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1001发布日期:2021-04-30 09:1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加领域,为了防止因工件因刚性不足,导致加工变形产生不可控的误差,往往需要通过增加辅助固定的工装工具,稳定产品状态,但辅助工装工具通常操作麻烦,或位置无法实现微调自适应,后者更容易导致人为工件变形。若能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可自适应的辅助固定夹紧工具,对提高工件可加工性大有裨益。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浮动夹紧机构,自适应工件状态,提高工件加工时刚性,提高工件一次性加工合格率。

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承座、螺杆、螺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支承座可转动的联接,在支承座上凸出形成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开有通孔,所述螺杆依次贯穿第一夹臂的通孔、支撑套和第二夹臂的通孔,且螺杆一端与第一夹臂限位卡止,另一端与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在螺杆上,且第一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一夹臂与支撑套之间,第二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二夹臂与支撑套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夹持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夹持端部为圆弧端。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第一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与第二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垫圈为球面垫圈或锥面垫圈。

进一步的,支撑套内设置有销轴,所述螺杆中部开有腰形通孔,所述销轴贯穿所述腰形通孔,所述螺杆被销轴限位。另外,销轴还能防止拆卸过时,所有零件全部散落,不方便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螺母调松,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向外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使其上部开口变大,放入工件。

步骤二:拧紧螺母,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驱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部开口回缩,实现固定工件。

步骤三:加工完成后,螺母调松,取出工件。

技术效果:实用新型实现了自适应工件状态夹紧,提高工件加工时刚性,提升工件一次性加工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浮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浮动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支承座、4-螺杆、5-螺母、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支撑套、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如下具体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承座、螺杆、螺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支承座可转动的联接,在支承座上凸出形成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开有通孔,所述螺杆依次贯穿第一夹臂的通孔、支撑套和第二夹臂的通孔,且螺杆一端与第一夹臂限位卡止,另一端与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在螺杆上,且第一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一夹臂与支撑套之间,第二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二夹臂与支撑套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夹持工件。

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夹持端部为圆弧端。

所述螺杆与第一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所述螺母与第二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所述垫圈为球面垫圈或锥面垫圈。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承座、螺杆、螺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支承座可转动的联接,在支承座上凸出形成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开有通孔,所述螺杆依次贯穿第一夹臂的通孔、支撑套和第二夹臂的通孔,且螺杆一端与第一夹臂限位卡止,另一端与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在螺杆上,且第一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一夹臂与支撑套之间,第二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二夹臂与支撑套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夹持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夹持端部为圆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与第一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第二夹臂之间设置有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为球面垫圈或锥面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套内设置有销轴,所述螺杆中部开有腰形通孔,所述销轴贯穿所述腰形通孔,所述螺杆被销轴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承座、螺杆、螺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支承座可转动的联接,在支承座上凸出形成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开有通孔,所述螺杆依次贯穿第一夹臂的通孔、支撑套和第二夹臂的通孔,且螺杆一端与第一夹臂限位卡止,另一端与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在螺杆上,且第一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一夹臂与支撑套之间,第二弹簧弹性的支撑在第二夹臂与支撑套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用于夹持工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适应工件状态夹紧,提高工件加工时刚性,提升工件一次性加工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邱海庆;赵本春;钟宏伟;周俊;肖斌;杨先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