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475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内胆是蒸箱、烤箱、微波炉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胆通常是由前板、后板和筒状的围板焊接而成,其中,筒状的围板大多是由上围板和u形的下围板焊接而成。现有的内胆工艺主要以手工焊接为主,存在焊接效率以及焊接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用以解决现有的内胆工艺主要以手工焊接为主,存在焊接效率以及焊接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包括运送装置、围板焊接固定装置、前板焊接固定装置、后板焊接固定装置、焊接装置和裁耳装置;所述运送装置用于运送内胆物料,以沿所述运送装置的运送方向依次形成围板焊接工位、裁耳工位、前板焊接工位和后板焊接工位;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所述前板焊接固定装置和所述后板焊接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板焊接工位、所述前板焊接工位和所述后板焊接工位处;所述焊接装置用于进行所述围板焊接工位、所述前板焊接工位和所述后板焊接工位处的焊接作业;所述裁耳装置设置于所述裁耳工位处,所述裁耳装置用于裁切围板上的焊接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运送装置包括沿横向布置的第一运送线;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所述前板焊接固定装置、所述后板焊接固定装置和所述裁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运送线在纵向上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运送线与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运送线与所述前板焊接固定装置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运送线与所述后板焊接固定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搬运机械臂、第二搬运机械臂和第三搬运机械臂;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焊接装置、第二焊接装置和第三焊接装置,所述第一焊接装置、所述第二焊接装置和所述第三焊接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所述前板焊接固定装置和所述后板焊接固定装置远离所述第一运送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围板焊接固定工装和第一纵向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纵向传送机构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纵向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所述围板焊接固定工装,所述前板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前板焊接固定工装和第二纵向传送机构,所述第二纵向传送机构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二纵向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所述前板焊接固定工装,所述后板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后板焊接固定工装和第三纵向传送机构,所述第三纵向传送机构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三纵向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所述后板焊接固定工装;和/或,所述第一搬运机械臂、所述第二搬运机械臂和所述第三搬运机械臂为沿横向布置,所述裁耳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搬运机械臂之间;和/或,所述运送装置包括第二运送线和第三运送线,所述第二运送线与所述第一运送线为并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运送线远离所述围板焊接固定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送线与所述第一运送线运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运送线为沿纵向布置,所述第一运送线和所述第二运送线的同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运送线的两端,所述第一运送线和所述第二运送线远离所述第三运送线的一端分别形成所述运送装置的出口和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第二搬运机械臂和所述第三搬运机械臂之间设置有缓存支架,所述缓存支架用于在后板焊接之前放置内胆物料,所述缓存支架上设置有缓存夹持固定装置,所述缓存夹持固定装置用于夹持固定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第一搬运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夹爪,两个所述夹爪为背向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第二搬运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能活动的第一搬运内撑件,以使多个所述第一搬运内撑件能相互靠拢和远离,用于通过伸入围板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搬运内撑件固定围板;所述第二安装面上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搬运内撑件的外围设置多个吸盘,多个所述吸盘用于吸附固定前板,多个所述吸盘为能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垂直的方向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第三搬运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能活动的第二搬运内撑件,以使多个所述第二搬运内撑件能相互靠拢和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前板焊接固定工装包括底板、围板固定机构以及前板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焊接放置区;所述围板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围板固定机构用于将围板固定于所述焊接放置区的底部;所述前板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前板固定机构用于将前板固定于所述焊接放置区的顶部,以让前板的反面的开口处对接围板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裁耳装置包括裁耳台、裁耳机构以及废料收集机构,所述裁耳台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围板的裁耳放置区;所述裁耳机构设置于所述裁耳台上,所述裁耳机构用于裁切围板上的焊接耳;所述废料收集机构用于收集裁切围板产生的废料,所述废料收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裁耳台连接,所述废料收集机构为能伸缩设置,以使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具有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远离所述裁耳台的一端凸出于所述裁耳台的伸展状态、以及与所述伸展状态相对的收缩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焊接生产线,所述运送装置上设置有内胆物料盘,所述内胆物料盘用于放置内胆物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焊接生产线通过运送装置运送内胆物料,并通过焊接装置和裁耳装置依次自动进行围板焊接、裁切焊接耳、前板焊接和后板焊接,从而实现了内胆的自动焊接加工,提升了内胆焊接的焊接效率以及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搬运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搬运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三搬运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缓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围板焊接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前板焊接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后板焊接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裁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内胆物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内胆焊接生产线;100:运送装置;110:第一运送线;120:第一搬运机械臂;121:夹爪;130:第二搬运机械臂;131:第一搬运内撑件;132:吸盘;140:第三搬运机械臂;141:第二搬运内撑件;150:第二运送线;160:第三运送线;200: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a:围板焊接固定工装;200b:第一纵向传送机构;300: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a: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b:第二纵向传送机构;310:底板;311:围板内支架;312:底部支撑块;313:吊环;320:围板固定机构;321:围板内抵接件;321a:第一围板内抵接件;321b:第二围板内抵接件;322:围板外支架;323:围板外抵接件;330:前板固定机构;331:前板外支架;331a:第一前板外支架;332:前板反面抵接件;332a:第一前板反面抵接件;333: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b:第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c:第三前板正面抵接件;334:移动安装板;400: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a:后板焊接固定工装;400b:第三纵向传送机构;500:焊接装置;500a:第一焊接装置;500b:第二焊接装置;500c:第三焊接装置;600:裁耳装置;610:裁耳台;611:安装架;612:外侧支架;613:支撑块;614:顶面压块;615:机座;616:面板;617:出料口;620:围板固定机构;621:内撑块;622:内撑驱动单元;630:裁耳机构;631:子裁耳机构;632:裁刀;633:裁刀安装块;634:裁刀驱动单元;635:围板内侧抵接部;640:外侧抵接机构;641:外侧抵接部;642:双杆气缸;643:连接杆;650:废料收集槽;651:出料槽;652:伸缩槽;653:滑道;654:滑动凸起;700:缓存支架;710:缓存夹持固定装置;800:内胆物料盘;800:内胆物料盘;810:料盘底板;811:前板放置区;812:后板放置区;813:上围板放置区;814:下围板放置区;815:第一边界;816:第一压力传感器;817:第二压力传感器;818:脚轮;820:前板定位结构;821:第一前板挡块;822:第二前板挡块;823:第三前板挡块;824:前板支撑块;830:后板定位结构;831:后板挡块;840:上围板定位结构;841:上围板夹块;842:上围板挡块;850:下围板定位结构;851:下围板夹块对;851a:第一下围板夹块对;851b:第二下围板夹块对;910:围板;911:上围板;912:下围板;920:前板;921:开口;922:安装孔;930: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胆焊接生产线,如图1所示,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包括运送装置100、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焊接装置500和裁耳装置600。

