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8767发布日期:2019-04-05 21:2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领域,涉及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为了满足强度、功能、造型等各方面的需求,往往制件的形状都非常复杂,在复杂的形状上所开的孔位往往又是保证汽车各关键部位顺利安装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处理类似的孔位也是汽车冲压件制作工艺的一个关键技术,而斜楔机构在冲压模具中起着解决复杂冲压件的复杂尺寸形位的角色,在生产制造时,通过斜楔机构实现不同角度的冲压工作,以满足不同孔位、面差的要求,对于冲压四序化,斜楔机构的应用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图1某车型背门外板就是一个具多个因素限制的制件,在其顶部的扰流板安装孔受扰流板安装方向限制,角度较大,只能采用侧冲;而一般背门外板第三、第四工序该部位都是侧翻,要布置滑车机构,该孔无法在后面两工序完成,图2是背门外板在第三工序的示意图,顶部的侧翻边理想角度为70°,扰流板的安装孔的角度为65°,与侧翻方向相差5°,若把侧翻角度改为65°,或让孔承受5°夹角,就可以采用同一个斜楔结构同时完成侧翻边侧冲孔,但需要设置侧翻边滑车机构布置区间,此孔所在位置恰与滑车重叠,由于滑车精度与冲孔精度不同,我们应尽量避免在滑车上设计刃口,因此此孔不适合在第三工序冲制,在第四工序的时候,安装孔的位置与滑车结构也是重合,因为也不适合在第四工序冲制。

根据以上所述,只能在第二工序侧冲出来,而第二工序该部位需要侧修边,侧修边的斜楔方向与侧冲方向存在较大的夹角,无法兼顾使用同一个侧冲机构,产品孔的法向不能改,而仅仅因为这么两个安装孔增加一副大型模具,模具制作方造价不菲,汽车厂也需要增加冲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侧冲孔斜楔组件从侧修边斜楔组件底部穿过,合理布局,不增加模具,不增加工序的前提下,同时完成了修边和冲孔,降低了模具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凸模、侧冲孔斜楔组件和侧修边斜楔组件,所述凸模设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和侧修边斜楔组件均设在上模上且均由上模驱动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与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垂直设置,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为桥形结构,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远离所述凸模的一端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靠近所述凸模的一端设有冲孔刀,所述冲孔刀与制件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设在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的下方,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靠近所述凸模的一端设有与制件匹配设置的修边镶块。

进一步的,所述侧冲孔斜楔组件包括桥接梁,所述桥接梁为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冲孔刀设在所述桥接梁靠近所述凸模的一端,所述桥接梁远离所述凸模一端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第一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从上到下向靠近所述凸模的一侧斜向下设置,所述桥接梁靠近所述第一耐磨板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耐磨板之间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靠接在所述第一导向块上,另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耐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梁长度方向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安全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梁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二耐磨板,所述第二耐磨板设在所述桥接梁与上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梁长度方向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条,第一导向条上设有V型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上设有V型凸起,所述V型凸起设在所述V型槽内且二者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所述第三导向条设在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上,所述第四导向条设在所述下模上,所述第三导向条与所述第四导向条的配合关系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的配合关系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侧修边斜楔组件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第三耐磨板,所述第三耐磨板从上到下向靠近所述凸模的一端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上模上同时设置侧冲孔斜楔组件和侧修边斜楔组件,而且侧修边斜楔组件设在侧冲孔斜楔组件的下方且二者交叉设置,共用上模这一个驱动件,保证了二者的同步性,而且节能动力源,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二者同时设置结构紧凑,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模具结构,在第二工序实现了冲孔和修边同时完成,没有新增模具,降低模具成本;2、设置第一导向块、第一耐磨板和压板,保证了侧冲孔斜楔组件相对下模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了冲孔刀的运动精度,提升制件加工的合格率;3、设置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保证了侧冲孔斜楔组件相对上模的运动精度,进一步提升制件加工的精度;4、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的设置提升了模具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耐磨性,进而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某车型背门外板含安装孔的结构简图;

