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调整侧支承滚轮与支承辊之间的空隙的步骤的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66499发布日期:2020-11-25 17:5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具有用于调整侧支承滚轮与支承辊之间的空隙的步骤的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轧制条带的轧机的轧制方法,并且涉及如此的轧机。

本发明的领域是金属条带的冷轧,并且更具体地是具有侧向支承六辊式保持架(sextocage)的轧机,特别是通过术语“z形高(zhigh)”已知的轧机。



背景技术:

这些轧机应用于生产线(例如,退火线和酸洗线)或作为可逆轧机用于金属条带的离线应用。

四辊式保持架轧机包括固持保持架,其中提供了具有平行轴线的四个辊,即分别为限定待轧制的条带穿过的空隙的上下两个工作辊,以及分别承载在与通道空隙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的工作辊上的上下两个支承滚轮,以传输轧制力。

与四辊式轧机(quarto)相比,六辊式轧机包括两个另外的辊,即位于金属条带的任一侧上的分别插置在每个工作辊与对应轴承滚轮之间的两个中间辊:每个轴承滚轮的夹紧力仅通过中间辊传输到工作辊,所述工作辊的母线与轴承滚轮的母线接触,并且直径相对的母线与工作辊的母线接触。

在此类轧机中,每个轴承滚轮和每个中间辊在其端部处通过轴承(例如,轧制轴承或静压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楔垫上。这些楔垫是支承件,其可以沿着保持架的两个立柱并在其之间在平行于夹紧平面的竖直方向上移动。

通常,平衡千斤顶允许中间辊的楔垫移动。这些平衡千斤顶可以改变楔垫及其辊的相对位置,使得除其它事项外,可以打开保持架以促进待轧制的产品的接合,或者移动这些元件以促进辊的移除。这些平衡千斤顶还可以使中间辊弯曲。

与四辊式保持架相比,六辊式保持架轧机的一个优点是能够使用直径较小的工作辊,这使得对于相同的轧制力,能够获得待轧制的产品的厚度的更大减小。

此外,出于仅在待轧制的条带的宽度上而不是在工作辊的整个长度上施加轧制力的目的,六辊式轧机提供了使两个中间辊轴向偏移的可能性。

在被称为“侧向支承”的六辊式轧机中,工作辊通常不安装在楔垫上,而另一方面以浮动形式提供。然后,有必要通过轴向止动件来保持其轴向位置,但也有必要通过侧向支承构件,如安置在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侧向支承轮或滚轮来保持其侧向位置。

例如从文件ep0121811中,具体地从图2的实施例中已知此类六辊式轧机,所述六辊式轧机包括两个工作辊、两个支承滚轮和两个中间辊,所述两个中间辊分别插置在工作辊之一与对应轴承滚轮之间。在此文件中,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承滚轮全部安装在楔垫上。

每个工作辊由两对滚轮侧向支承在工作辊的任一侧上。在每个工作辊的两个端部处(不与待轧制的条带接触的辊的端部处)设置同一对中的滚轮。滚轮安装在叉形件上的枢轴中,所述叉形件能够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相对于保持架的立柱而平移。

在此文件的图6中,提供了喷嘴,所述喷嘴安装在滚轮的支承部分上,能够相对于保持架的立柱而移动。出于此目的,使用软管为喷嘴供应冷却和/或润滑产品,软管使得可以考虑可移动的支承部分与保持架的立柱之间的移动。这些喷嘴允许在滚轮支承区域处对滚轮和工作辊进行润滑和冷却。

从文件us4,531,394中还已知侧向支承六辊式型轧机的另一种设计。这种轧机仍然包括两个工作辊、两个支承滚轮和两个中间辊,所述两个中间辊分别插置在工作辊之一与对应轴承滚轮之间。在此文件中,支承滚轮和中间辊在其端部处安装在楔垫上,而工作辊以浮动形式提供。每个工作辊由侧支承滚轮侧向支承在工作辊的每一侧上,所述侧支承滚轮本身承载在安置在辊的长度上的两排滚轮上。

在轧机的这种设计中,对于每个工作辊,两个对应侧支承滚轮被固定到所述中间辊的两个楔垫。每个侧支承滚轮以及其支承滚轮安装于在中间辊的两个楔垫之间延伸的支承臂上,每个支承臂安装成可绕轴枢转,其端部固定到楔垫。

由中间辊、中间辊楔垫、支承臂(右侧和左侧)、滚轮和侧支承滚轮(右侧和左侧)组成的组合件形成自支承组合件(通常被称为“盒”或“插入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可以在维护期间通过在保持架的打开位置中在辊的方向上滑动组合件而引入到保持架中或从保持架中移除。

四个力分布梁分别在保持架的两个立柱之间面对每个支承臂刚性地延伸。每个力分布梁支承所谓的预载荷梁,所述预载荷梁能够相对于对应力分布梁而平移,所述对应力分布梁可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朝着保持架的内部移动。预载荷千斤顶可以迫使可移动梁与枢转支承臂接触,以便将侧支承滚轮预加载在工作辊上。

在此类轧机中,工作辊和中间辊的冷却和润滑是通过喷嘴实现的,所述喷嘴在文件us4,531,394的图2中分别标记为73和72,物理上与工作辊相距一定距离,位于“插入件”或“盒”外部。在图2中,这些喷嘴固定到力分布梁或可移动的预载荷梁。为了使射流可以到达中间辊,标记为72的喷嘴是穿过支承臂的相对孔。实际上并且就发明人所知,通过孔喷射支承臂的这种解决方案似乎并没有应用于工业上使用的轧机中。

根据发明人的观察,标记为73的喷射喷嘴不能正确地冷却工作辊,因为所述喷射喷嘴距工作辊太远,其射流过快地干扰侧支承臂以及侧支承轮和滚轮,并且因此不能遵循条带的行进。此外,根据发明人的观察,标记为72的喷嘴不能正确地润滑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接触,因为所述喷嘴距其太远。在使用中,此类具有插入件的轧机由于其差的冷却而使工作辊的使用寿命有限。

