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6425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适用于空调热交换器的弯折。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热交换器折弯领域中大量使用折弯机,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空调热交换器,现有折弯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上夹料板和下夹料板容易发生偏移,转辊转动不流畅等导致折弯机难以稳定的工作,影响折弯的质量,导致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弯机,它能够提高被弯折件的弯折质量,避免由于连接不稳定导致的弯折失败,使被弯折件报废的现象,尤其适用于空调热交换器的弯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机,它包括机架、折弯机构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转辊副锁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

旋转件;

旋转件转动机构,所述旋转件转动机构与所述旋转件相连,以便所述旋转件转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弯模组件,所述弯模组件包括转辊、弯模和上夹料板,弯模和上夹料板均安装在转辊上,所述转辊的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旋转件上,所述转辊的另一端部可旋转支承在转辊副锁机构上;

弯模转动机构,所述弯模转动机构与转辊相连,以便所述弯模转动机构驱动所述转辊旋转,并且所述转辊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

下夹料板,所述下夹料板连接在旋转件上,并且所述下夹料板与所述上夹料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夹料板与所述上夹料板形成夹持被弯折件的夹持空间;

夹持空间锁定机构,所述夹持空间锁定机构连接在上夹料板和下夹料板之间,以便用于锁定上夹料板和下夹料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转辊副锁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转辊副锁机构包括支撑臂和伸缩动力件,所述伸缩动力件铰接在机架上,所述支撑臂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动力件铰接,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槽口,当伸缩动力 件动作到位后,所述支撑槽口嵌入转辊的另一端部,从而将转辊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撑臂上。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夹持空间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夹持空间锁定机构包括伸缩动力源、夹持臂和夹持块,所述伸缩动力源铰接在下夹料板上,所述夹持臂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动力源铰接,所述夹持臂的中部与所述下夹料板铰接,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夹持块配合的钩部,所述夹持块连接在上夹料板上,当伸缩动力源动作到位后,所述夹持臂的钩部作用在夹持块上。具体地,所述伸缩动力源可以采用活塞缸,通过动作伸缩动力源,使夹持臂摆动,从而使钩部脱离或钩住夹持块。

进一步,所述的折弯机它还包括下夹料板移动装置,所述下夹料板滑配在旋转件上,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安装在旋转件上,并且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与所述下夹料板相连,以便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下夹料板朝着接近所述上夹料板或远离所述上夹料板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为移动活塞缸。

进一步,所述的折弯机还包括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随动台、与随动台相连以便驱动随动台在被弯折件的进料方向上移动的进料方向推动机构和与进料方向推动机构相连以便驱动进料方向推动机构以及随动台一起上下升降的随动台升降机构。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随动台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随动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进料方向推动机构安装在升降台上,所述随动台滑配在升降台上,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台相连,以便所述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台做上下升降运动。

进一步,所述进料方向推动机构为安装在升降台上的推动活塞缸。

进一步,所述随动台沿着进料方向设置有标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被弯折件放置于下夹料板和随动台组成的平台上,根据被弯折件的厚度尺寸,通过下夹料板移动装置调节下夹料板的高度和通过随动台升降机构调节随动台的高度,使下夹料板和随动台组成的平台与上夹料板之间的距离适用于该厚度尺寸的被弯折件,然后动作转辊副锁机构使其可旋转地支承转辊的另一端部,并动作夹持空间锁定机构,限定住下夹料板和上夹料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再动作旋转件转动机构驱动旋转件绕旋转中心旋转和驱动弯模转动机构驱动转辊绕旋转中心旋转,实现被弯折件的弯折工序,在弯折过程中,上夹料板和下夹料板始终是平行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转辊的一端部与旋转件活动安装,转辊的另一端部支承在转辊副锁机构上,这样就能够使转辊在弯模转动机构的作用下很好地转动,并且通过夹持空间锁定机构锁定住了下夹料板和上夹料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平行设置的上夹料板和下 夹料板在弯折过程中的跑偏现象,提高了弯折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折弯机,它包括机架1、折弯机构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转辊副锁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

旋转件2;

旋转件转动机构8,所述旋转件转动机构8与所述旋转件2相连,以便所述旋转件转动机构8驱动所述旋转件2旋转;

