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2286发布日期:2020-04-07 15:2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法兰盘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工序:下料,退火,镦粗、挤压成形、热处理。现有技术在对坯料进行镦粗后,实用成形模具一次完成产品的成形,其存在如下显著的技术缺陷:1、材料未充分流动、产品流线不连续,从而导致产品的抗疲劳强度偏低,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纹;2、成形模具耗损严重,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增加预锻工序,平衡终锻工序的变形程度,保证锻件形成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零件材料为6061铝合金,模具材料为h13钢;

(2)预锻:采用反挤压的方式将坯料挤成杯状预锻件;

(3)终锻:再将杯状预锻件锻成碗状终锻件;

(4)然后将该碗状终锻件作为旋压坯料与加热坯料,旋压呈旋压件,最后将旋压件机加工、涂装成成品。

进一步,所述预锻、终锻时胚料温度为400℃、450℃、500℃,模具温度为250℃、350℃、350℃。

进一步,所述预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0.1、0.25、0.5mm/s,所述终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1、3、5mm/s。

进一步,形成过程中,模具及坯料间的摩擦不可避免,合理使用润滑剂,选择摩擦因数为0.1、0.2、0.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增加预锻工序,平衡终锻工序的变形程度,预锻成形可以有效降低金属回流和防止起皱,保证锻件形成质量,增加预锻工序可以减少一次性变形程度,有利于降低成形载荷,使金属填充饱满,并且可以减少模具零件的损伤,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零件材料为6061铝合金,模具材料为h13钢;

(2)预锻:采用反挤压的方式将坯料挤成杯状预锻件;

(3)终锻:再将杯状预锻件锻成碗状终锻件;

(4)然后将该碗状终锻件作为旋压坯料与加热坯料,旋压呈旋压件,最后将旋压件机加工、涂装成成品。

所述预锻、终锻时胚料温度为400℃、450℃、500℃,模具温度为250℃、350℃、350℃。

所述预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0.1、0.25、0.5mm/s,所述终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1、3、5mm/s。

形成过程中,模具及坯料间的摩擦不可避免,合理使用润滑剂,选择摩擦因数为0.1、0.2、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零件材料为6061铝合金,模具材料为h13钢;

(2)预锻:采用反挤压的方式将坯料挤成杯状预锻件;

(3)终锻:再将杯状预锻件锻成碗状终锻件;

(4)然后将该碗状终锻件作为旋压坯料与加热坯料,旋压呈旋压件,最后将旋压件机加工、涂装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终锻时胚料温度为400℃、450℃、500℃,模具温度为250℃、350℃、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0.1、0.25、0.5mm/s,所述终锻成形时上模下压速度为:1、3、5m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形成过程中,模具及坯料间的摩擦不可避免,合理使用润滑剂,选择摩擦因数为0.1、0.2、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单元法兰盘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零件材料为6061铝合金,模具材料为H13钢;(2)预锻:采用反挤压的方式将坯料挤成杯状预锻件;(3)终锻:再将杯状预锻件锻成碗状终锻件;(4)然后将该碗状终锻件作为旋压坯料与加热坯料,旋压呈旋压件,最后将旋压件机加工、涂装成成品。增加预锻工序,平衡终锻工序的变形程度,保证锻件形成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市润丰法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