从文件us6,041,636中还已知具有“插入件”或“盒”的侧向支承六辊式轧机的另一种设计。如在先前文件中的,由中间辊、中间辊楔垫、支承臂(右侧和左侧)以及侧向滚轮和支承滚轮(右侧和左侧)组成的组合件形成自支承组合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可以在维护期间通过在辊的方向上滑动组合件而引入到保持架中或从保持架中移除。

在此文件us6,041,636中,中间辊的楔垫安装在maes块上。maes块的千斤顶使得可以在操作中在此文件的图5所展示的工作位置中使中间辊更靠近在一起,或将中间辊分离到如图4所展示的位置,从而允许通过滑动移除插入件。这些千斤顶还可以在操作中使中间辊弯曲。

在此文件中,已知从润滑剂源向支承插入件的臂的滚轮的轴承供应润滑剂。连接/断开连接装置使得在辊的工作位置中可以将润滑剂源连接到楔垫中设置的润滑孔,并且当中间辊及其楔垫被maes块竖直移开时,可以自动与孔断开连接。此自动连接/断开连接是有利的。在维护期间,尤其是当必须将插入件移除或引入到保持架中时,无需执行另外的操作来连接/断开连接润滑剂源。出于此目的,每个连接装置包括标记为57的被称为“柱塞”的元件,所述元件是中空的,旨在传导润滑剂,并且可以在中间辊的如图9所展示的工作位置中通过密封件以相对不透流体的方式接合楔垫的孔。此元件可通过标记为58的弹簧竖直地平移(朝着其密封位置约束)。在连接位置中,润滑剂从润滑剂源流过可移动元件直到插入件的孔。接下来,润滑剂通过标记为17的轴的中空从楔垫的孔流动直到轴承,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上。

当中间辊被maes块移开直到其缩回位置时,可移动元件的行进受到限制,小于maes块的移动行进,因此如文件us6,041,636的图8所展示的,保证了可移动元件与楔垫之间的空隙。然后,在楔垫与可移动元件之间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可以移除插入件。

这种连接/断开连接装置允许润滑支承臂的轴承。然而,本文件不解决工作辊的冷却问题。就发明人所知并根据此设计,中间辊和工作辊的冷却以及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的润滑仍通过在物理上距辊一定距离处设置喷嘴来实现。

然而,从文件ep1721685已知改善工作辊的冷却的侧向六辊式型轧机。此文件提出用“盒”来改善现有技术的轧机,为此,将没有空间将冷却喷嘴放置成尽可能靠近辊。图2展示了现有技术文件ep1721685的改善目标。

现在,轧机是单向(不可逆)轧机,所述轧机在条带的行进方向上游包括如先前所描述的由支承臂支承的侧支承滚轮。在下游,支承臂没有轴承滚轮或滚轮。此轴承滚轮被称为“支承垫”的垫代替,所述支承垫可以由青铜或自润滑石墨材料制成,旨在在工作辊的表面上滑动,而不会在其上施加任何实质性的力。

带有垫的此支承臂在下游侧上并入用于冷却液体的多个喷嘴,这些喷嘴使得可以直接冷却工作辊。在下游,通过对应支承臂的中空轴将润滑液供应到喷嘴。在上游,支承臂的中空轴用于将润滑剂输送到支承侧支承滚轮的滚轮轴承。因此,此文件教导如何改善工作辊的冷却。然而,这种改善通过消除侧支承滚轮并用垫代替所述侧支承滚轮来使工作辊在其侧之一上的支承受到损害,因此轧机不再是可逆轧机。

从文件ep2391459中还已知用于冷却轧机的方法和装置。此文件更具体地涉及工作辊的冷却,每个工作辊由一对辊侧向支承,并且包括至少一对用于传输轧制力的支承滚轮。此文件具体地是对先前所描述的文件ep1721685的改进,所述先前描述的文件是一种仍被禁止用于可逆轧机的解决方案。

根据此文件,在所述平面的垂直于条带的行进方向的任一侧上提供工作辊的至少一部分的直接喷射。根据此文件,喷嘴定位于侧支承滚轮的支承件上,以便在两侧上在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侧向上直接冷却工作辊。

然而,此文件ep2391459中描述的文件不是文件us4.531.394、us6,041,636、ep1.721.685所教导的“盒”技术,对此由中间辊、中间辊的楔垫、支承臂(右侧和左侧)以及侧向滚轮和支承滚轮(右侧和左侧)组成的组合件形成自支承组合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被称为“插入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可以在维护期间通过在辊的方向上滑动组合件而引入到保持架中或从保持架中移除。

改善盒型轧机中工作辊的冷却的真正困难不是将冷却喷嘴放置在盒中,而是知道如何向其供应润滑/冷却液,并且无需增加在将盒移除或插入轧机保持架的操作期间的维护时间。例如,不可能在盒与轧机的保持架之间使用软管来供应喷嘴,因为将需要在移除或引入盒的操作期间移除并更换喷嘴,这将大大延长这些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

如先前所描述的,文件us6,041,636公开了自动连接装置,所述自动连接装置使得在辊的工作位置中可以将润滑剂源连接到楔垫中设置的润滑孔,并且当中间辊被maes块竖直移开时,可以自动与孔断开连接。然而,此装置仅可以用于仅向支承臂的侧支承滚轮的滚轮的轴承供应润滑剂,或仅用于向支承臂的喷嘴供应流体。这就是在文件ep1721685中喷嘴的支承臂没有侧支承滚轮的原因,所述侧支承滚轮由不需要待润滑的轴承的垫代替。此外,此现有技术的连接装置连接到楔垫,这使得必须通过中空轴在复杂的路径上输送流体并直到支承臂的底端。流体通过中空轴从楔垫到支承臂的这种复杂路径会引起显著的压降,从而限制流动。

总而言之并且根据前述现有技术,在前述具有盒的侧向支承六辊式型的可逆式轧机中,工作辊和中间辊的冷却是通过放置在盒外的喷嘴进行的,这些喷嘴物理上距工作辊和中间辊一定距离,并且其射流不能直接到达工作辊。在工业上使用的这种类型的轧机中,通常将喷射歧管放置在夹紧平面的每侧上,所述夹紧平面安装在保持架的力分布梁上,并且其射流引导到轴承滚轮与中间辊之间的接触处。根据此布置,因此,间接地通过以下事实获得工作辊的润滑:中间辊已被润湿,并且当中间辊旋转半圈时,此辊将此润滑传输到工作辊。根据发明人的观察,此润滑是不足的,特别是对于放置于条带下方的辊而言。