如图1和图2所示,运送装置100用于运送内胆物料,以沿运送装置100的运送方向依次形成围板焊接工位、裁耳工位、前板焊接工位和后板焊接工位。在本实施例中,运送装置100上设置有内胆物料盘800,内胆物料盘800上能放置内胆物料,内胆物料盘800能被放置于运送装置100上,通过运送装置100来带内胆物料盘800,以运送内胆物料。如图14所示,内胆物料包括上围板911、下围板912、前板920和后板930。其中,运送装置100的具体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如图1所示,运送装置100包括第一运送线110、第二运送线150和第三运送线160,第一运送线110为沿横向布置,第二运送线150与第一运送线110为并行设置,第二运送线150与第一运送线110运送方向相反,第三运送线160为沿纵向布置,第一运送线110和第二运送线150的同一端分别连接第三运送线160的两端,第一运送线110和第二运送线150远离第三运送线160的一端分别形成运送装置100的出口和入口,运送装置100为n型布置,这样有利于控制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的生产节拍。

如图1所示,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和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分别设置于围板焊接工位、前板焊接工位和后板焊接工位处,焊接装置500用于进行围板焊接工位、前板焊接工位和后板焊接工位处的焊接作业。在围板焊接作业时,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能固定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以焊接形成围板910;在前板焊接作业时,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能固定围板910和前板920,以焊接形成由围板910和前板920组成的半成品;在后板焊接作业时,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能固定半成品和后板930,以焊接形成内胆。

