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3294发布日期:2021-06-15 20: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



背景技术:

电池腔体,是指为一些特殊电池(例如液态电池)和集成化储能器件(例如充电宝、电瓶等)所设置的外部封装保护结构。现有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此类电池腔体的一体式铸造效率,通常采用冲壳模具进行生产制造。

但现有的用于电池腔体的一体式冲壳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模具多采用螺栓紧固定位,拆装较为繁琐,且连接处的螺栓在长期震动过程中容易发生金属疲劳,继而突然断裂,形成安全隐患;二是缺乏对工件和模具的一体化顶升机构,不便于快速取出铸件或更换模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包括底座、托架、定位机构、母模、框架以及压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托架,且托架的顶部皆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母模水平设置于两个托架的正上方,且定位机构的顶部皆垂直延伸至母模的底部,所述母模的正上方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底端与底座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冲压气缸,且冲压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框架的内部并水平安装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退料气缸,且退料气缸的顶端水平安装有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板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前后两组柱塞,且柱塞皆垂直延伸至母模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孔、螺柱、罩壳、螺母以及硅胶柱,所述螺孔垂直开设于托架的内部,且螺柱的底部安装于螺孔中,所述螺柱的中部套设有罩壳,且罩壳镶嵌于托架的顶部,所述罩壳内部的螺柱上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柱的顶部套装有硅胶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柱与螺孔、螺母之间皆螺纹连接,且罩壳通过螺母与螺柱一体化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柱的底部与罩壳相互嵌套,且罩壳呈喇叭状结构,并且硅胶柱呈顶部圆滑的锥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螺柱的底部拧入螺孔中,再在螺柱的中部依次套装罩壳、螺母,通过拧紧螺母对罩壳进行固定,然后在螺柱的顶部套上硅胶柱,此时,将母模水平安置于两个托架上,则等间距分布的定位机构顶部与母模的底部对应嵌套,即硅胶柱与母模弹性嵌套并构成限位,从而提高了该冲壳模具的装配效率及稳定性;

2、在冲壳过程中,等间距分布的柱塞与母模的底部相互嵌套并构成封堵,当完成冲壳后,启动退料气缸向上伸长,直至托板与母模相互接触,则电池腔体被从母模中顶起,继续启动退料气缸向上伸长,则母模整体被托板顶起,一次性脱离所有定位机构,从而提高了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的局部立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中定位机构的主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退料气缸;3、托板;4、柱塞;5、托架;6、定位机构;601、螺孔;602、螺柱;603、罩壳;604、螺母;605、硅胶柱;7、母模;8、框架;9、冲压气缸;10、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包括底座1、托架5、定位机构6、母模7、框架8以及压板10,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托架5,且托架5的顶部皆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机构6,母模7水平设置于两个托架5的正上方,且定位机构6的顶部皆垂直延伸至母模7的底部,母模7的正上方设置有框架8,且框架8的底端与底座1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框架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冲压气缸9,该冲压气缸9的型号可为sc160-100,且冲压气缸9的输出端延伸至框架8的内部并水平安装有压板10。

在图1和图2中:底座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退料气缸2,该退料气缸2的型号可为sc160-50,且退料气缸2的顶端水平安装有托板3,便于托起母模7整体;托板3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前后两组柱塞4,且柱塞4皆垂直延伸至母模7的底部,便于将铸成的电池腔体被从母模7中顶起;

在图2和图3中:定位机构6包括螺孔601、螺柱602、罩壳603、螺母604以及硅胶柱605,螺孔601垂直开设于托架5的内部,且螺柱602的底部安装于螺孔601中,螺柱602的中部套设有罩壳603,且罩壳603镶嵌于托架5的顶部,罩壳603内部的螺柱602上套装有螺母604,螺柱602的顶部套装有硅胶柱605,用于弹性限位、缓冲避震;螺柱602与螺孔601、螺母604之间皆螺纹连接,且罩壳603通过螺母604与螺柱602一体化固定,便于拆装;硅胶柱605的底部与罩壳603相互嵌套,且罩壳603呈喇叭状结构,并且硅胶柱605呈顶部圆滑的锥状结构,用于增强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左右两个托架5的顶部等间距安装定位机构6,即先将螺柱602的底部拧入螺孔601中,再在螺柱602的中部依次套装罩壳603、螺母604,通过拧紧螺母604对罩壳603进行固定,使得罩壳603的顶端与托架5的顶端相互齐平,然后在螺柱602的顶部套上硅胶柱605,此时,将母模7水平安置于两个托架5上,则等间距分布的定位机构6顶部与母模7的底部对应嵌套,即硅胶柱605与母模7弹性嵌套并构成限位,还具有弹性缓冲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该冲壳模具的装配效率及稳定性;

当开始冲壳时,启动框架8顶端的冲压气缸9,使其向下推动压板10,将原料快速压入母模7中并一体化铸成电池腔体,在此过程中,等间距分布的柱塞4与母模7的底部相互嵌套并构成封堵,当完成冲壳后,启动退料气缸2向上伸长,直至托板3与母模7相互接触,则电池腔体被从母模7中顶起,方便取出,或者继续启动退料气缸2向上伸长,使得母模7整体被托板3顶起,从而一次性脱离所有定位机构6,便于更换新的母模7,从而提高了下料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包括底座(1)、托架(5)、定位机构(6)、母模(7)、框架(8)以及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托架(5),且托架(5)的顶部皆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机构(6),所述母模(7)水平设置于两个托架(5)的正上方,且定位机构(6)的顶部皆垂直延伸至母模(7)的底部,所述母模(7)的正上方设置有框架(8),且框架(8)的底端与底座(1)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框架(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冲压气缸(9),且冲压气缸(9)的输出端延伸至框架(8)的内部并水平安装有压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退料气缸(2),且退料气缸(2)的顶端水平安装有托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的顶端等间距安装有前后两组柱塞(4),且柱塞(4)皆垂直延伸至母模(7)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螺孔(601)、螺柱(602)、罩壳(603)、螺母(604)以及硅胶柱(605),所述螺孔(601)垂直开设于托架(5)的内部,且螺柱(602)的底部安装于螺孔(601)中,所述螺柱(602)的中部套设有罩壳(603),且罩壳(603)镶嵌于托架(5)的顶部,所述罩壳(603)内部的螺柱(602)上套装有螺母(604),所述螺柱(602)的顶部套装有硅胶柱(6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602)与螺孔(601)、螺母(604)之间皆螺纹连接,且罩壳(603)通过螺母(604)与螺柱(602)一体化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柱(605)的底部与罩壳(603)相互嵌套,且罩壳(603)呈喇叭状结构,并且硅胶柱(605)呈顶部圆滑的锥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腔体一体式冲壳模具,包括底座、托架、定位机构、母模、框架以及压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托架,且托架的顶部皆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母模水平设置于两个托架的正上方,且定位机构的顶部皆垂直延伸至母模的底部,所述母模的正上方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底端与底座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冲压气缸,且冲压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框架的内部并水平安装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定位机构和母模的限位安装,从而提高了该冲壳模具的装配效率及稳定性,而且实现了电池腔体和母模的自动化顶升,从而综合提高了下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涂茗;陈肖;钱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仕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