此外,并且当轧机的速度变高时,中间辊圆周处的离心力往往使辊干燥,使得几乎没有冷却流体到达工作辊。

然而,从本发明申请人的文件wo2015/011373已知一种具有盒技术的支承六辊式型轧机,其在冷却工作辊方面带来了明显的进展,并且与前述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特别是具有盒的轧机保持架。

它是侧向支承六辊式轧机,其包含:

-固持保持架,所述固持保持架包括两对立柱,所述两对立柱在保持架的两端处彼此分开,同一对中的至少两个立柱限定存取窗口,

-两个工作辊、两个支承滚轮和两个中间辊,所述两个工作辊能够夹持待轧制的条带,所述支承滚轮和所述中间辊可旋转地在其端部处安装在楔垫上,

-侧支承滚轮,所述侧支承滚轮能够侧向支承工作辊,每个侧支承滚轮由支承臂承载,所述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在轴上,

-力分布梁以及用于在每个支承臂上施加预载荷力的装置,所述力分布梁在每对的对应立柱之间延伸,所述装置旨在与支承臂之一在轴承表面处接合并且包括固定到力分布梁之一的至少一个预载荷千斤顶,

-一个或多个喷射喷嘴,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射喷嘴用于润滑/冷却流体。

侧支承滚轮的每个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支承臂由固定到中间辊之一的楔垫、每个中间辊、中间辊的楔垫、侧支承滚轮和形成自支承组合件的对应支承臂的轴组成,所述自支承组合件被称为插入件(或“盒”),所述自支承组合件可以在维护期间通过在保持架的打开位置滑动通过存取窗口被移除或引入。

如现有技术(参见us6,041,636)中,轴的中空可以任选地用来引导旨在润滑侧向支承侧支承滚轮的滚轮轴承(图1中的标记为52)的流体。根据文件wo2015/011373,喷嘴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支承臂之一上,特别是用于润滑/冷却工作辊和/或中间辊。

有利地,向所述至少一个喷嘴供应流体的电路包括标记为13的连接/断开连接装置,所述连接/断开连接装置具有:

-支承臂的管道,所述管道旨在引导流体,所述管道具有在支承臂6的轴承表面10上出现的供应开口,所述供应开口旨在接合用于施加预载荷力的装置,

-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可相对于力分布梁移动,所述中空部分可在用于施加预载荷力的装置9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力分布梁8移动。

根据文件wo2015/011373,此中空部分被配置成在第一连接位置中与轴承表面上的供应开口进行密封连接,或者相反地在距轴承表面一定距离处缩回到第二断开连接位置中。

在第一连接位置中,如文件wo2015/011373的图2中所展示的,通过所述连接/断开连接装置,冷却流体可以从所述源引导直到所述至少一个标记为12(展示出)的喷嘴或直到所述至少一个标记为12'(未展示出)的喷嘴。

在第二断开连接位置中,在缩回位置中撤回用于施加预载荷力的装置,所述中空部分距支承臂一定距离。

此位置使得特别是当轧机的设计为具有插入件(或具有盒)的类型时,能够撤回或引入插入件,而无需任何另外的维护时间来与流体源连接/断开连接。

此连接/断开连接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所述装置直接连接到支承臂,而不是如从文件us6,041,636中已知的现有技术中所教导的那样,连接到中间辊的楔垫。为了到达喷嘴或在具有插入件类型的轧机wo2015/011373中,流体不需要穿过中空轴,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中空轴上。然后,它可以基本上限制压降,并且因此获得比在现有技术中所获得的流体流更优越的流体流,并且因此可以通过将冷却喷嘴放置成尽可能靠近侧支承滚轮来基本上改善工作辊的冷却。

从文件wo2011/107165中还已知具有工作辊和中间辊的侧向支承六辊式型的轧机保持架。根据侧支承滚轮以及更具体地每个工作辊的图5中的实例,轧机保持架包括位于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的第一侧支承滚轮和第二侧支承滚轮。每个侧支承滚轮由两排支承滚轮固持,支承滚轮和侧支承滚轮由臂承载,所述臂安装成绕在图5中标记为72的导向构件枢转。

值得注意的是,并且在此文件wo2011/107165中,支承滚轮及其支承臂被安装成在maes块上枢转,能够支承中间辊的楔垫,maes块能够相对于保持架的立柱竖直移动。在维护期间,通过相对于maes块滑动其楔垫,可以轴向抽出中间辊,并且然后使侧支承滚轮保持固定在保持架中,仍通过支承臂连接到maes块。

至少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当通过工作辊的直接喷射并且如文件ep291459a1所教导的,每个工作辊由安置在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一对侧支承滚轮中的两个辊侧向固持时,冷却工作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然而,本发明涉及在以下情况下解决此问题:通过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固持每个侧支承滚轮的两排支承滚轮,无论此支承臂是否如文件wo2015/011373所教导的铰接在中间辊的楔垫上的枢转轴线上或maes块上,所述maes块能够如文件wo2011/107165所教导的支承安装在maes块上的中间辊的楔垫。

图1到4展示了例如根据文件wo2015/011373或us6,041,636所教导的具有盒类型的侧向支承六辊式轧机的标准配置,

其中将轧制力传输到工作辊wr的支承辊是中间辊ir。此工作辊由安置在保持架的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一对侧支承滚轮ssr的两个辊侧向固持。

每个侧支承滚轮ssr本身由属于轴承支承件的两排支承滚轮g固持,所述两排支承滚轮固定到臂bs的端部中的一个,另一端部围绕轴铰接,所述轴在其端部处固定到中间辊的两个楔垫。

图1描绘了当中间辊和工作辊为新的时的这种配置,即所述中间辊和工作辊具有最大直径,根据此实例,中间辊的最大直径为例如355mm并且工作辊的最大直径为140mm。图4描绘了当中间辊和工作辊为磨损的并待改变时的这种配置,即所述中间辊和工作辊具有最小直径,中间辊的最小直径为例如330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