如图2所示,裁耳装置600设置于裁耳工位处,裁耳装置600用于裁切围板910上的焊接耳。在围板焊接作业中,围板910上会形成焊接耳(即焊接余料),在本实施例中,在前板焊接作业之前,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通过裁耳装置600能自动裁切围板910上的焊接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通过运送装置100运送内胆物料,并通过焊接装置500和裁耳装置600依次自动进行围板焊接、裁切焊接耳、前板焊接和后板焊接,从而实现了内胆的自动焊接加工,提升了内胆焊接的焊接效率以及焊接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和裁耳装置600设置于第一运送线110在纵向上的同一侧(即第一运送线110远离第二运送线150的一侧);第一运送线110与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之间、第一运送线110与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之间、以及第一运送线110与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搬运机械臂120、第二搬运机械臂130和第三搬运机械臂140;焊接装置500包括第一焊接装置500a、第二焊接装置500b和第三焊接装置500c,第一焊接装置500a、第二焊接装置500b和第三焊接装置500c分别设置于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和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远离第一运送线110的一侧。在运送装置100运送内胆物料至第一搬运机械臂120处时,第一搬运机械臂120会将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搬运至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上,第一焊接装置500a进行围板焊接作业,以焊接形成围板910,第一搬运机械臂120会再将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上的围板910搬运至裁耳装置600上进行裁耳作业;在运送装置100运送内胆物料至第二搬运机械臂130处时,第二搬运机械臂130会将裁耳装置600上裁耳后的围板910搬运至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上,再将前板920搬运至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上,第二焊接装置500b进行前板焊接作业,以焊接形成半成品,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搬运机械臂130和第三搬运机械臂140之间设置有缓存支架700,缓存支架700用于在后板930焊接之前放置内胆物料,缓存支架700上设置有缓存夹持固定装置710,缓存夹持固定装置710用于夹持固定围板910,第二搬运机械臂130会再将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上的半成品搬运至缓存支架700上;在运送装置100运送内胆物料至第三搬运机械臂140处时,第三搬运机械臂140会将缓存支架700上的半成品搬运至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上,再将后板930搬运至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上,第三焊接装置500c进行后板焊接作业,以焊接形成内胆后,第三搬运机械臂140再将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上的内胆搬运至运送装置100上。其中,第一搬运机械臂120、第二搬运机械臂130和第三搬运机械臂140的具体样式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搬运机械臂1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夹爪121,两个夹爪121为背向第一安装面设置,第一搬运机械臂120通过两个可开合的夹爪121能夹取围板910、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再如,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搬运机械臂13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能活动的第一搬运内撑件131,以使多个第一搬运内撑件131能相互靠拢和远离,用于通过伸入围板910内的多个第一搬运内撑件131固定围板910;第二安装面上且位于多个第一搬运内撑件131的外围设置多个吸盘132,多个吸盘132用于吸附固定前板920,多个吸盘132为能沿与第二安装面垂直的方向活动,第一搬运内撑件131可以设置有四个且与围板910的四个转角形状相适配,这样能通过四个仿形的第一搬运内撑件131从内侧撑起围板910的四个转角,以抓取围板910,并且,第二搬运机械臂130通过吸盘132能吸取前板920。又如,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三搬运机械臂14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能活动的第二搬运内撑件141,以使多个第二搬运内撑件141能相互靠拢和远离,同样的,第二搬运内撑件141也可以设置有四个且与围板910的四个转角形状相适配,这样能通过四个仿形的第二搬运内撑件141从内侧撑起围板910的四个转角,以抓取围板910,并且,第三搬运机械臂140通过多个第二搬运内撑件141能夹取后板930。

如图2所示,围板焊接固定装置200包括围板焊接固定工装200a和第一纵向传送机构200b,第一纵向传送机构200b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第一纵向传送机构200b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围板焊接固定工装200a,前板焊接固定装置300包括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和第二纵向传送机构300b,第二纵向传送机构300b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第二纵向传送机构300b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后板焊接固定装置400包括后板焊接固定工装400a和第三纵向传送机构400b,第三纵向传送机构400b并行设置有多个,每一个第三纵向传送机构400b上设置有能纵向移动的后板焊接固定工装400a,这样能提升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的生产效率。

