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4422发布日期:2020-10-28 15: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深孔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床的钻孔装置,主要用于加工石墨工件,也可以用于其它粉末类、颗粒类、软材料等材质工件的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床上进行钻孔尤其是深钻孔,主要使用传统的钻头。钻孔时,工件安装在主轴上,钻头安装在尾座上。其存在以下问题:(1)排屑容易堵塞,需要反复退刀清屑,工作效率低,影响加工质量;(2)深孔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孔钻装置,其目的是:(1)及时排屑,实现不间断、连续加工,提高加工效率与质量;(2)避免深孔加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孔钻装置,包括刀杆、刀头和导向套;

所述刀杆的前端向后开设有进屑孔;所述刀杆的后部开设有出屑孔,所述出屑孔与进屑孔相通;所述出屑孔用于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

所述刀头为板状,固定在刀杆前端,所述刀头的前边缘设有两组刀刃,两组刀刃绕所述刀杆的轴线呈圆周均布;

所述导向套安装在刀杆的前部,且位于刀头的后侧;所述导向套为圆柱体,其轴线与所述刀杆的轴线相重合;导向套的直径小于所述刀头的宽度。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套的直径与刀头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范围为0.1至0.2mm。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套装在刀杆上的深度定位套,所述深度定位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内端与所述刀杆的外壁相接触,用于固定深度定位套在刀杆上的位置;

所述深度定位套的直径大于所述刀头的宽度。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屑孔开设在刀杆的侧壁上,与所述进屑孔垂直相通,且位于所述深度定位套的后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装置通过刀杆内部的进屑孔可以将排屑导出到后侧并吸走,避免排屑在工件中堵塞,无需反复退刀,实现了不间断、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2)将具有刀刃的刀头设置在刀杆的前端,刀杆上设置尺寸略小于加工尺寸的导向套,当刀杆出现偏心,导向套将会与加工出的内孔接触,将刀杆扶正,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心,使加工顺利完成并保证加工质量;(3)刀杆上还设有深度定位套,通过预先调整其位置,当加工到所需深度时,定位套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一种深孔钻装置,应用在车床上,用于实现深孔加工,其包括钢制的刀杆1、刀头3、导向套2和深度定位套4。

所述刀杆1的前端向后开设有进屑孔1-1;所述刀杆1的后部侧壁上开设有出屑孔1-2,出屑孔1-2与所述进屑孔1-1垂直相通,且位于所述深度定位套4的后侧。所述出屑孔1-2用于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

所述刀头3为板状,焊接在刀杆1前端,由于其厚度较薄,不会阻挡进屑孔1-1吸取排屑,同时也使得进屑孔1-1接近切削部位,确保及时排屑。

所述刀头3的前边缘设有两组刀刃3-1,两组刀刃3-1绕所述刀杆1的轴线呈圆周均布(并非对称),即一侧刃向上、另一侧向下,车床的主轴旋转方向应根据刀刃朝向进行设置。

所述导向套2安装在刀杆1的前部,且位于刀头3的后侧。所述导向套2为光滑的圆柱体,其轴线与所述刀杆1的轴线相重合,与刀杆1为整体式结构。导向套2的直径小于所述刀头3的宽度,二者尺寸差范围为0.1至0.2mm。

深度定位套4套装在刀杆1上,位于导向套2的后侧。所述深度定位套4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限位螺钉5,所述限位螺钉5的内端与所述刀杆1的外壁相接触,用于固定深度定位套4在刀杆1上的位置。

所述深度定位套4的直径大于所述刀头3的宽度。

加工前,将工件安装在车床的主轴上,刀杆1固定在尾座上,通过连接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松开限位螺钉5,调整好深度定位套4的位置,使其前端有刀刃3-1之间的距离与孔深度尺寸接近,然后拧紧限位螺钉5。

加工时,启动主轴回转,然后驱动尾座向工件靠近,刀头3开始切削。同时,切削产生的排屑会被吸引到进屑孔1-1中,最终沿出屑孔1-2、连接管排出,达到及时清理排屑的目的,从而实现边加工、边排屑,不间断连续加工。切屑过程中,由于刀杆1较长,难免出现刀头3下沉的问题,一旦导向套2与工件的孔壁接触,会自动将刀杆1扶正,从而避免了偏心问题,且导向套2光滑的表面可以防止在孔壁产生划痕。加工到位后,如果未及时停止切削,深度定位套4的前端将会触碰到工件表面,保证孔深尺寸满足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孔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刀头(3)和导向套(2);

所述刀杆(1)的前端向后开设有进屑孔(1-1);所述刀杆(1)的后部开设有出屑孔(1-2),所述出屑孔(1-2)与进屑孔(1-1)相通;所述出屑孔(1-2)用于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

所述刀头(3)为板状,固定在刀杆(1)前端,所述刀头(3)的前边缘设有两组刀刃(3-1),两组刀刃(3-1)绕所述刀杆(1)的轴线呈圆周均布;

所述导向套(2)安装在刀杆(1)的前部,且位于刀头(3)的后侧;所述导向套(2)为圆柱体,其轴线与所述刀杆(1)的轴线相重合;导向套(2)的直径小于所述刀头(3)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的直径与刀头(3)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范围为0.1至0.2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孔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刀杆(1)上的深度定位套(4),所述深度定位套(4)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限位螺钉(5),所述限位螺钉(5)的内端与所述刀杆(1)的外壁相接触,用于固定深度定位套(4)在刀杆(1)上的位置;

所述深度定位套(4)的直径大于所述刀头(3)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孔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屑孔(1-2)开设在刀杆(1)的侧壁上,与所述进屑孔(1-1)垂直相通,且位于所述深度定位套(4)的后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孔钻装置,包括刀杆、刀头和导向套;所述刀杆的前端向后开设有进屑孔;所述刀杆的后部开设有出屑孔,所述出屑孔与进屑孔相通;所述出屑孔用于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所述刀头为板状,固定在刀杆前端,所述刀头的前边缘设有两组刀刃,两组刀刃绕所述刀杆的轴线呈圆周均布;所述导向套安装在刀杆的前部,且位于刀头的后侧;所述导向套为圆柱体,其轴线与所述刀杆的轴线相重合;导向套的直径小于所述刀头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解决深孔加工过程中的偏心问题,同时还能够及时排屑,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庆;刘宇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美尔森石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2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