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120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是电池最重要的组件,电芯在依次经过机械/超声波揉平、包胶、入壳、集流盘焊接及封口焊等工序的处理后,才能组装形成电池。由此,电芯的性能对电池性能起到直接的影响,在电池组装前的电芯制备过程十分重要。

当前,由于电芯与电池壳具有精密的装配尺寸,电池壳的端部在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时,将难以进行电芯的入壳操作,并在入壳时容易对电芯与电池壳相接触的壁面造成划伤,导致电芯内部短路,严重影响到电池的质量。由此,在对电芯进行入壳操作时,需要预先对电池壳的端部进行整形,使得电池壳的端部呈现较好的圆度。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壳整形时,通常采用人工整形的方式,不仅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确保电池壳端部的圆度与同轴度,从而影响到后续的电芯入壳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用以解决当前对电池壳的人工整形存在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难以确保电池壳端部的圆度与同轴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包括整形头与驱动机构;所述整形头上形成有用于贴附于电池壳的端部的球面或圆锥面;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整形头,用于驱动所述整形头沿轴向所述电池壳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整形头呈柱状,并用于与所述电池壳同轴布置;所述整形头用于朝向所述电池壳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球面或圆锥面,所述整形头用于远离所述电池壳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相对装有用于对应所述电池壳两端的所述整形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沿所述电池壳的轴向移动,并连接所述整形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夹持单元还包括移动滑台、阻尼器及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滑台,所述移动滑台连接所述整形头;所述阻尼器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均用于沿所述电池壳的轴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滑台的一侧,所述阻尼器的阻尼端及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端均伸向所述移动滑台,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或电动推杆;和/或,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滑台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还包括:电池壳固定机构,所述电池壳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壳的外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电池壳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形成有凹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的壁面用于与所述电池壳的外侧面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凹面结构的壁面上还形成有一层柔性贴附层,所述柔性贴附层上用于贴附于所述电池壳的外侧面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下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所述电池壳固定机构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上安装所述第二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通过设置整形头与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驱动整形头沿轴向伸向电池壳的端部时,可通过整形头上球面或圆锥面的压力作用对电池壳的端部进行圆度整形,确保电池的壳端部达到较好的圆度与同轴度,并且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整形效率,便于进行后续的电芯入壳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整形头;2、第一夹持机构;21、夹持单元;211、直线驱动机构;212、移动滑台;213、阻尼器;22、固定支座;3、电池壳固定机构;31、第二夹持机构;32、升降调节机构;4、电池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示的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包括整形头1与驱动机构;整形头1上形成有用于贴附于电池壳4的端部的球面或圆锥面;驱动机构连接整形头1,用于驱动整形头1沿轴向伸向电池壳4的端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整形头1与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驱动整形头1沿轴向伸向电池壳4的端部时,可通过整形头1上球面或圆锥面的压力作用对电池壳4的端部进行圆度整形,可确保电池的壳端部达到较好的圆度与同轴度,并且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整形效率,便于进行后续的电芯入壳操作。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整形头1可以为圆球、半球及其它具有球面或圆锥面结构的整形头1,对此可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与电池壳4端部的圆形沿边进行整形即可。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机构既可从单侧驱动整形头1移动,以对电池壳4的一端进行圆度整形,也可从双侧同时驱动两个整形头1沿轴向靠近电池壳4的两端,以对电池壳4的两端进行圆度整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整形头1呈柱状,并用于与电池壳4同轴布置,其中,整形头1具体可以为圆柱状,当然,也可设计为正多边形的棱柱;整形头1用于朝向电池壳4的一端形成为球面或圆锥面,整形头1用于远离电池壳4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从而驱动机构在驱动整形头1沿轴向靠近电池壳4的端部时,整形头1上的球面或圆锥面会相应地沿轴向逐渐压覆于电池壳4的端部的沿边,使得电池壳4的端部达到较好的圆度与同轴度。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机构2,第一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相对装有用于对应电池壳4两端的整形头1,从而在第一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相互靠近,两个整形头1会逐渐对电池壳4的两端形成夹持,从而基于夹持力对电池壳4的两端实现圆度整形,并确保了整形时的同轴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夹持单元21,夹持单元21包括直线驱动机构211,直线驱动机构211的输出端用于沿电池壳4的轴向移动,并连接整形头1。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直线驱动机构211呈水平布置,并安装于固定支座22上,两个夹持单元21上的直线驱动机构211的输出端呈相对布置,直线驱动机构211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气缸或电动推杆。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夹持单元21还包括移动滑台212、阻尼器213及激光测距传感器;直线驱动机构211的输出端连接移动滑台212,移动滑台212连接整形头1;阻尼器213及激光测距传感器均用于沿电池壳4的轴向固定设置于移动滑台212的一侧,且阻尼器213的阻尼端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端均伸向移动滑台212,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讯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11。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移动滑台212滑动安装于滑轨上,滑轨可设置两个,并沿电池壳4的轴向安装于固定支座22上,本实施例通过配置移动滑台212,可控制在整形时整形头1移动的稳定性,以确保对电池壳4端部的整形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第一夹持机构2布置结构的紧凑性,减小对空间的占用,本实施例将直线驱动机构211设置于移动滑台212的下侧。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直线驱动机构211的输出端移动的行程,以在对电池壳4的端部进行圆度整形时,达到精确控制移动滑台212沿电池壳4的轴向移动的距离;本实施例所示的阻尼器213具体为油压缓冲器,阻尼器213的阻尼端与移动滑台212上的止挡头沿电池壳4的轴向相对应。本实施例通过配置阻尼器213,可对移动滑台212移动的行程进行进一步的控制,防止在整形时因整形头1的移动量过大而对电池壳4造成损伤,从而在整形时还对电池壳4的端部形成可靠的防护。

