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尾顶旋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8512发布日期:2019-01-18 20:1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尾顶旋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尾顶旋压机。



背景技术:

旋压是旋转体成型的常用方法,旋压成型具有设备和模具简单、设备成本低,胚料损伤在加工的过程中可发现、可以早期发现不良等优点,因而在很多加工领域旋压成形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大型工件的旋压,存在工件不容易固定的问题,例如开始旋压尾顶压固附近位置可以很好的固定,但是随着旋压位置的外移,偏离压固位置越来越远,便存在压固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尾顶旋压机来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尾顶旋压机,包括机座、主轴机构、尾顶机构和旋轮机构,所述的主轴机构和尾顶机构沿同一轴线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的旋轮机构设置在主轴机构与尾顶机构轴线的侧面;所述的尾顶机构包括内顶和设置在内顶外围的外顶,所述的内顶和外顶同轴线设置,所述的内顶和外顶独立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顶通过多个外驱动结构驱动,各所述的驱动结构均布在内顶的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顶还包括外滑台和外压头,所述的外滑台与各外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的外压头可旋转设置在外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顶包括内驱动结构、内滑台和内压头,所述的内滑台连接在内驱动结构上,所述的内压头旋转设置在内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顶机构还包括尾座,所述的内顶和外顶均设置在尾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的加热机构设置在主轴机构与尾顶机构轴线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头和支架,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的加热头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和立杆,所述的底座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的立杆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加热头滑动设置在立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头为火焰喷枪。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外顶设置在内顶的外围,顶压时压固工件的位置偏外围,可在旋压开始时使用内顶,随着旋压的进行工件变大内顶顶压不稳定时可以换用外顶来顶压,从而可以继续旋压工件,可以用于变形较大的工件的旋压,保证了旋压时工件的稳定性和旋压精度;设置加热机构,可以实现工件边旋压边加热,旋压效果好,效率高;加热机构可以在空间上移动位置,保证了工件的均匀受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各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的尾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的尾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的尾顶的一种外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的尾顶的另一种外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双尾顶旋压机的加热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座,2-主轴机构,3-尾顶机构,31-内顶,311-内驱动结构,312-内滑台,313-内压头,32-外顶,321-外驱动结构,322-外滑台,323-外压头,33-尾座,4-旋轮机构,5-加热机构,51-加热头,52-支架,521-底座,522-立杆。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双尾顶旋压机,包括机座1、主轴机构2、尾顶机构3和旋轮机构4,所述的主轴机构2和尾顶机构3沿同一轴线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的旋轮机构4设置在主轴机构2与尾顶机构3轴线的侧面。机座1、主轴机构2、尾顶机构3和旋轮机构4为一个旋压机的基本结构,工作时工件通过尾顶机构3顶压在主轴机构2上,主轴机构2驱动工件转动,旋轮机构4从侧面挤压工件,从而实现工件的旋压成形。

参阅图2,所述的尾顶机构3包括内顶31和设置在内顶31外围的外顶32及尾座33,所述的内顶31和外顶32均设置在尾座33上。所述的内顶31和外顶32同轴线设置,所述的内顶31和外顶32独立驱动,从而可以独立运动和独立使用。因外顶32设置在内顶31的外围,顶压时压固工件的位置偏外围,所以可在旋压开始时使用内顶31,随着旋压的进行工件变大内顶31顶压不稳定时可以换用外顶32来顶压。所述的外顶32最好通过多个外驱动结构321驱动,各所述的驱动结构321均布在内顶31的外围,这样便于将尾顶顶压工件时的压力分散到外顶32的各个部位,使得各个部位均匀受力,工件顶压的更加牢固稳定。优选地,驱动结构321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外顶32的驱动。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的外顶32还包括外滑台322和外压头323,所述的外滑台322与各外驱动结构321连接,从而多个外驱动结构321可以一起同步伸缩来驱动外滑台322伸缩运动。外滑台322和外压头323均可采用环形结构设置在内顶31的外围。所述的驱动结构321可以选用液压缸,如油缸。所述的外压头323可旋转设置在外滑台322上,具体可以通过轴承机构将外压头323连接在外滑台322上,从而可以实现外顶32顶压工件的同时随工件一起转动。

参阅图2、图4和图5,外压头323可以根据选用工件的需要选择,如图2中为一种内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外压头,可以压固工件压固面为外侧有坡度的工件;图4为一种外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外压头,可以压固工件压固面为内侧有坡度的工件;图5为压固面为平面的外压头,可以压固工件压固面为平面的工件。

参阅图2,所述的内顶31包括内驱动结构311、内滑台312和内压头313,所述的内滑台312连接在内驱动结构311上所述的内压头313旋转设置在内滑台312上。同样,内驱动结构311可以选用液压缸,内压头313和内滑台312也可以选用轴承机构。从而实现内顶31对工件的顶压功能。

参阅图1和6,还包括加热机构5,所述的加热机构5设置在主轴机构2与尾顶机构3轴线的侧面。从而可以对压固在主轴机构2与尾顶机构3之间的工件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旋压,旋压效果更好,旋压速度更快。

参阅图6,所述的加热机构5包括加热头51和支架52,所述的支架52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的加热头51设置在支架52上。具体地,所述的支架52包括底座521和立杆522,所述的底座521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的立杆522滑动设置在底座521上,所述的加热头51滑动设置在立杆522上。滑动可以通过电机与丝杆配合、气缸等方式实现。通过立杆522和加热头51的滑动可以实现加热头在三维空间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工件的各个部位均可加热到,实现加热位置的全覆盖。所述的加热头51最好选用火焰喷枪,加热方便,加热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的双尾顶旋压机工作时先通过内顶31顶压工件,然后边通过加热机构5加热变旋压;工件旋压增大到一定程度需要旋压工件外侧时,此时如果通过内顶31来压固工件,工件上的旋压位置离压固位置较远,旋压时不稳定,此时可以将尾顶从内顶31切换到外顶32,通过外顶32压固工件较外的位置,从而可以对工件外侧进行旋压,旋压时工件压固更稳定,旋压效果更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