弯模组件,所述弯模组件包括转辊31、弯模32和上夹料板33,弯模32和上夹料板33均安装在转辊31上,所述转辊31的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旋转件2上,所述转辊31的另一端部可旋转支承在转辊副锁机构上;

弯模转动机构9,所述弯模转动机构9与转辊31相连,以便所述弯模转动机构9驱动所述转辊31旋转,并且所述转辊31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旋转件2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

下夹料板34,所述下夹料板34连接在旋转件2上,并且所述下夹料板34与所述上夹料板33平行设置,所述下夹料板34与所述上夹料板33形成夹持被弯折件的夹持空间;

夹持空间锁定机构5,所述夹持空间锁定机构5连接在上夹料板33和下夹料板34之间,以便用于锁定上夹料板33和下夹料板34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2所示,所述转辊副锁机构包括支撑臂41和伸缩动力件42,所述伸缩动力件42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支撑臂41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动力件42铰接,所述支撑臂41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支撑臂4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槽口43,当伸缩动力件42动作到位后,所述支撑槽口43嵌入转辊31的另一端部,从而将转辊31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撑臂41上,具体地,所述伸缩动力件42为活塞缸,动作所述伸缩动力件42,使支撑臂41在机架1上摆动,从而使支撑臂41的另一端部的支撑槽口43嵌入转辊31的另一端部内,当要上料或卸料时,动作伸缩动力件42,使支撑臂41在机架1上摆动,支撑臂41的另一端部的支撑槽口43从转辊31的另一端部脱离出来,从而方便上料或卸料。

如图1、2所示,所述夹持空间锁定机构5包括伸缩动力源51、夹持臂52和夹持块53,所述伸缩动力源51铰接在下夹料板34上,所述夹持臂52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动力源51铰接,所述夹持臂52的中部与所述下夹料板34铰接,所述夹持臂5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夹持块53配合的钩部,所述夹持块53连接在上夹料板33上,当伸缩动力源51动作到位后,所述夹持臂52的钩部作用在夹持块53上,具体地,所述伸缩动力源51可以采用活塞缸,通过动作伸缩动力源51,使夹持臂52摆动,从而使钩部脱离或钩住夹持块53。

如图1所示,所述的折弯机还包括下夹料板移动装置,所述下夹料板34滑配在旋转件2上,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安装在旋转件2上,并且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与所述下夹料板34相连,以便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下夹料板34朝着接近所述上夹料板33或远离所述上夹料板33的方向运动。

如图1所示,所述下夹料板移动装置为移动活塞缸6。

如图1、2所示,所述的折弯机还包括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随动台71、与随动台71相连以便驱动随动台71在被弯折件的进料方向上移动的进料方向推动机构和与进料方向推动机构相连以便驱动进料方向推动机构以及随动台一起上下升降的随动台升降机构。

如图1、2所示,所述随动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72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进料方向推动机构安装在升降台72上,所述随动台71滑配在升降台72上,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台72相连,以便所述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台72做上下升降运动,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为升降活塞缸73,当然,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所述进料方向推动机构为安装在升降台72上的推动活塞缸。

所述随动台71沿着进料方向设置有标尺,以便确定被折弯件的弯折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被弯折件放置于下夹料板34和随动台71组成的平台上,根据被弯折件的厚度尺寸,通过下夹料板移动装置调节下夹料板34的高度和通过随动台升降机构调节随动台71的高度,使下夹料板34和随动台71组成的平台与上夹料板33之间的距离适用于该厚度尺寸的被弯折件,然后动作转辊副锁机构使其可旋转地支承转辊31的另一端部,并动作夹持空间锁定机构5,限定住下夹料板34和上夹料板33之间的相对位置,再动作旋转件转动机构驱动旋转件2绕旋转中心旋转和动作弯模转动机构驱动转辊31绕旋转中心旋转,实现被弯折件的弯折工序,在弯折过程中,上夹料板33和下夹料板34始终是平行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转辊31的一端部与旋转件2活动安装,转辊31的另一端部支承在转辊副锁机构上,这样就能够使转辊31在弯模转动机构的作用 下很好地转动,并且通过夹持空间锁定机构锁定住了下夹料板33和上夹料板34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平行设置的上夹料板33和下夹料板34在弯折过程中的跑偏现象,提高了弯折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被弯折件为空调热交换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