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908发布日期:2020-05-20 01: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作用杆下支架是一种类似马鞍状结构的零件,其在加工中需要对鞍脊的两个侧面a位置、顶面b位置和两个相对的内侧面c,都需要用铣床对其进行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是需要3位工人在分别在三台不同的铣床上加工出abc三个面,另外需要1个工人在摇臂钻上依靠钻模板钻孔,一共需要4位工人,4道工序,4次装夹才能够完成加工,并且期间需要不断转运工件,其过程繁琐,用时很长,加工精度一般。因此如何设计一套装置来提供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反作用杆的加工效率,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部的中部传动系统,中部传动系统两侧布置一对y轴铣削头、一个z轴铣削头、三面刃铣机和多孔钻专机;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y轴铣削头、z轴铣削头、三面刃铣机和多孔钻专机都安装在一个数控滑台上;所述的数控滑台包括滑动基座,滑动基座两端分别安装连接轴承座和端部轴承座,丝杠一端安装在端部轴承座上,丝杠的另一端穿过连接轴承座的安装孔,丝杠穿过轴承安装座的端部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滑动座板通过导轨滑块与丝杠安装,导滑块具有螺纹孔,导滑块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上;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是在一个数控滑台的滑动座板上安装一个定位夹具;所述的定位夹具包括定位装置底板,定位块固定安装在定位装置底板顶面的中部,两个夹持立板安装在定位块两侧的定位装置底板上,每个夹持立板上安装一个螺栓。

本技术:
中的x轴是中部传动系统,y轴为垂直于x轴的方向坐标系,z轴为垂直地面的坐标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z轴铣削头在立柱上垂直安装一数控滑台,并在数控滑台的滑动座板一个铣削机。

进一步,所述的三面刃铣机包括一个垂直安装的立柱上的数控滑台,数控滑台的滑动座板上安装一个减速箱,刃铣刀电机安装在减速箱上,且在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连接三面刃铣刀刀轴,三面刃铣刀刀轴的端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刀轴固定板上,两个三面刃铣刀固定在三面刃铣刀刀轴上。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钻专机是一台双钻头钻孔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加工设备上,1位工人只需要1次装夹,剩下的任务由设备自动完成,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1位工人能够操作多台同样的设备,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效率是以前的多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多孔钻专机、中部传动系统及y轴铣削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面刃铣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z轴铣削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数控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反作用杆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顶面b和内侧面c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侧面a位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底座,2-中部传动系统,3-定位夹具,3.1-定位装置底板,3.2-夹持立板,3.3-螺栓,3.4-定位块,4-y轴铣削头,5-z轴铣削头,6-三面刃铣机,6.1-减速箱,6.2-刃铣刀电机,6.3-刀轴固定板,6.4-三面刃铣刀刀轴,7-多孔钻专机,9-数控滑台,9.1-滑动基座,9.2-电机,9.3-丝杠,9.4-滑动座板,9.5-导滑块,9.6-轴承座,9.7-端部轴承座,9.8-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参见图1-6),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中部的中部传动系统2,中部传动系统2两侧布置一对y轴铣削头4、一个z轴铣削头5、三面刃铣机6和多孔钻专机7;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2、y轴铣削头4、z轴铣削头5、三面刃铣机6和多孔钻专机7都安装在一个数控滑台9上;所述的数控滑台9包括滑动基座9.1,滑动基座9.1两端分别安装连接轴承座9.6和端部轴承座9.9,丝杠9.3一端安装在端部轴承座9.7上,丝杠9.3的另一端穿过连接轴承座9.6的安装孔,丝杠9.3穿过轴承安装座9.6的端部与电机9.2通过联轴器9.8连接,滑动座板9.4通过导轨滑块9.5与丝杠9.3安装,导滑块9.5具有螺纹孔,导滑块9.5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9.3上;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2是在一个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上安装一个定位夹具3;所述的定位夹具3包括定位装置底板3.1,定位块3.4固定安装在定位装置底板3.1顶面的中部,两个夹持立板3.2安装在定位块3.4两侧的定位装置底板3.1上,每个夹持立板3.2上安装一个螺栓3.3。

所述的z轴铣削头5在立柱上垂直安装一数控滑台9,并在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一个铣削机。