在设计时,支承臂与中间辊的两个楔垫之间的铰接轴线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当工作辊wr的直径和中间辊ir的直径处于最大时,侧支承滚轮ssr与中间辊ir之间没有任何机械干扰(参见图1),并且因此当工作辊wr的直径和中间辊ir的直径处于最小时,侧支承滚轮与轧制金属条带之间没有干扰(参见图4)。

从图1(或从图4)中还将注意到,可以在轧机保持架的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通过直接喷射来冷却工作辊:

-由安装在轴承支承件上的第一喷嘴系统产生的第一射流j1在到达工作辊之前穿过由侧支承滚轮ssr与中间辊ir之间的空隙所限定的通道开口,靠近中间辊与工作辊wr之间的接触,

-由安装在轴承支承件上的第二喷嘴系统产生的第二射流j2在直接到达工作辊或甚至轧制位置处的金属条带之前穿过侧支承滚轮ssr与金属条带之间的空隙。

在操作期间,工作辊的表面状态和中间辊的表面状态劣化。周期性地并且如已知的,执行工作辊的刨平,并且不太频繁地刨平中间辊,以恢复其表面状态。这些操作涉及减小经过刨平的辊的直径。

因此,工作辊的直径减小比中间辊的直径减小更快,发明人观察到,用于支承和定位侧支承滚轮的机构(枢轴位置相对于中间辊的旋转轴线固定,并且臂长固定)针对中间辊和工作辊的直径的一些配置具有缺点:因此观察到中间辊与侧支承滚轮(或其轴承支承件)之间发生干扰的风险,或阻塞用于射流喷射和润滑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的通道开口或用于润滑轧制区域的射流的风险。

因此,在描述如下配置的图3中:中间辊的直径最大(355mm)并且工作辊的直径最小(120mm),观察到喷射射流被中断(在右侧),侧支承滚轮(右侧)与中间辊之间的通道开口不再有射流j1穿过,工作辊以及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口的冷却受损。在轴承支承件(在右侧)与中间辊之间还观察到非常小的0.7mm射流,具有机械接触的风险。

同样地,在图4中,对于中间辊的直径最小并且工作辊的直径最大,观察到金属条带与每个轴承支承件(左侧)之间的距离很小,只有7.3mm,这表示显著的接触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适用于轧制条带的轧机的轧制方法来克服前述缺点,当所述轴承支承件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支承辊的铰接轴线上时,无论轴承支承件铰接在如例如文件wo2015/011373所教导的中间辊的楔垫处的枢转轴线上或铰接在能够支承如文件wo2011/107165所教导的中间辊的楔垫的maes块上,所述轧制方法可以避免金属条带与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前述机械干扰或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与中间辊之间的机械干扰。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此类方法,在轧机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并且无论分别引起直径减小(从最大直径到最小直径)的工作辊和中间辊的直径的可能配置如何,所述方法用于避免前述干扰。

至少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此类方法,在轧机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并且无论工作辊和中间辊的直径的可能配置如何,所述方法提供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和/或工作辊与条带之间的轧制区域的最佳冷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像这样的适合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轧机。

在前述描述期间将出现其它目的和优点,所述描述仅通过指示的方式给出,并且不旨在限制所述目的和优点。

因此,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适用于轧制条带的轧机的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具有平行轴线的一对工作辊轧制在所述工作辊之间进行并且在所述一对工作辊之间行进的所述条带,所述工作辊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条带接触的至少一条母线,

-由一对支承辊将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轧制力传输到所述工作辊,位于所述条带的同一侧上的所述工作辊和所述支承辊沿着共同支承母线彼此接触,以便传输所述轧制力,

-使平面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行进方向,至少一条接触母线和所述工作辊的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中,

-由位于所述垂直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一对侧支承滚轮固持所述工作辊中的每一个,所述侧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能够沿着所述工作辊的轴承母线施加力,所述力将所述工作辊的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轧机的轧制保持架并且相对于所述侧支承滚轮固持在给定位置中,

-通过由并排安装的多个滚轮形成的两排支承所述侧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以将所述侧支承滚轮相对于轧机的轧制保持架并且相对于所述两排滚轮固持在给定位置中,

-通过承载所述两排滚轮的轴承支承件支承由所述多个滚轮形成的所述两排中的每一排,所述轴承支承件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铰接轴线上,所述支承辊由轴线支承件承载,所述轴线支承件如所述支承辊的楔垫或旨在使所述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所述轴线支承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固定。

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在所述侧支承滚轮与所述支承辊之间限定的第一空隙的尺寸以及在所述条带与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之间限定的第二空隙的尺寸在轧制期间变化,因为所述支承辊和所述工作辊的直径因所述辊的磨损和刨平而减小。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重新调整步骤,其中通过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轴线的尺寸进行调整来调整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的所述尺寸,所述支承滚轮与所述支承辊限定所述第一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单独采用或组合采用的任选特征:

-所述重新调整步骤由调整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组成,使得所述第一空隙的所述尺寸至少等于下限δmin1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尺寸至少等于下限δmin2,所述下限δmin1和所述下限δmin2例如大于或等于5mm;

-所述支承辊的所述直径介于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间,方法其中定义了公称直径,所述公称直径小于所述最大直径且大于所述最小直径,并且其中:

-只要所述支承辊的所述直径介于所述最大直径与所述公称直径之间,就保持第一轧制配置而无需重新调整步骤,

-当所述支承辊处于所述公称直径时,在减小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执行所述重新调整步骤获得第二轧制配置,

-只要所述支承辊的所述直径介于所述公称直径与所述最小直径之间,就保持通过所述重新调整步骤获得的所述第二配置;

-所述轧机至少具有喷射喷嘴,所述喷射喷嘴通过将至少一个流体射流喷射到所述条带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辊之一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提供冷却,并且其中实施冷却步骤,所述冷却步骤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条带的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任一侧上对所述工作辊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至少一次直接喷射,所述喷嘴被配置成: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与所述支承辊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隙,和/或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和/或所述条带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所述射流穿过所述条带与所述侧支承滚轮之间的所述空隙;