图2是某车型背门外板在第三工序的工艺分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侧修边工序的工艺分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详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C部详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A部详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桥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下模;2-凸模;3-侧冲孔斜楔组件;31-冲孔刀;32-桥接梁;33-第一导向块;34-第二耐磨板;35-安全螺钉;36-第一导向条;361-V型槽;37-第二导向条;371-V型凸起;4-侧修边斜楔组件;41-修边镶块;42-第三导向条;43-第四导向条;5-第一耐磨板;6-压板;7-第三耐磨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4~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同工序同位置不同斜楔角度侧修侧冲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1、凸模2、侧冲孔斜楔组件3和侧修边斜楔组件4,凸模2设在下模1上,侧冲孔斜楔组件3和侧修边斜楔组件4均设在上模上且均由上模驱动与下模1滑动连接,侧冲孔斜楔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侧修边斜楔组件4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冲孔斜楔组件3与侧修边斜楔组件4垂直设置,侧冲孔斜楔组件3为桥形结构,侧冲孔斜楔组件3远离凸模2的一端与下模1滑动连接,靠近凸模2的一端设有冲孔刀31,冲孔刀31与制件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侧修边斜楔组件4设在侧冲孔斜楔组件3的下方,侧修边斜楔组件4靠近凸模2的一端设有与制件匹配设置的修边镶块41。

优选地,如图4~图9所示,侧冲孔斜楔组件3包括桥接梁32,桥接梁32为开口向下的U型,为侧修边斜楔组件4预留安装空间,方便二者交错设置,冲孔刀31设在桥接梁32靠近凸模2的一端,桥接梁32远离凸模2一端与下模1之间设有第一耐磨板5,提升耐磨性,进而提升整个模具的稳定性,第一耐磨板5从上到下向靠近凸模2的一侧斜向下设置,保证上模下移动的过程中,冲孔刀31向靠近凸模2的一侧运动,完成冲孔动作,桥接梁32靠近第一耐磨板5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导向块33,第一导向块33与第一耐磨板5之间设有压板6,压板6的一端靠接在第一导向块33上,另一端卡接在第一耐磨板5上,保证桥接梁32相对下模1之间的运动精度。

优选地,桥接梁32长度方向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安全螺钉35,避免桥接桥从上模上脱落,提升安全系数,而且在冲孔完成后,可带动桥接梁32复位,方便后续打孔动作的反复进行。

优选地,桥接梁32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二耐磨板34,第二耐磨板34设在桥接梁32与上模之间,第二耐磨板34的设置提升了桥接梁32与上模之间的耐磨性,提升模具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桥接梁32长度方向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条36,第一导向条36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条37,第一导向条36上设有V型槽361,第二导向槽上设有V型凸起371,V型凸起371设在V型槽361内且二者滑动连接,保证桥接梁32相对上模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冲孔刀31的运动精度,精确的完成制件上安装孔的制作,提升制件的合格率;更优选地,侧修边斜楔组件4与下模1之间设有第三导向条42和第四导向条43,第三导向条42设在侧修边斜楔组件4上,第四导向条43设在下模1上,第三导向条42与第四导向条43的配合关系与第一导向条36和第二导向条37的配合关系相同,保证侧修边斜楔组件4相对下模1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修边镶块41的运动精度,保证制件修边的精度,提升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侧修边斜楔组件4与下模1之间设有第三耐磨板7,第三耐磨板7从上到下向靠近凸模2的一端倾斜设置,提升侧修边斜楔组件4和下模1的耐磨性,提升整个模具结构使用的稳定性,缩短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如图3所示,分析修边和冲孔在侧修边工序同时实行的可行性,侧修边工序顶部为40度的侧修边,而安装孔的角度为60度,与侧修边方向相差20度,一个斜楔组件实现不了同时修边和冲孔动作,因此同时设置侧冲孔斜楔组件3和侧修边斜楔组件4。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制件到凸模2上,上模向下运动,带动侧冲孔斜楔组件3和侧修边斜楔组件4向下运动,冲孔刀31与修边镶块41同时向下动作,用时完成侧冲孔和修边的工艺,由于侧修边斜楔组件4设在侧冲孔斜楔组件3的下方,二者交错设置,充分利用空间,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完成了特殊安装孔的打孔需求,而且在侧冲孔斜楔组件3和侧修边斜楔组件4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耐磨板5、第二耐磨板34、第三耐磨板7以及第一导向块33、第一导向条36、第二导向条37、第三导向条42和第四导向条43的设置保证了运动的精度,提升了制件加工的合格率,整个模具没有增加工艺,也没有增加大型模具,充分利用现有的模具空间,增加了侧冲孔斜楔组件3,与侧修边斜楔组件4巧妙配合设置,将侧冲孔增加到第二工序完成,降低了模具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