所述的三面刃铣机6包括一个垂直安装的立柱上的数控滑台9,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上安装一个减速箱6.1,刃铣刀电机6.2安装在减速箱6.1上,且在减速箱6.1的输出轴上连接三面刃铣刀刀轴6.4,三面刃铣刀刀轴6.4的端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刀轴固定板6.3上,两个三面刃铣刀固定在三面刃铣刀刀轴6.4上。

所述的多孔钻专机7是一台双钻头钻孔机。

本设备由多台专机(参见附图1-9,通过本申请的安装方式安装的铣床)、1个夹具组成,专机和夹具分别坐落在数控滑台上,控制系统为7轴数控系统。x轴的滑板上装有夹具(中部传动系统),负责装夹工件并且在不同工位之间运转,夹具采用内涨结构,方便定中。y1/y2轴的滑板上装有铣削头(y轴铣削头),负责铣工件的a面。y3轴上装有多孔钻专机,负责钻工件的孔。z1轴上下动作,滑板上装有铣削头,负责铣工件b面。z2轴上下动作,滑板上装有三面刃铣机,负责铣c面。

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工人装夹完成后按启动按钮,x轴快进一段距离同时y1y2快进到位,铣头旋转,x轴工进,加工a面。a面加工完成后x轴快进到接近下个工位,同时z1向下快进到位,铣削头旋转,x轴工进,铣b面。加工完成后,x轴继续快进到下个工位停止,z2轴向下运动,三面刃铣刀旋转,开始铣c面,在这同时,y3轴向前运动,多孔钻工作,钻孔。铣面钻孔完成后,专机归位,x轴回到初始位置,工人卸工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中部的中部传动系统(2),中部传动系统(2)两侧布置一对y轴铣削头(4)、一个z轴铣削头(5)、三面刃铣机(6)和多孔钻专机(7);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2)、y轴铣削头(4)、z轴铣削头(5)、三面刃铣机(6)和多孔钻专机(7)都安装在一个数控滑台(9)上;所述的数控滑台(9)包括滑动基座(9.1),滑动基座(9.1)两端分别安装连接轴承座(9.6)和端部轴承座(9.9),丝杠(9.3)一端安装在端部轴承座(9.7)上,丝杠(9.3)的另一端穿过连接轴承座(9.6)的安装孔,丝杠(9.3)穿过轴承安装座(9.6)的端部与电机(9.2)通过联轴器(9.8)连接,滑动座板(9.4)通过导轨滑块(9.5)与丝杠(9.3)安装,导滑块(9.5)具有螺纹孔,导滑块(9.5)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9.3)上;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2)是在一个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上安装一个定位夹具(3);所述的定位夹具(3)包括定位装置底板(3.1),定位块(3.4)固定安装在定位装置底板(3.1)顶面的中部,两个夹持立板(3.2)安装在定位块(3.4)两侧的定位装置底板(3.1)上,每个夹持立板(3.2)上安装一个螺栓(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铣削头(5)在立柱上垂直安装一数控滑台(9),并在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一个铣削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面刃铣机(6)包括一个垂直安装的立柱上的数控滑台(9),数控滑台(9)的滑动座板(9.4)上安装一个减速箱(6.1),刃铣刀电机(6.2)安装在减速箱(6.1)上,且在减速箱(6.1)的输出轴上连接三面刃铣刀刀轴(6.4),三面刃铣刀刀轴(6.4)的端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刀轴固定板(6.3)上,两个三面刃铣刀固定在三面刃铣刀刀轴(6.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钻专机(7)是一台双钻头钻孔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其特殊之处,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部的中部传动系统,中部传动系统两侧布置一对Y轴铣削头、一个Z轴铣削头、三面刃铣机和多孔钻专机;所述的中部传动系统、Y轴铣削头、Z轴铣削头、三面刃铣机和多孔钻专机都安装在一个数控滑台;所述的数控滑台包括滑动基座,滑动基座两端分别安装连接轴承座和端部轴承座,丝杠一端安装在端部轴承座上,丝杠的另一端穿过连接轴承座的安装孔,丝杠穿过轴承安装座的端部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滑动座板通过导轨滑块与丝杠安装,导滑块具有螺纹孔,导滑块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上。本申请的用于加工反作用杆支架的加工设备提供工作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洲;陶传波;张德平;梁景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蓬莱万寿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