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通过围板焊接固定工装200a、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和后板焊接固定工装400a来固定内胆物料,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围板焊接固定工装200a、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和后板焊接固定工装400a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大致相同,以下将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8和图9所示,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包括底板310、围板固定机构320以及前板固定机构330。底板310上形成有焊接放置区(未在图中示出)。底板310的一板面上设置有焊接放置区,焊接放置区用于放置围板910和前板920。并且,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10上且沿焊接放置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底部支撑块312,多个底部支撑块312用于与围板910的底面抵接,通过设置多个底部支撑块312,有利于将围板910平稳地放置于底板310上。

如图8所示,围板固定机构320设置于底板310上,围板固定机构320用于将围板910固定于焊接放置区的底部。围板固定机构320能将围板910固定于焊接放置区,围板固定机构320可以是从外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围板固定机构320也可以是从内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围板固定机构320还可以是同时从内外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焊接放置区内设置有围板内支架311,用于将围板910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围板固定机构320包括围板内抵接件321;围板内抵接件321沿围板内支架31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围板内抵接件321为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围板内支架311上,用于通过多个围板内抵接件321从内侧撑起围板910,在初始状态时,驱动多个围板内抵接件321向围板内支架311移动靠拢,以使围板910能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在将围板910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后,驱动多个围板内抵接件321向围板910移动靠拢,以从内侧撑起围板910。围板内抵接件321的具体设置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围板内抵接件321包括四个第一围板内抵接件321a和四个第二围板内抵接件321b,相邻两个第一围板内抵接件321a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围板内抵接件321b,四个第一围板内抵接件321a用于分别抵接围板910的四个转角,四个第二围板内抵接件321b用于分别抵接围板910的四个侧面,并且,每一个围板内抵接件321用于与围板910抵接的部分被设置为与围板910的形状相适配。通过仿形设置的围板内抵接件321来抵接围板910的四个侧面和四个转角,这样对围板910的固定效果较好。

如上所介绍的,围板固定机构320可以是同时从内外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围板固定机构320包括围板外支架322和围板外抵接件323;围板外支架322设置于底板310上且位于焊接放置区外;围板外抵接件323为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围板外支架322上,围板外抵接件323沿焊接放置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通过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从外侧撑起围板910,在初始状态时,驱动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远离围板内支架311,以使围板910能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在将围板910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后,驱动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向围板910移动靠拢,以从外侧撑起围板910。围板外抵接件323的具体设置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中的四个用于分别抵接围板910的四个转角,并且,每一个围板外抵接件323用于与围板910抵接的部分被设置为与围板910的形状相适配。通过仿形设置的围板外抵接件323来抵接围板910的四个转角,这样对围板910的固定效果较好。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围板外抵接件323的顶部用于抵接前板920的反面。这样围板外抵接件323还能对前板920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围板外抵接件323设置于围板外支架322上,可以是设置有一个围板外支架322,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均设置于该一个围板外支架322上;还可以是对应多个围板外抵接件323设置多个围板外支架322,每一个围板外支架322上设置有一个围板外抵接件323。

如图8所示,前板固定机构330设置于底板310上,前板固定机构330用于将前板920固定于焊接放置区的顶部,以让前板920的反面的开口921处对接围板910的顶部。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前板固定机构330包括前板外支架331、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以及前板正面抵接件333,前板外支架331设置于底板310上且位于焊接放置区外;前板反面抵接件332用于抵接前板920的反面上靠近前板920的开口921处,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为活动地设置于前板外支架331上且沿焊接放置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用于抵接前板920的正面上靠近前板920的开口921处,前板正面抵接件333为活动地设置于前板外支架331上且沿焊接放置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过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能夹持固定前板920。并且,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用于与前板920抵接的部分被设置为与前板920的形状相适配,这样能增加前板固定机构330与前板920的有效接触面积。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前板反面抵接件332设置有四个且为能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用于分别抵接前板920的四个开口侧边,在初始状态时,驱动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远离围板内支架311,以使围板910能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在将围板910套设于围板内支架311外后,驱动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向围板910移动靠拢,再将前板920放置于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上,这样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不但能对前板920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会分别从外侧抵接围板910的四个侧面。并且,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包括两个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两个第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b和四个第三前板正面抵接件333c,两个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用于分别抵接前板920的两个相对的开口侧边,两个第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b用于分别抵接前板920的另两个相对的开口侧边,四个第三前板正面抵接件333c用于分别抵接前板920的四个开口侧边转角,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为能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和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移动,第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b和第三前板正面抵接件333c为能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轴线翻转。在初始状态时,驱动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远离焊接放置区,以使前板920能放置于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上;在将前板920放置于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上后,驱动多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向前板920移动靠拢,从而通过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夹持固定前板920。

