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443发布日期:2020-08-11 21:2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机床加工属于常规性的加工方式,而目前的机床加工上料通常通过人工完成,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机床的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所述机床包括机座和加工台,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加工头,所述加工台上具有加工区域,所述加工区域位于加工头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工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的下端面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距离h大于一件工件的厚度且小于两件工件的厚度和;所述加工台上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驱动源,所述水平驱动源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对准所述送料筒的下端处,且能够将送料筒下端处的工件移动至所述加工区域。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上料装置使用时,可提前将工件叠放于送料筒内,加工时,水平驱动源带动推杆移动,使送料筒下端处的单件工件被推至加工区域进行加工;推杆回缩复位,此时送料筒下端处的下一工件落至加工台面上,供下次送料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
可提前将工件备于送料筒中,通过推杆实现自动送料,上料效率高。

在上述的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支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垂直固定于加工台上,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杆相连接,所述送料筒的上端与横杆可拆卸连接。送料筒的上端与横杆可拆卸连接,上料时,可提前将工件放置于送料筒内,然后直接将含工件的送料筒固定于横杆上即可,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横杆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送料筒上端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送料筒与横杆螺纹连接,在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送料筒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h,使距离h保持大于单件工件的厚度小于两件工件的厚度和;而横杆上的螺纹通孔,可实现与送料筒螺纹连接的同时,又能实现加工的同时单件上料。

在上述的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中,所述送料筒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送料筒的侧壁,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挡板。设计有挡板后,上料时,可将挡板推至滑槽内,然后将工件叠放于送料筒内,接着将送料筒的上端与横杆相连接,然后将挡板抽出,送料筒内最下方的工件可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加工台上,供送料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水平驱动源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工台上的气缸,所述推杆固定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在上述的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机座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加工头通过滑座滑动设置于该滑轨上,所述滑轨上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滑座且与该滑座螺旋配合,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电机旋转,通过传动带带动丝杆旋转,从而带动滑座与加工头沿滑轨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可提前将工件备于送料筒中,通过推杆实现自动送料,上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座;2、加工台;3、加工区域;4、支架;5、送料筒;6、水平驱动源;7、推杆;8、立柱;9、横杆;10、螺纹通孔;11、滑槽;12、挡板;13、滑轨;14、滑座;15、丝杆;16、电机;17、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机床包括机座1和加工台2,机座1上设置有加工头,加工台2上具有加工区域3,加工区域3位于加工头的正下方。具体来讲,机座1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3,加工头通过滑座14滑动设置于该滑轨13上,滑轨13上转动设置有丝杆15,丝杆15穿过滑座14且与该滑座14螺旋配合,机座1上还设置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17与丝杆15的一端相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本本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加工台2上的支架4,支架4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送料筒5,送料筒5的下端面与加工台2之间的距离为h,距离h大于一件工件的厚度且小于两件工件的厚度和;加工台2上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驱动源6,水平驱动源6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7,推杆7对准送料筒5的下端处,且能够将送料筒5下端处的工件移动至加工区域3。

具体来讲,支架4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立柱8,立柱8的下端垂直固定于加工台2上,立柱8的上端通过横杆9相连接,送料筒5的上端与横杆9可拆卸连接。横杆9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10,送料筒5上端的外壁开设有与螺纹通孔10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送料筒5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贯穿送料筒5的侧壁,滑槽11内滑动设置有挡板12。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水平驱动源6包括固定于加工台2上的气缸,推杆7固定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上料装置使用时,可提前将工件叠放于送料筒5内,加工时,水平驱动源6带动推杆7移动,使送料筒5下端处的单件工件被推至加工区域3进行加工;推杆7回缩复位,此时送料筒5下端处的下一工件落至加工台2面上,供下次送料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所述机床包括机座(1)和加工台(2),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加工头,所述加工台(2)上具有加工区域(3),所述加工区域(3)位于加工头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工台(2)上的支架(4),所述支架(4)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送料筒(5),所述送料筒(5)的下端面与加工台(2)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距离h大于一件工件的厚度且小于两件工件的厚度和;所述加工台(2)上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驱动源(6),所述水平驱动源(6)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7),所述推杆(7)对准所述送料筒(5)的下端处,且能够将送料筒(5)下端处的工件移动至所述加工区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立柱(8),所述立柱(8)的下端垂直固定于加工台(2)上,所述立柱(8)的上端通过横杆(9)相连接,所述送料筒(5)的上端与横杆(9)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通孔(10),所述送料筒(5)上端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10)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5)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贯穿送料筒(5)的侧壁,所述滑槽(11)内滑动设置有挡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源(6)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工台(2)上的气缸,所述推杆(7)固定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3),所述加工头通过滑座(14)滑动设置于该滑轨(13)上,所述滑轨(13)上转动设置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穿过滑座(14)且与该滑座(14)螺旋配合,所述机座(1)上还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17)与丝杆(15)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床的上料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机床的上料效率低等问题。本机床包括机座和加工台,机座上设置有加工头,加工台上具有加工区域,加工区域位于加工头的正下方,本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加工台上的支架,支架沿机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送料筒,送料筒的下端面与加工台之间的距离为h,距离h大于一件工件的厚度且小于两件工件的厚度和;加工台上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驱动源,水平驱动源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推杆对准送料筒的下端处,且能够将送料筒下端处的工件移动至加工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提前将工件备于送料筒中,通过推杆实现自动送料,上料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刘芷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