-所述轴承支承件可移除地固定安装在臂上,其中所述臂上的位置可调整,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轴承支承件在所述臂上的所述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所述轧机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支承件与所述臂之间的可移除装置,所述可移除装置包括凹槽/键正定位系统,所述键和所述凹槽分别由所述轴承支承件和所述臂承载,或反之亦然,由所述轴承支承件承载的所述键或所述凹槽在所述臂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平行于背辊轴线的平面偏移,穿过中线到垂直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区段,连接所述两排滚轮的所述两条轴线,并且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翻转所述臂上的所述轴承支承件的步骤执行的;

-所述轴承支承件安装固定在臂上,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调整所述铰接轴线相对于所述支承臂的位置的步骤执行的:例如,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臂之间设置偏心件,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所述偏心件的旋转步骤执行的;

-所述铰接轴线被支承并安装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安装,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步骤执行的:例如,通过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与所述铰接轴线之间添加或移除垫片获得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步骤,或者可替代地通过旋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轴线支承件之间的偏心件获得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步骤;

-所述支承辊在其端部处由楔垫支承,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向轴承辊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相对于旨在使所述支承辊弯曲的所述maes块的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在对所述工作辊和/或所述支承辊进行刨平之后,所述重新调整步骤在轧制被中断时实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条带的包含至少一个保持架的轧机,所述轧机包括:

-一对工作辊,所述一对工作辊具有平行轴线,所述条带在所述一对工作辊之间穿过,所述工作辊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条带接触的至少一条母线,

-平面,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行进方向,至少一条接触母线和所述工作辊的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中,

-一对支承辊,所述一对支承辊具有平行于所述条带的所述平面并位于所述条带的任一侧上的轴线,位于所述条带的同一侧上的所述支承辊和工作辊沿着共同支承母线彼此接触,以便向所述工作辊传输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轧制力,

-两对侧支承滚轮,所述两对侧支承滚轮具有平行轴线,在平行于所述条带的平面中,同一对中的所述辊对称地位于所述工作辊之一的任一侧上,使得所述同一对中的所述侧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能够沿着所述工作辊的轴承母线传输力,所述力在与所述支承辊有关的给定位置中提供固持,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用于通过由并排安装的多个支承滚轮形成的两排支承所述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以将所述侧支承滚轮固持在给定位置中,

-所述两排中的每一排的支承件,所述两排通过承载所述两排的轴承支承件由所述多个支承滚轮形成,所述轴承支承件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铰接轴线上,所述支承辊由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固定的轴线支承件承载,所述轴线支承件如所述支承辊的楔垫或旨在使所述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

其中所述轧机包括在金属条带的所述轧制期间在所述侧支承滚轮与所述支承辊之间限定的第一空隙以及在所述条带与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之间限定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易于在轧制期间变化,因为所述支承辊和所述工作辊的直径因所述辊的磨损或刨平而减小。

根据本发明,所述轧机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用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轴线的尺寸的调整来调整所述第一空隙的尺寸和所述第二空隙的尺寸,所述尺寸通过所述支承辊限定所述第一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单独采用或组合采用的任选特征:

-所述轧机包括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成用于通过在所述条带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辊之一的至少一部分上喷射至少一个流体射流来进行冷却,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喷嘴的至少一个喷嘴系统,所述喷嘴被配置成: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与所述支承辊之间的第一空隙,和/或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和/或所述条带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与所述条带之间的所述空隙;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所述轴承支承件,所述轴承支承件可移除地固定安装在臂上,其中所述臂上的位置可调整,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轴承支承件在所述臂上的所述位置执行的:例如,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支承件与所述臂之间的可移除装置,所述可移除装置包括凹槽/键正定位系统,所述键和所述凹槽分别由所述轴承支承件和所述臂承载,或反之亦然,由所述轴承支承件承载的所述键或所述凹槽在所述臂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平行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平面偏移,穿过中线到垂直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区段,连接两排滚轮的所述两条轴线,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翻转所述轴承支承件执行的;

-所述轴承支承件固定地安装在臂上,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调整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臂上的所述位置执行的;例如,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偏心件,所述偏心件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臂之间,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使所述偏心件旋转的步骤执行的;

-所述铰接轴线被支承并安装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安装,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执行的;例如,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垫片,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通过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与所述铰接轴线之间添加或移除垫片来获得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修改,或者可替代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偏心件,所述偏心件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轴线支承件之间,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通过使所述偏心件旋转来获得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修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所述描述结合描绘本发明的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5到10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实施例,通过翻转固定到臂的轴承支承件来获得重新调整步骤,所述图展示了

根据工作辊直径和中间辊直径的各种配置以及根据由轴承支承件和臂上的侧支承滚轮组成的组合件的位置的各种配置的轧机保持架,即分别为:

-图5中所展示的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的配置,对于所述配置,工作辊和中间辊具有最大直径(中间辊的最大直径为348mm并且工作辊的最大直径为140mm),对于第一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80mm;

-图6a和6b中所分别展示的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的两个配置,对于这两个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大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公称直径(中间辊的公称直径为342.5mm并且工作辊的最大直径为140mm),图6a展示了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的配置,对此第一排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80mm,图6b展示了在翻转臂上的轴承支承件之后的另一种配置,对于第二位置,第一排滚轮的轴线与枢转臂的轴线相距172mm,

-图7中所展示的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的配置,对于所述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小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最大直径(中间辊的最大直径为348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对于第一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80mm,

-图8中所展示的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的配置,对于所述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小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最大直径(中间辊的最大直径为348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对于第一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80mm,

-图9a和9b中所分别展示的两个配置,对于这两个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小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公称直径(中间辊的公称直径为342.5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图9a展示了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的配置,对于第一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80mm,图9b展示了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的另一种配置,对于第二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72mm,

-图10是配置的视图,对于所述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小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最小直径(中间辊的最大直径为330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对于第二位置,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72mm,

-图11是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对此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臂之间设置偏心件,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使用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所述偏心件的旋转步骤执行的,

-图12是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视图,对此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由支承辊的楔垫在此形成的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步骤执行的,通过旋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楔垫之间的偏心件获得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楔垫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步骤,

-图13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对此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通过旨在使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上的臂铰接,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能够根据maes块的移动而移动,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支承辊相对于旨在使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的所述位置的步骤执行的,例如通过将支承辊的不对称楔垫旋转180°执行所述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条带轧机st的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具有平行轴线的一对工作滚轮wr轧制在所述工作辊之间进行并且在所述一对工作辊之间行进的所述条带,所述工作辊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条带接触的至少一条母线,