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设置于前板外支架331上,可以是对应每一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每一个前板正面抵接件333分别设置一个前板外支架331;也可以在一个前板外支架331上同时设置前板反面抵接件332和前板正面抵接件333,例如,如图9所示,四个前板反面抵接件332中包括两个第一前板反面抵接件332a,两个第一前板反面抵接件332a与两个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为能与底板310的板面平行的相同方向移动;前板外支架331包括两个第一前板外支架331a,每一个第一前板外支架331a上设置有为能沿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移动安装板334,两个第一前板反面抵接件332a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前板外支架331a上的移动安装板334,两个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分别为能沿与底板31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移动且与底板310的板面垂直的轴线转动地连接两个第一前板外支架331a上的移动安装板334。第一前板反面抵接件332a和第一前板正面抵接件333a共用一个前板外支架331,这样能减少前板外支架331的设置个数。

如图8所示,底板310上且位于焊接放置区外设置有吊环313,吊环313沿焊接放置区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过吊环313能吊装搬运前板焊接固定工装300a。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搬运机械臂120、第二搬运机械臂130和第三搬运机械臂140为沿横向布置,裁耳装置600位于第一搬运机械臂120和第二搬运机械臂130之间。这样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的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通过裁耳装置600进行裁耳作业,具体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裁耳装置600包括裁耳台610、裁耳机构630以及废料收集机构。

如图11所示,裁耳台610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围板910的裁耳放置区。围板910在裁耳台610上的具体放置位置(即裁耳放置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如图11和图12所示,裁耳放置区内设置有安装架611,用于将围板910套设于安装架611外。通过在裁耳台610上设置安装架611,以将围板910套设于安装架611外,有利于将围板910平稳地放置于裁耳台610上,且还能在裁耳过程中有效防止围板910发生变形。并且,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裁耳台610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块613,多个支撑块613环绕设置于安装架611的外围,多个支撑块613用于与围板910的底面抵接。通过设置多个支撑块613,有利于将围板910平稳地放置于裁耳台610上。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611上沿安装架61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顶面压块614,多个顶面压块614用于压接围板910的顶面,每一个顶面压块614为沿远离安装架611的方向移动和沿远离安装架611的方向上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架611上。安装架611通常是设置于裁耳台610的台面上,通过多个顶面压块614的设置,能实现围板910在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固定,其中,可以在安装架611的顶部设置多个回转夹紧气缸,以通过多个回转夹紧气缸来分别驱动多个顶面压块614沿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垂直的方向移动和沿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垂直的轴线转动。

通常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裁耳装置600还包括围板固定机构620,围板固定机构620设置于裁耳台610上,围板固定机构620用于固定围板910于裁耳放置区。围板固定机构620能将围板910固定于裁耳放置区,围板固定机构620可以是从外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围板固定机构620也可以是从内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围板固定机构620还可以是同时从内外侧对围板910进行固定。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围板固定机构620设置于安装架611上,围板固定机构620包括内撑块621以及内撑驱动单元622,内撑块621沿安装架61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内撑块621为沿侧向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611上,用于通过多个内撑块621从内侧撑起围板910;内撑驱动单元622用于驱动多个内撑块621在安装架611上移动。多个内撑块621可以沿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在初始状态时,内撑驱动单元622驱动多个内撑块621向安装架611移动靠拢,以使围板910能套设于安装架611外;在将围板910套设于安装架611外后,内撑驱动单元622驱动多个内撑块621向围板910移动靠拢,以从内侧撑起围板910。其中,内撑块621的具体设置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撑块621设置有四个,四个内撑块621用于分别抵接围板910的四个转角处,且每一个内撑块621用于与围板910抵接的部分被设置为与围板910对应的转角处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11和图12所示,裁耳机构630对应裁耳放置区设置于裁耳台610上,裁耳机构630用于裁切围板910上的焊接耳。围板910通常是由上围板和u型的下围板焊接而成,围板910上会形成两条焊缝和四个焊接耳,裁耳装置600能通过裁耳机构630裁切围板910上的四个焊接耳。裁耳机构630可以是从外侧对围板910上的焊接耳进行裁切;围板固定机构620也可以是从内侧对围板910上的焊接耳进行裁切;围板固定机构620还可以是同时从内外侧对围板910上的焊接耳进行裁切。具体地,如图11所示,裁耳机构630设置于安装架611上,裁耳机构630包括四个子裁耳机构631,四个子裁耳机构631用于分别裁切围板910上的四个焊接耳;每一个子裁耳机构631包括裁刀632,裁刀632为沿侧向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611上,用于从内侧裁切围板910上的焊接耳。四个裁刀632可以沿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在初始状态时,四个裁刀632向安装架611移动靠拢,以使围板910能套设于安装架611外,且围板910的四个焊接耳分别与四个裁刀632相对;在将围板910套设于安装架611外后,四个裁刀632向围板910移动,从而冲裁围板910上的四个焊接耳。

