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5125发布日期:2018-08-10 20:2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钢筋拉直与截取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中对钢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钢筋拉直设备与钢筋切割设备都是分开单独工作的,不能够满足大工程量的需求,且工作效率较低,现在急需一种切割与拉直一体机来满足建筑工程的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是由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拉直机和切割装置组成的,所述底座下部设有用于提供转动力矩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电机通过皮带与设于所述底座表面用于拉直钢筋的拉直机转动连接,所述拉直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拉直机的一侧设有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割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装置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4根,支撑腿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电机的搁板,所述电机与搁板固定连接,电机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皮带与设于底座上端的拉直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直机是由机箱,转动辊和带动轮组成的,所述机箱内部设有拉直装置,机箱的一侧设有箱孔,机箱的另一侧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内部设有钢筋通孔,转动辊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上设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与转动辊固定连接,带动轮上设有皮带凹槽,所述皮带与所述皮带凹槽相配合,皮带穿过设于底座上的通孔,一侧与带动轮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前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是由前垫块、前支板和前固定筒组成的,所述前垫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前垫块上端设有所述前固定筒,所述前固定筒中间设有前入孔,前固定筒的两侧设有所述前支板,所述前支板的一侧与所述前固定筒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后固定架,所述后固定架是由后垫块、后支板、后固定筒和紧固杆组成的,所述后垫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后垫块上设有所述后固定筒,所述后固定筒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筋的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与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后固定筒的两端与所述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板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切割板,所述切割板是由两个固定板组成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钢筋槽,固定板之间设有排切割碎屑的漏槽,所述漏槽设于底座上,漏槽下端设有用于盛放碎屑的废料盒,所述切割板的一侧设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座,所述切割座设于所述底座上,切割座上设有机盘,所述机盘上设有切割把手,机盘内设有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刀。

优选的,所述拉直机的后侧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盒,所述开关盒上设有电机开关和切割机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设置了前固定架让钢筋在拉直时更加稳定,使拉直效果更佳,通过够固定架上的紧固杆,可以牢牢的将钢筋固定,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有效防止了钢筋的移动,让截取更加准确。

2.该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利用电机来带动直径大于转轴的带动轮,使拉直更加稳定,同时这样设计更加省力,保护了电机,节省了电资源。

3.该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在机箱上设置了切割装置,在完成拉直工作后,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直接对钢筋进行截取,不仅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有效避免了以后在后续搬运中对钢筋造成二次弯曲的问题。

4.该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在固定板直接设置漏槽,不仅迎合了切刀切割时所需的下压空间,而且避免了碎屑随地散落的问题,回收了铁质碎屑,进行再回收利用,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搁板;102-通孔;103-支撑腿;104-废料盒; 2-拉直机;201-转动辊;202-带动轮;203-皮带;204-机箱;205-箱孔; 3-前固定架;301-前支板;302-前固定筒;303-前入孔;304-前垫块; 4-电机;401-转轴;5-控制装置;501-电机开关;502-切割机开关; 503-开关盒;6-切割装置;601-切割座;602-机盘;603-切刀;604-切割把手;7-后固定架;701-紧固杆;702-后支板;703-后垫块;704-后出孔;705-后固定筒;8-切割板;801-固定板;802-钢筋槽;803-漏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是由底座1、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的拉直机2和切割装置6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部设有用于提供转动力矩的电机4,所述电机4与底座1固定连接,电机4通过皮带203与设于所述底座1表面用于拉直钢筋的拉直机2转动连接,所述拉直机2 与底座1固定连接,拉直机2的一侧设有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割装置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装置的支撑腿 103,所述支撑腿103的数量为4根,支撑腿103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电机4的搁板101,所述电机4与搁板101固定连接,电机4上设有转轴401,所述转轴401通过皮带203与设于底座1上端的拉直机2 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直机2是由机箱204,转动辊201和带动轮202组成的,所述机箱204内部设有拉直装置,机箱204的一侧设有箱孔205,机箱204的另一侧设有转动辊201,所述转动辊201内部设有钢筋通孔,转动辊201与机箱20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201 上设有带动轮202,所述带动轮202与转动辊201固定连接,带动轮 202上设有皮带凹槽,所述皮带203与所述皮带凹槽相配合,皮带203 穿过设于底座1上的通孔102,一侧与带动轮202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转轴40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前固定架3,所述前固定架3是由前垫块304、前支板301和前固定筒302组成的,所述前垫块304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前垫块304上端设有所述前固定筒302,所述前固定筒302中间设有前入孔303,前固定筒302的两侧设有所述前支板301,所述前支板301的一侧与所述前固定筒30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设有后固定架7,所述后固定架7是由后垫块703、后支板702、后固定筒 705和紧固杆701组成的,所述后垫块703设于所述底座1上,后垫块703上设有所述后固定筒705,所述后固定筒705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筋的紧固杆701,所述紧固杆701与后固定筒705转动连接,所述后固定筒705的两端与所述后支板702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板70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固定架7的一侧设有切割板8,所述切割板8是由两个固定板801组成的,所述固定板801上设有钢筋槽802,固定板801之间设有排切割碎屑的漏槽803,所述漏槽803设于底座 1上,漏槽803下端设有用于盛放碎屑的废料盒104,所述切割板8 的一侧设有切割装置6,所述切割装置6包括切割座601,所述切割座601设于所述底座1上,切割座601上设有机盘602,所述机盘602 上设有切割把手604,机盘602内设有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刀6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直机2的后侧设有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开关盒503,所述开关盒503上设有电机开关501和切割机开关502。

工作原理:使用时,连通电源,打开电机开关501与切割机开关 502,然后将钢筋从前入孔303插入,钢筋在转动辊201的带动下进入拉直机箱204内进行拉直,然后由箱孔205出来,穿过钢筋槽802 从后出孔704出来,测量好所需钢筋长度以后,通过紧固杆701对钢筋固定,然后用切割装置6对钢筋进行截取。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设置了前固定架3让钢筋在拉直时更加稳定,使拉直效果更佳,通过够后固定架7上的紧固杆701,可以牢牢的将钢筋固定,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有效防止了钢筋的移动,让截取更加准确。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利用电机4来带动直径大于转轴的带动轮202,使拉直更加稳定,同时这样设计更加省力,保护了电机4,节省了电资源。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在机箱上设置了切割装置6,在完成拉直工作后,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直接对钢筋进行截取,不仅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有效避免了以后在后续搬运中对钢筋造成二次弯曲的问题。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拉直与截取一体设备,通过在固定板801直接设置漏槽803,不仅迎合了切刀603切割时所需的下压空间,而且避免了碎屑随地散落的问题,回收了铁质碎屑,进行再回收利用,节省了资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