-由一对支承辊sr将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轧制力传输到所述工作辊wr,位于所述条带的同一侧上的所述工作辊wr和所述支承辊sr沿着共同支承母线彼此接触,以便传输所述轧制力,

-使平面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行进方向,至少一条接触母线和所述工作辊的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中,

-由位于所述垂直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一对侧支承滚轮ssr固持所述工作辊wr中的每一个,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中的每一个能够沿着所述工作辊wr的轴承母线施加力,所述力将所述工作辊wr的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轧机的轧制保持架并且相对于所述侧支承滚轮保持在给定位置中,

-通过由并排安装的多个滚轮g形成的两排支承所述侧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以将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保持在给定位置中,

-通过承载所述两排的轴承支承件bs支承由所述多个滚轮g形成的所述两排中的每一排,所述轴承支承件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sr的铰接轴线a1上,所述支承辊由轴线支承件as承载,所述轴线支承件如所述支承辊的楔垫ep或旨在使所述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mb,所述轴线支承件as相对于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固定。

轧机可以是轧制保持架,所述轧制保持架包括两个工作辊、两个支承滚轮和两个支承辊,每个支承辊位于所述轴承滚轮与所述工作辊之间,即侧向支承六辊式型的轧机保持架。

根据图1和12所展示的可能性,所述铰接轴线a1(轴承支承件bs围绕所述铰接轴线安装)被支承并安装固定到支承辊sr(换句话说,中间辊ir)的两个楔垫ep,由中间辊ir、轴承支承件bs和侧支承滚轮ssr中的两个组成的组合件在垂直平面的任一侧上形成自支承组合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能够通过在所述辊的方向上滑动组合件而引入到保持架中或从保持架中移除,所述自支承组合件通常被称为“盒”或“插入件”,并且如从文件wo2015/011373本身已知的。

根据图13所展示的另一种可能性,轴承支承件bs可枢转地围绕其安装的所述铰接轴线a1被支承并安装在旨在使中间辊ir弯曲的maes块mb上,所述maes块能够沿着保持架的立柱竖直移动,并且如从文件wo2011/107165本身已知的。

当实施所述轧制方法时,在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支承辊sr之间限定的第一空隙it1的尺寸以及在所述条带st与由侧支承滚轮ssr和轴承支承件bs组成的组合件之间限定的第二空隙it2的尺寸在轧制期间变化,因为所述支承辊和工作辊的直径减小。

直径减小是通过磨损或刨平所述辊造成的。周期性地并且以已知的方式,工作辊和支承辊从保持架中移除:执行工作辊的刨平,并且不太频繁地刨平中间辊,以恢复其表面状态。

发明人观察到,具有相对于中间辊的旋转轴线固定的枢轴位置和固定臂长的(如具体由文件wo2011/107165或wo2015/011373所教导的)支承和定位侧支承滚轮的机构针对中间辊和工作辊的直径的一些配置具有缺点:因此,观察到中间辊与侧支承滚轮之间的干扰风险,或阻塞用于射流喷射和润滑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的通道开口或阻塞用于润滑轧制区域的射流的风险。

因此,在描绘此现有技术并且根据如下配置的图3中:中间辊的直径最大(355mm)并且工作辊的直径最小(120mm),观察到喷射射流被中断(在右侧),侧支承滚轮(右侧)与中间辊之间的通道开口太小以致于射流j1不再穿过其,工作辊以及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口的冷却受损。还观察到在轴承支承件(在右侧)与中间辊之间非常小的0.7mm空隙,具有机械接触的风险。

同样地,在中间辊的直径最小并且工作辊的直径最大的图4中,观察到金属条带与每个轴承支承件(左侧)之间的距离很小,只有7.3mm,这表示显著的接触风险。

通过使用重新调整步骤,本发明有利地可以避免此类机械干扰,其中通过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实施调整来调整所述第一空隙it1和所述第二空隙it2的所述尺寸,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支承辊限定所述第一空隙it1。

当轧制中断时,例如与用于刨平工作辊和/或支承辊的轧制中断同时发生,可以有利地实施此重新调整步骤。

此重新调整步骤由调整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组成,使得所述第一空隙it1的所述尺寸至少等于下限δmin1并且所述第二空间it2的所述尺寸至少等于下限δmin2,无论配置如何,即只要:

-工作辊wr的直径介于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之间,

-支承辊sr的直径介于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之间。

可以相等或不同的此下限δmin1和此下限δmin2可以大于或等于5mm。

图5到10展示了具有盒的侧向支承六辊式型的轧机保持架的各种可能的配置,如图1到4中所示的现有技术。

这些图5到10示出了支承辊sr,所述支承辊是中间辊ir,并且将轧制力传输到工作辊wr。支承辊sr通常在其端处铰接在楔垫中。

在夹紧平面的任一侧上,每个侧支承滚轮ssr由轴承支承件bs的两排滚轮固持,所述轴承支承件bs通过臂ar可枢转地安装在由支承辊sr的楔垫形成的轴线支承件上的铰接轴线a1上。具有其楔垫的支承辊sr、臂ar、轴承支承件bs和一对侧支承滚轮形成自支承组合件,所述自支承组合件可以在打开保持架时以本身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式移除。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轴承支承件bs可移除地固定地安装在臂ar上,其中所述臂上的位置可调整,所述臂ar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a1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a1的枢转。

值得注意的是,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轴承支承件bs在臂ar上的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更具体地,可以提供的是在所述轴承支承件bs与所述臂ar之间的可移除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凹槽/键正定位系统1,所述键和凹槽分别由所述轴承支承件bs和所述臂ar承载,或反之亦然。

如可以在图5中看到的,由轴承支承件承载的所述键或凹槽在臂ar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平面明显偏移,平行于所述轴承滚轮的轴线,穿过中线md到垂直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部分,连接两排滚轮g的所述两条轴线。