如图11和图12所示,废料收集机构用于收集裁切围板910产生的废料,废料收集机构的一端与裁耳台610连接,废料收集机构为能伸缩设置,以使废料收集机构具有废料收集机构远离裁耳台610的一端凸出于裁耳台610的伸展状态、以及与伸展状态相对的收缩状态。在裁耳作业时,将废料收集机构变换至伸展状态,就能从废料收集机构凸出于裁耳台610的一端收集废料;在不进行裁耳作业时,将废料收集机构变换至收缩状态,就能将废料收集机构完成收入裁耳装置600内。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废料收集机构位于裁耳放置区的下方,这样废料能自然下落至废料收集机构,并且,如图13所示,废料收集机构具有与裁耳台610连接的第一端、以及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废料收集机构在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上为朝下倾斜设置,将废料收集机构倾斜设置,有利于通过废料收集机构收集废料。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子裁耳机构631还包括裁刀安装块633和裁刀驱动单元634,裁刀安装块633为沿侧向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611上,裁刀驱动单元634用于驱动裁刀安装块633在安装架611上移动,裁刀632设置于裁刀安装块633上,用于通过裁刀安装块633带动裁刀632,裁刀安装块633上对应裁刀632设置有围板内侧抵接部635,围板内侧抵接部635用于抵接围板910靠近焊接耳处的内侧壁。在裁耳过程中,围板内侧抵接部635能从内侧撑住裁切处,防止焊接耳向内侧弯曲而导致裁切精度不足的问题,其中,围板内侧抵接部635与围板910之间通常为柔性接触,且每一个内侧抵接部635的移动方向是与对应的裁刀632的移动方向相同的。

同样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裁耳装置600还包括外侧抵接机构640,外侧抵接机构640设置于裁耳台610上且位于裁耳放置区外,外侧抵接机构640包括四个外侧抵接部641,四个外侧抵接部641用于分别对应围板910上的四个焊接耳设置,每一个外侧抵接部641为沿侧向移动地设置于裁耳台610上,用于抵接围板910靠近焊接耳处的外侧壁。在裁耳过程中,外侧抵接部641能从外侧撑住裁切处,防止焊接耳向外侧弯曲而导致裁切精度不足的问题,其中,外侧抵接部641与围板910之间通常也为柔性接触,四个外侧抵接部641的移动方向也是与裁耳台610的台面平行的,并且,每一个外侧抵接部641的移动方向是与对应的裁刀63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

具体地,如图11所示,裁耳台610上两个外侧支架612,两个外侧支架612位于裁耳放置区外且用于与围板910的两条焊缝对应;四个外侧抵接部641为分别沿侧向移动地设置于两个外侧支架612上,每一个外侧支架612上设置有两个外侧抵接部641;外侧抵接机构640还包括双杆气缸642和连接杆643,每一个外侧支架612上设置有一个双杆气缸642,双杆气缸6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643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64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外侧抵接部641远离裁耳放置区的一端转动连接。一个外侧支架612上设置有一个双杆气缸642、两个连接杆643和两个外侧抵接部641,通过该一个双杆气缸642能同时驱动该两个外侧抵接部641。

