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2500发布日期:2021-06-18 16:2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



背景技术:

为避免铸轧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粘辊的情况,行业中一般采用火焰烘烤的形式对轧辊进行加热,以便在轧辊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氧化膜,同时提高轧辊表面温度。

在在生产软质合金以及立板烤辊的时候,需要加大火焰以提高辊面温度,一般是更换一根管径更大的喷嘴,耗时耗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具有减少热量损失,降低单位气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包括相连通的主输气管和副输气管,所述副输气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与所述主输气管串联,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下端,且两者为间隔布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管体在天然气流通的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主输气管串联的且间隔布置的第三管体。

进一步,所有所述第三管体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沿着从所述第二管体至第一管体的方向逐渐降低。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主输气管串联的多个管体,并合理设置这些管体的长度,使得火焰与轧辊表面贴的更为紧密,减少了热量损失和燃气消耗,同时增大了热量的利用率,无需更换喷嘴,减少了无用的劳动,值得本领域大量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输气管1和副输气管2,天然气从主输气管道1的顶端输入,通过副输气管道2输出,副输气管道2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从顶端至底端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与主输气管1均串联,两者为并联关系。

第二管体22在天然气流通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管体21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使得火焰与轧辊表面贴的更为紧密,减少热量损失。

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上均设有调节阀3,用于调节天然气的流量,进而调节火焰的大小。

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的端部均设有喷嘴和点火针(图中未示出),点火针用于点火,采用电驱动,喷嘴用于调节火焰的流量分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主输气管1和副输气管2,天然气从主输气管道1的顶端输入,通过副输气管道2输出,副输气管道2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从顶端至底端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与主输气管1均串联,两者为并联关系。

第二管体22在天然气流通的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管体21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使得火焰与轧辊表面贴的更为紧密,减少热量损失。

由于铸轧板的圆心至切线(以第一管体21对应的铸轧板上的点的切线)的长度由第一管体21至第二管体22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为了使得火焰与轧辊表面贴的更为紧密,在第一管体21至第二管体22之间设置两个第三管体23,两个第三管体23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沿着从第二管体22至第一管体21的方向逐渐降低。

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流量阀3,用于调节天然气的流量,进而调节火焰的大小。

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的端部均设有喷嘴和点火针(图中未示出),点火针用于点火,采用电驱动,喷嘴用于调节火焰的流量分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主输气管和副输气管,所述副输气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与所述主输气管串联,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下端,且两者为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的端部均设有喷嘴和点火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在天然气流通的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主输气管串联的且间隔布置的第三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三管体在天然气流通方向的长度沿着从所述第二管体至第一管体的方向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火焰喷涂机构,包括相连通的主输气管和副输气管,所述副输气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与所述主输气管串联,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下端,且两者为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主输气管串联的多个管体,并合理设置这些管体的长度,使得火焰与轧辊表面贴的更为紧密,减少了热量损失和燃气消耗,同时增大了热量的利用率,无需更换喷嘴,减少了无用的劳动,值得本领域大量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童彪;雷煜峰;陈冬;唐铭浩;吴开才;詹杰;袁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