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翻转所述臂上的所述轴承支承件bs的步骤执行的。

在图9a和9b中以实例方式展示了通过翻转臂ar上的所述轴承支承件bs执行的此重新调整步骤。

图9a和9b分别展示的两种配置是这样的配置:工作辊处于其最小直径并且中间辊处于其公称直径

(中间辊的公称直径为342.5mm并且工作辊的最小直径为120mm)。

图9a展示了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p1的配置,对此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铰接轴线a1相距180mm,而图9b展示了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p2的另一种配置,对此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枢转轴线相距172mm。

当轧制被中断时,通过将臂上的所述轴承支承件bs简单地翻转180°来获得从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p1到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p2的通道。

此翻转会影响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的修改,所述尺寸通过所述支承辊限定所述第一空隙it1,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从图9a到图9b)的减小。

然后观察到所述第一空隙it1和第二空隙it2的尺寸的重新调整(修改):

-在图9a中,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bs的第一位置p1,一方面,侧支承滚轮ssr(左侧)与支承辊(sr)之间的第一空隙为17mm并且侧支承滚轮ssr(右侧)与支承辊sr之间的第一空隙为15.1mm,并且另一方面,条带与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左侧)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第二空隙为8.7mm并且条带与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右侧)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第二空隙为8.9mm,

-在图9b中,并且根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bs的第二位置p2,一方面,侧支承滚轮ssr(左侧)与支承辊sr之间的第一空隙为10.5mm并且侧支承滚轮ssr(右侧)与支承辊sr之间的第一空隙为9mm,并且另一方面,条带与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左侧)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第二空隙为18mm,条带与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右)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第二空隙为16.3mm。

应当注意的是,在支承辊sr处于此公称直径(在此情况下等于342.5mm)处而工作辊处于最小直径(在此情况下等于120mm)的情况下(在机械干扰风险方面最关键的情况),可以执行重新调整步骤,在重新调整步骤之前(图9a)和之后(图9b),保持足以防止机械干扰风险的第一空隙it1的值和空隙值it2。

应当注意的是,当支承辊处于其公称直径(342.5mm)但工作辊处于其最大直径

(140mm)时,通过翻转轴承支承件进行的此更改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因为第一空隙it1和第二空隙it2具有在机械干扰风险方面甚至更舒适的值,并且如可以从图6a和6b看到的。

如从图5到10可以理解的:

-可以保持第一轧制配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一位置p1,对此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铰接轴线a1相距180mm),而不会有机械干扰的风险,只要支承辊sr的直径介于最大直径与公称直径之间,并且无论在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之间的工作辊的直径如何,并且如从图6a和9a可以更具体地理解的,

-可以保持第二轧制配置(臂上的轴承支承件的第二位置p2,对此第一排中的滚轮的轴线与臂的铰接轴线a1相距172mm),而不会有机械干扰的风险,只要支承辊sr的直径介于公称直径与最小直径之间,并且无论在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之间的工作辊的直径如何,并且如从图6b和9b可以更具体地理解的。

解决了表示现有技术的图3和4中标识的机械干扰和射流阻塞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图3(现有技术)与图8(均表示支承辊的直径最大,工作辊的直径最小的情况)之间的比较表明,解决了机械干扰和射流阻塞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图4(现有技术)与图10(均表示支承辊的直径最小,工作辊的直径最大的情况)之间的比较表明,减小了机械干扰风险的问题。

因此,并且总体上并且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直径介于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间,方法其中定义了公称直径,所述公称直径小于所述最大直径且大于所述最小直径,并且其中:

-只要所述支承辊的所述直径介于所述最大直径与所述公称直径之间,就保持第一轧制配置(无需重新调整步骤),

-当所述支承辊处于公称直径时(在公差范围内),通过执行所述重新调整步骤减小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获得第二轧制配置,

-只要支承辊的直径介于公称直径之间,就保持通过所述重新调整步骤获得的所述第二配置,只要所述支承辊的所述直径介于所述公称直径与所述最小直径之间。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大大降低一方面条带与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组成的组合件之间的或另一方面由轴承支承件和侧支承滚轮组成的组合件与支承辊之间的机械干扰风险。

如可以从图5到10看到的,并且保持支承辊与侧支承滚轮之间的空隙it1大于或等于下限δmin1,本发明还可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直接喷射工作辊提供对支承辊sr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的最佳冷却,无论工作辊的直径和支承辊的直径如何,并且在此操作期间无射流完全中断的风险。

有利地,所述轧机因此可以至少具有喷射喷嘴sn1、sn2,所述喷射喷嘴通过将至少一个流体射流喷射到所述条带st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辊的至少一部分上来允许冷却,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实施冷却步骤,所述冷却步骤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任一侧上对所述工作辊wr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至少一次直接喷射,所述喷嘴sn1、sn2被配置成: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wr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wr引导的射流j1,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支承辊sr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隙it1,和/或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和/或所述条带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wr引导的射流j2,所述射流穿过所述条带与所述侧支承滚轮之间的所述空隙。

因此,对于每个工作辊,可以在夹紧平面的任一侧实施直接喷射。喷嘴sn1和sn2可以由臂a.r.和/或轴承支承件b.s.承载。

图5到10示出了通过改变臂ar上的轴承支承件bs的位置来执行重新调整步骤并且为了修改(调整)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与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的实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设想其它技术方案,并且其目标仍是修改(调整)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固定安装在臂ar上,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a1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围绕所述铰接轴线a1的枢转,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调整所述铰接轴线a1在臂ar上的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例如,可以在所述铰接轴线a1与所述臂ar之间设置偏心件ex1,并且其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所述偏心件ex1的旋转步骤执行的。

在图11中展示了此实施例,分别以实线和虚线展示了臂和轴承支承件在偏心件ex1的两个位置中的位置变化。观察到,当旋转偏心件ex1时,轴线a1的位置保持不变,而臂ar和轴承支承件bs移开支承辊sr的轴线。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铰接轴线a1被支承并安装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围绕所述铰接轴线安装,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铰接轴线a1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的所述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例如,通过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与所述铰接轴线(未展示的实例)之间添加或移除垫片获得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步骤,或者通过旋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a1与所述轴线支承件as之间的偏心件ex2获得修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步骤。