另外,为了提高对电池壳4进行圆度整形的效率,本实施例所示的移动滑台212上并排装有多个整形头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在移动滑台212上并排装有两个整形头1,从而基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电池壳端部圆度整形装置,可一次性对两个电池壳4进行圆度整形。

如图1至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电池壳固定机构3,电池壳固定机构3设置于驱动机构的一侧,用于固定电池壳4的外侧面。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电池壳固定机构3可具体对电池壳4的中部进行固定,防止在对电池壳4进行圆度整形时电池壳4发生晃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电池壳固定机构3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第二夹持机构31的夹持端形成有凹面结构,凹面结构的壁面用于与电池壳4的外侧面相适配。

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夹持机构31可具体为夹持气缸,夹持气缸的两个夹指上形成有相对布置的凹面结构,以在夹持气缸呈夹持状态时,正好环抱于电池壳4的外侧面,从而对电池壳4进行固定。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凹面结构的壁面上还形成有一层柔性贴附层,柔性贴附层上用于贴附于电池壳4的外侧面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下凹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下凹部可以为凹槽,相应地,可在柔性贴附层上用于贴附于电池壳4的外侧面的壁面上形成多个并排布置的凹槽,以确保柔性贴附层与电池壳4的外侧面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摩擦力,从而确保第二夹持机构31对电池壳4夹持的可靠性。

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柔性贴附层所选用的材质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优力胶,从而在第二夹持机构31在对电池壳4的外侧面形成夹持时,还对电池壳4形成较好的防护。

如图2与图3所示,为了提高对电池壳4的端部进行圆度整形操作的便捷性,本实施例所示的电池壳固定机构3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32,升降调节机构32上安装第二夹持机构31,其中,升降调节机构32可设置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滑台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安装第二夹持机构31。当然,升降调节机构32也可以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竖直朝上布置,并连接第二夹持机构31。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在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夹持机构31,以在第一夹持机构2通过配套的整形头1对两个电池壳4进行圆度整形时,由两个第二夹持机构31同时对相应的电池壳4进行固定,以确保对电池壳4进行圆度整形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