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2455发布日期:2020-10-28 14:4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留置针产品的兴起并发展,基于其先进的作用与优点,医疗上留置针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留置针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且要求高,目前国内关于留置针针管压扁的机构主要以半自动为主,需要人工不间断操作进行,浪费了人力,且稳定性,合格率较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压扁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用于对针管进行精准、快速、稳定的压扁,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调试方便,并能保证针管的垂直度,且易于更换易损件,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包括导柱、导柱安装座、底座、顶板、导轨、托起气缸、导向机构、压扁治具以及压扁气缸,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柱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的顶板横向设置在两根导柱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底座设置在两个导柱安装座之间,所述的导向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的托起气缸通过导轨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并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方,所述的压扁治具设置在导向机构和压扁气缸之间,所述的压扁气缸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底部并与压扁治具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扁治具和压扁气缸均设置有两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扁治具包括相对应的压扁底座和压扁压块,所述的压扁底座分别设置在导向机构的上端,所述的压扁压块分别设置在压扁气缸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扁底座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针管夹紧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衬套、导向支撑柱、导向支撑板和导向块,两根所述的导向支撑柱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向衬套的上端,所述的导向支撑板横向设置在两根导向支撑柱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扁底座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的上端并与导向块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衬套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并位于托起气缸的两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压扁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用于对针管进行精准、快速、稳定的压扁,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调试方便,并能保证针管的垂直度,且易于更换易损件,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导柱,2、导柱安装座,3、底座,4、顶板,5、导轨,6、托起气缸,7、导向机构,8、压扁治具,9、压扁气缸,10、针管,71、导向衬套,72、导向支撑柱,73、导向支撑板,74、导向块,81、压扁底座,82、压扁压块,83、针管夹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包括导柱1、导柱安装座2、底座3、顶板4、导轨5、托起气缸6、导向机构7、压扁治具8以及压扁气缸9。

两根所述的导柱1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柱安装座2的上端,所述的顶板4横向设置在两根导柱1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底座3设置在两个导柱安装座2之间,所述的导向机构7设置在底座3的上端,所述的托起气缸6通过导轨5设置在底座3的上端并位于导向机构7的下方,所述的压扁治具8设置在导向机构7和压扁气缸9之间,所述的压扁气缸9分别设置在顶板4的底部并与压扁治具8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扁治具8和压扁气缸9均设置有两组。

其中,所述的压扁治具8包括相对应的压扁底座81和压扁压块82,所述的压扁底座81分别设置在导向机构7的上端,所述的压扁压块82分别设置在压扁气缸9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扁底座81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针管夹紧槽83,用于夹紧针管10。

所述的导向机构7包括导向衬套71、导向支撑柱72、导向支撑板73和导向块74,两根所述的导向支撑柱72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向衬套71的上端,所述的导向支撑板73横向设置在两根导向支撑柱72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导向块74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73的下端。

上述中,所述的压扁底座81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73的上端并与导向块7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向衬套71分别设置在底座3的上端并位于托起气缸6的两侧边。

此机构配合针管上料定位机构,对针管进行压扁。由托起气缸6伸出将针管10拖住,通过压扁底座81夹紧针管10,压扁气缸9下降,压扁压块82将针管10压扁,并能保证针管10的垂直度,各动作复位,这样就完成了对针管进行压扁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压扁位置精确,便于调试更换;

(2)针管压扁后并能保证针管的垂直度,且不漏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压扁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用于对针管进行精准、快速、稳定的压扁,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调试方便,并能保证针管的垂直度,且易于更换易损件,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柱、导柱安装座、底座、顶板、导轨、托起气缸、导向机构、压扁治具以及压扁气缸,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柱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的顶板横向设置在两根导柱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底座设置在两个导柱安装座之间,所述的导向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的托起气缸通过导轨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并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方,所述的压扁治具设置在导向机构和压扁气缸之间,所述的压扁气缸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底部并与压扁治具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扁治具和压扁气缸均设置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扁治具包括相对应的压扁底座和压扁压块,所述的压扁底座分别设置在导向机构的上端,所述的压扁压块分别设置在压扁气缸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扁底座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针管夹紧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衬套、导向支撑柱、导向支撑板和导向块,两根所述的导向支撑柱分别对称竖向设置在导向衬套的上端,所述的导向支撑板横向设置在两根导向支撑柱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扁底座分别设置在导向支撑板的上端并与导向块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衬套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并位于托起气缸的两侧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压扁机构,包括导柱、导柱安装座、底座、顶板、导轨、托起气缸、导向机构、压扁治具以及压扁气缸,所述的底座设置在两个导柱安装座之间,所述的导向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的托起气缸通过导轨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并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方,所述的压扁治具设置在导向机构和压扁气缸之间,所述的压扁气缸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底部并与压扁治具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用于对针管进行精准、快速、稳定的压扁,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调试方便,并能保证针管的垂直度,且易于更换易损件,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刘国发;张军挺;蔡宇锋;倪晋松;于恒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凌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