在图12中展示了具有偏心件ex2的此后一个实施例,分别以实线和虚线展示了臂和轴承支承件在偏心件ex2的两个位置中的位置变化。根据此示意性实例,支承辊sr可旋转地安装在楔垫ep处,所述铰接轴线a1在其端部处固定到构成轴线支承件as的支承辊的两个楔垫。在铰接轴线a1的每个端部与楔垫ep之间设置有偏心件ex2。如可以从图12看到的,偏心件ex2的旋转可以修改铰接轴线a1在轴线支承件as上的位置。

再次,并且根据第四可能实施例,所述支承辊sr在其端部处由楔垫ep支承,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在所述重新调整步骤期间实施的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asr相对于旨在使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mb的位置的步骤执行的。

例如,并且根据图13中所展示的实施例,支承辊sr可旋转地安装在楔垫ep上,楔垫中的每一个与maes块mb接合。每个轴承支承件bs安装在臂ar上,所述臂铰接在由maes块mb在此形成的轴线支承件as上的轴线a1上。

应当注意,楔垫ep是不对称的,因为所述楔垫可以获得两个安装支承辊的位置,其中支承辊的轴线asr的偏移取决于楔垫是否在第一安装方向上安装在maes块中,或者在第二安装方向上安装,其通过翻转楔垫ep获得。

根据此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块翻转180°获得在重新调整步骤期间的调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条带st的轧机,所述轧机适合于实施所述方法。

所述轧机包含至少一个保持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架包括:

-一对工作滚轮wr,所述一对工作辊具有平行轴线,所述条带st在所述一对工作辊之间行进,所述工作辊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条带接触的至少一条母线,

-平面,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行进方向,至少一条接触母线和所述工作辊wr的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中,

-一对支承辊sr,所述一对支承辊具有平行于所述条带的所述平面并位于所述条带的任一侧上的轴线,位于所述条带的同一侧上的所述支承辊和工作辊沿着共同支承母线彼此接触,以便向所述工作辊传输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条带的轧制力,

-两对侧支承滚轮,所述两对侧支承滚轮具有平行轴线,在平行于所述条带的平面中,同一对中的所述辊对称地位于所述工作辊之一的任一侧上,使得所述同一对中的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中的每一个能够沿着所述工作辊wr的轴承母线传输力,所述力允许相对于所述支承辊sr固持在给定位置中,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用于通过由并排安装的多个支承滚轮g形成的两排支承所述支承滚轮中的每一个,使得可以将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保持在给定位置中,

-所述两排中的每一排的支承件,所述两排通过承载所述两排滚轮的轴承支承件bs由所述多个支承滚轮形成,所述轴承支承件bs可枢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铰接轴线a1上,所述支承辊由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固定的轴线支承件as承载,所述轴线支承件如所述支承辊的楔垫ep或旨在使所述支承辊弯曲的maes块mb。

此类轧机包括在金属条带的所述轧制期间在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支承辊s之间限定的第一空隙it1以及在所述条带st与由侧支承滚轮ssr和轴承支承件bs组成的组合件之间限定的第二空隙it2,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易于在轧制期间变化,因为所述支承辊和所述工作辊的直径因圆柱体的磨损或刨平而减小。

根据本发明,所述轧机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通过实施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轴线assr的尺寸的调整来调整所述第一空隙it1和所述第二空隙it2的尺寸,所述尺寸通过所述支承辊限定所述第一空隙it1。

所述轧机可以包括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成用于通过在所述条带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滚轮的至少一部分上喷射至少一个流体射流来进行冷却,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喷嘴sn1、sn2的至少一个喷嘴系统,所述喷嘴被配置成: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wr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j1,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支承辊sr之间的第一空隙it1,和/或

-在到达所述工作辊和/或所述条带之前,从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所述平面的至少一侧产生朝着所述工作辊引导的射流j2,所述射流穿过所述侧支承滚轮ssr与所述条带st之间的所述空隙。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所述轴承支承件bs,所述轴承支承件可移除地固定地安装在臂ar上,其中所述臂上的位置可调整,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铰接轴线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轴承支承件bs在臂ar上的位置执行的。

例如,并且根据图5到15中的实例,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轴承支承件与所述臂之间的可移除固定装置,所述可移除装置包括凹槽/键正定位系统1,所述键和所述凹槽分别由所述轴承支承件和所述臂承载,或反之亦然,由所述轴承支承件bs承载的所述键或所述凹槽在所述臂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平行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平面偏移,穿过中线md到垂直于所述侧支承滚轮的区段,连接两排滚轮的所述两条轴线。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的所述轴线和所述侧支承滚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翻转所述轴承支承件bs执行的。

根据以图11中的指示方式展示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固定地安装在臂ar上,所述臂本身铰接在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所述铰接轴线a1上,从而提供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围绕所述铰接轴线的枢转,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调整所述铰接轴线a1在所述臂ar上的所述位置执行的。

所述调整装置可以包括偏心件ex1,所述偏心件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a1与所述臂ar之间,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r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使所述偏心件ex1旋转的步骤执行的。

根据以图12中的指示方式展示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铰接轴线a1被支承并安装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所述轴承支承件bs围绕所述铰接轴线安装,并且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对分离所述支承辊sr的所述轴线as和所述侧支承滚轮ssr的所述轴线assr的所述尺寸的所述调整是通过修改所述铰接轴线a1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的所述位置执行的。

然后,所述调整装置可以包括垫片,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通过添加或移除轴线支承件与所述铰接轴线之间的垫片获得对所述铰接轴线在所述轴线支承件上的所述位置的所述修改。

可替代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线与所述轴线支承件as之间的偏心件ex2:所述调整装置被配置成使得通过旋转偏心件ex2获得对所述铰接轴线a1在所述轴线支承件as上的位置的调整。

组件列表

a1.铰接轴线(位于轴承支承件bs与轴线支承件as之间)

asr.支承辊的轴线

assr.侧支承滚轮的轴线

ar.臂

as.轴线支承件

bs.轴承支承件

ep.楔垫

ex1,ex2.偏心件

g.滚轮(轴承支承件)

ir.中间辊(支承辊)

it1.第一侧支承滚轮与支承辊之间的第一空隙

it2.由侧支承滚轮和轴承支承件组成的组合件与条带之间的第二空隙

j1.第一射流

j2.第二射流

mb.maes块

md.中线

sr.支承辊

ssr.侧支承滚轮

st.条带

wr.工作辊

1.凹槽/键正定位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