废料收集机构在裁耳台610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如图12和图13所示,裁耳台610包括机座615,机座615的顶部设置有面板616,围板固定机构620和裁耳机构630设置于面板616的顶面上;面板616上贯穿设置有出料口617,以使废料自出料口617处穿过面板616,废料收集机构对应出料口617连接面板616的底面。面板616上通常会对应围板910的两条焊缝设置两个出料口617,故能对应两个出料口617设置两个废料收集机构。

废料收集机构的具体样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如图13所示,废料收集机构包括槽口朝上且为能伸缩设置的废料收集槽650,这样废料收集机构的设置方式较为简单。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废料收集槽650包括出料槽651和伸缩槽652,出料槽651的一端连接裁耳台610;伸缩槽652的一端滑动地套设于出料槽651外,伸缩槽652的两个侧壁均贯穿设置有沿伸缩槽65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道653;出料槽651的两外侧壁凸设有两个滑动凸起654,两个滑动凸起654分别对应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滑道653处。此种废料收集槽650的伸缩设置方式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如上所介绍的,内胆焊接生产线1000可以包括内胆物料盘800,具体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内胆物料盘800包括料盘底板810,料盘底板810的一板面上形成有前板放置区811、后板放置区812、上围板放置区813和下围板放置区814。料盘底板810上能用于放置内胆物料,内胆物料通常包括前板920、后板930、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且前板920、后板930、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分别被放置于料盘底板810上的前板放置区811、后板放置区812、上围板放置区813和下围板放置区814处。料盘底板81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料盘底板810通常为方形板,具体地,如图14所示,料盘底板810为方形板,料盘底板810的每一个转角处设置有能沿与料盘底板810的板面垂直的轴线转动的脚轮818,这样便于通过运送装置100来带动料盘底板810。

如图14和图15所示,料盘底板810上对应前板放置区811设置有前板定位结构820,前板定位结构820用于将前板920定位于前板放置区811,且使前板920的正面背向料盘底板810。将前板920、后板930、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焊接形成内胆后,前板920的正面是背向后板930的,而前板920的反面是朝向后板930的。通过前板定位结构820将前板920定位于前板放置区811,如图14和图15所示,前板定位结构820包括第一前板挡块821、第二前板挡块822和第三前板挡块823,第一前板挡块821和第二前板挡块822用于分别抵接前板920的开口921相邻的两内侧壁,第三前板挡块823的部分用于伸入前板920的安装孔922内,以在从前板920的安装孔922到开口921的方向上对前板920进行限位。前板定位结构820是结合了前板920自身的结构特征来设置挡块,以对前板920进行定位,此种前板定位结构820的设置方式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其中,前板920于料盘底板810上的投影形状通常与前板放置区811的形状相适配,例如,前板920于料盘底板810上的投影形状和前板放置区811的形状均可以为方形设置。并且,如图15所示,前板定位结构820包括位于前板放置区811内的前板支撑块824,前板支撑块824用于与前板920的反面抵接。通过前板支撑块824的设置,有利于将前板920平稳地放置于前板放置区811。其中,前板支撑块824通常会沿前板放置区81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如图14和图15所示,料盘底板810上对应后板放置区812设置有后板定位结构830,后板定位结构830用于将后板930定位于后板放置区812,且使后板930的正面背向料盘底板810。将前板920、后板930、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焊接形成内胆后,后板930的正面是用于形成内胆的外表面,而后板930的反面是用于形成内胆的内表面。通过后板定位结构830将后板930定位于后板放置区812,后板定位结构83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后板定位结构830可以为多个快速夹钳;再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后板930于料盘底板810上的投影形状和后板放置区812的形状相适配,后板930于料盘底板810上的投影形状和后板放置区812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后板定位结构830包括四个位于后板放置区812外的后板挡块831,四个后板挡块831用于分别抵接后板930的两个长侧端和两个短侧端,通过四个后板挡块831就能实现后板93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定位,此种后板定位结构830的设置方式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后板定位结构830包括位于后板放置区812内的后板支撑块(未在图中示出),后板支撑块用于与后板930的反面抵接。通过后板支撑块的设置,有利于将后板930平稳地放置于后板放置区812。其中,后板支撑块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

