形轮进行旋转,钢丝绳在旋转的工形轮上进行旋转,实现了钢丝绳对工件沿竖直方向的上升与下降,对工件的控制过程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固定工形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控制驱动电机运动的控制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连接板实现了将工形轮稳固在转轴的外壁上,按动控制按钮,能够方便、快捷地控制驱动电机旋转的目的,进而实现控制工形轮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臂梁的底壁上设置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悬臂梁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钢丝绳暴露在工形轮外的一端从间隙内穿出后与钩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丝绳沿着工形轮的旋转过程中,钢丝绳暴露在工形轮外的部分是变化的,当暴露在工形轮外的钢丝绳的长度较长时,支撑滚轮能够将钢丝绳有效撑起,提高了钢丝绳在使用过程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车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夹持工件的主轴,还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自动上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上述自动上料装置的车床能够适用于加工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工件,将工件挂设在钩件上,利用驱动件控制钩件上升至与操作工人相当的高度,然后利用悬臂梁将工件旋转至操作工人的近身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以及对工件的搬运时间,提高了对工件的搬运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床体上安装本申请的自动上料装置,有助于操作工人节省搬运时间与搬运效率;

2、旋转电机驱动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悬臂梁沿水平方向旋转至操作工人的近身处,方便操作工人拿取工件;

3、按动控制按钮,驱动电机驱动工形轮进行旋转,以控制缠绕在工形轮上的钢丝绳的运动,进而控制工件沿竖直方向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套筒与转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连接板与工形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支撑滚轮与间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套筒;111、控制开关;12、旋转电机;13、加强筋;2、悬臂梁;21、转轴;211、贯穿孔;22、连接板;23、支撑滚轮;231、间隙;3、钩件;31、钢丝绳;4、驱动件;41、驱动电机;42、工形轮;5、控制按钮;6、床体;7、主轴;8、车刀;9、夹紧装置;10、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薄板状的底座1,在底座1上焊接有套筒11,套筒 11呈圆柱状,在套筒11的圆周外壁上等间距分布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呈楔形,加强筋 13的竖直侧面焊接在套筒11的外壁上,加强筋13的水平底面焊接在底座1上,有助于增强套筒11在底座1上的牢固性。

如图2所示,底座1上沿水平方向转动设有悬臂梁2,悬臂梁2呈矩形杆状,在悬臂梁2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转轴21,转轴21插进套筒11内,在套筒11内固定有旋转电机12,在套筒11的外壁上设置控制旋转电机12进行旋转的控制开关111,按动控制开关111驱动旋转电机12进行旋转,进而驱动转轴21在套筒11内沿圆周旋转,最终带动悬臂梁2沿水平方向旋转至操作工人的近身处。

如图3所示,悬臂梁2上设置有用于挂设工件的钩件3,钩件3上挂设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工件,悬臂梁2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钩件3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的驱动件4,驱动件4包括焊接在转轴21的外壁上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22之间包设有工形轮42,工形轮42上缠绕有与钩件3相连接的钢丝绳31;在远离操作工人的连接板22上固定有控制工形轮42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41,在靠近操作工人的连接板22上具有控制驱动电机41启闭的控制按钮5。

如图4所示,在悬臂梁2的底壁上固定有支撑滚轮23,支撑滚轮23与悬臂梁2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231,在转轴21上开设有贯穿孔211,钢丝绳31暴露在工形轮42外的一端经由贯穿孔211穿进间隙231内,并由间隙231内穿出后与钩件3相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车床,如图5所示,包括床体6,床体6上设置套设工件的主轴7,床体6上设置向主轴7方向运动的车刀8、向主轴7方向运动用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9以及在车削的过程中向工件上喷射冷却液的冷却装置1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