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6938发布日期:2018-08-17 19:1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产量不断增大,行驶速度不断提高,对汽车各部件零件的加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制动鼓是汽车制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制动的各项指标,零件加工能否达到设计精度要求,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目前,国内金属切削机床的精度能够满足轮毂的加工需要,但是轮毂的装夹精度和稳定性却制约轮毂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为了保证制动鼓加工能够达到各项精度要求,提高成品的合格率,人们想到了不少的办法来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基于上述,发明人发现,虽然部分厂家在夹持方面采取措施,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大批量生产中夹持一致性较差,精度保持性不好,且工件夹持变形不好控制。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以解决大批量生产中夹持一致性较差,精度保持性不好,且工件夹持变形不好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包括制动鼓,上圆柱面,下圆柱面,卡盘座,卡爪支架,卡爪,卡爪座,卡爪体、橡胶触头和铰轴;所述制动鼓包括上圆柱面和下圆柱面;所述卡爪支架的底部连接于卡盘座上;所述卡爪通过铰轴铰接于卡爪支架上;所述卡爪包括卡爪座和卡爪体。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在卡爪支架上的转动角度为0-30°。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为蹄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体在卡爪座上共设有四处,且四处卡爪体对称分布与卡爪座的四个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体与制动鼓接触端设有橡胶触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卡爪对制动鼓的夹紧力分散在12处卡爪体上,并且在卡爪体与制动鼓的接触面设有橡胶触头,使夹紧力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在装夹薄壁件夹紧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次装夹即可完成粗车、精车加工内容,卡爪的转动角度限定在0-30°内,避免了卡爪过量转动而影响下次装夹的效率,辅助时间少,加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方式是与制动鼓上的上圆柱面和下圆柱面进行配合,装夹可调性好,通用性强,可满足多品种的加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动作简单,减少了不必要的动作,减少了生产中的浪费,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动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爪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爪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制动鼓,12-上圆柱面,13-下圆柱面,1-卡盘座,2-卡爪支架,3-卡爪,31-卡爪座,32-卡爪体,321-橡胶触头,4-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动力制动鼓专用夹具结构,包括制动鼓11,上圆柱面12,下圆柱面13,卡盘座1,卡爪支架2,卡爪3,卡爪座31,卡爪体32、橡胶触头321和铰轴4;所述制动鼓11包括上圆柱面12和下圆柱面13;所述卡爪支架2的底部连接于卡盘座1上;所述卡爪3通过铰轴4铰接于卡爪支架2上;所述卡爪3包括卡爪座31和卡爪体32。

其中,所述卡爪3在卡爪支架2上的转动角度为0-30°,对卡爪3转动角度的限定,避免了卡爪3过量转动而影响下次装夹的效率。

其中,所述卡爪3为蹄形结构,所述卡爪体32在卡爪座31上共设有四处,且四处卡爪体32对称分布与卡爪座31的四个角上,将夹紧的力量分散到四处卡爪体32上,而卡爪体32共设有三处,即可将夹紧力量分散到12个点上,对制动鼓11的夹紧力量分布更加均衡,避免在装夹薄壁件夹紧变形的问题。

其中,所述卡爪体32与制动鼓11接触端设有橡胶触头321,进一步的增大卡爪体32与制动鼓11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摩擦力,确保装夹的牢固、稳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卡爪3上呈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卡爪体32分别与制动鼓11的上圆柱面12及下圆柱面13相接触,卡爪3在卡爪支架2上的转动角度为0-30°,与上圆柱面12和下圆柱面13自适应夹紧,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制动鼓11的装夹,卡爪3对制动鼓11的装夹力分散到12处夹紧点上,将夹紧力均匀分布,而卡爪体32上橡胶触头321的设置,提高摩擦力,增大了卡爪体32与制动鼓11的接触面积,使夹紧稳定牢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