如图14和图15所示,料盘底板810上对应上围板放置区813设置有上围板定位结构840,上围板定位结构840用于将上围板911直立地定位于上围板放置区813。通过上围板定位结构840将上围板911定位于上围板放置区813,如图14和图15所示,上围板定位结构840包括两个上围板夹块841,两个上围板夹块841用于分别抵接上围板911的两个板面,两个上围板夹块841间隔相对,以在两个上围板夹块841之间形成夹槽(未在图中示出),通过两个上围板夹块841形成夹槽,将上围板911的底部插入夹槽,即可通过夹槽来夹持固定直立的上围板911,其中,两个上围板夹块841为一组,可以是设置有一组上围板夹块841,也可以是沿上围板放置区81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组上围板夹块841。并且,如图14所示,上围板放置区813内设置有用于与上围板911接触的第一压力传感器816,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16能检测上围板911是否完全插入夹槽。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上围板定位结构840包括两个上围板挡块842,两个上围板挡块842用于抵接上围板911的同一板面且抵接于上围板911的两个折边处。通过两个上围板挡块842能在上围板放置区813的延伸方向上对上围板911进行定位。

如图14和图15所示,料盘底板810上对应下围板放置区814设置有下围板定位结构850,下围板定位结构850用于将下围板912直立地定位于下围板放置区814。如图15所示,下围板定位结构850包括下围板夹块对851,下围板夹块对851包括两个下围板夹块,两个下围板夹块用于分别抵接下围板912的两个板面,两个下围板夹块间隔相对,以在两个下围板夹块之间形成夹槽,下围板夹块对851沿下围板放置区814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通过多个下围板夹块对851形成多个夹槽,将下围板912的底部插入多个夹槽,即可通过多个夹槽来夹持固定直立的下围板912。并且,如图14所示,下围板放置区814内设置有用于与下围板912接触的第二压力传感器817,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17能检测下围板912是否完全插入夹槽。

并且,如图14和图15所示,多组下围板夹块对851中包括两组第一下围板夹块对851a和两组第二下围板夹块对851b,两组第一下围板夹块对851a用于分别夹持固定下围板912的两侧壁靠近下围板912的对接口处,两组第二下围板夹块对851b用于分别夹持固定下围板912的底壁靠近两侧壁处。下围板912于料盘底板810上的投影形状和下围板放置区814的形状均可为u形设置,这样对应下围板912的形状来布置下围板夹块对851,对下围板912的定位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物料盘800能让前板920和后板930正面背向料盘底板810放置,且让上围板911和下围板912直立放置,这样内胆物料在内胆物料盘800上的放置方式与在焊接工位处的放置方式一致,在通过搬运装置将内胆物料盘800上的内胆物料放置于焊接工位处的过程中,搬运装置无需翻转内胆物料,简化搬运装置的动作,从而便于搬运装置取放内胆物料,并且,内胆物料盘800分别对应各内胆物料设置定位结构来进行定位,这样便于搬运装置拾取内胆物料。如图14和图15所示,后板放置区812、上围板放置区813和下围板放置区814位于前板放置区811的同一侧,下围板放置区814绕设于后板放置区812的外围。这样各放置区在料盘底板810上的布置较为紧凑。进一步,如图14和图15所示,料盘底板810形成有前板放置区811的板面包括两条相间隔的第一边界815;前板放置区811为靠近两条第一边界815中的一条设置,后板放置区812、上围板放置区813和下围板放置区814靠近两条第一边界815中的另一条设置,上围板放置区813与下围板放置区814在与第一边界815平行的方向上相间隔;前板定位结构820被设置为能使前板920的长侧端与第一边界815平行,后板定位结构830被设置为能使后板930的短侧端与第一边界815平行,上围板定位结构840被设置为能使上围板911的对接口朝向后板放置区812,下围板定位结构850被设置为能使下围板912的对接口朝向前板放置区811。这样有利于将料盘底板810尽可能地做到最小,其中,上围板911与下围板912通过对接口相对接,以围合形成筒状的围板。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料盘底板810为方形板,第一边界815为料盘底板810的短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