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887发布日期:2021-07-20 16:3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放线配套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活塞环用钢丝在成型时必须在出口轧机后端安装断电开关。当放线轮上钢丝放完后,随着钢丝张力消失,压在钢丝上的连杆失去支撑力而下落,带动与连杆头端相连的凸轮下压断电开关,从而实现整机自动断电。但由于连杆一直与钢丝处于滑动摩擦状态,连杆磨损速度快,因此需要频繁更换连杆才能维持自动断电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不仅能够在放线结束时实现自动断电,而且磨损小、寿命长,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包括倒t字型的机架(是本实用新的安装基础),通过水平支杆以悬臂方式固定在机架中部的断电开关,通过凸轮杆铰接在机架上、且位于断电开关正上方的凸轮(凸轮沿铰下摆时能够压合到正下方的断电开关),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凸轮相连接的连杆(连杆用于连接凸轮和辊轮),通过轴承结合方式安装在连杆另一端的辊轮(用于压合钢丝,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磨损小、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在所述辊轮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凹槽(便于压合钢丝)。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辊轮的内腔面与连杆的外表面之间嵌装有轴承(用于支撑辊轮、降低摩擦);所述轴承的左端面分别与辊轮内腔面的台阶面、连杆的阶梯轴肩相贴合,轴承的右端面分别与卡嵌在辊轮内腔面的孔用卡簧(用于限制轴承的轴向移动)、卡嵌在连杆端头的轴用卡簧相接触(用于限制辊轮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磨损小、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同时,当放线轮上钢丝放完后,随着钢丝张力消失,压在钢丝上的辊轮失去支撑力而下落,带动着依次相连的连杆、凸轮、凸轮杆一起下摆,由于断电开关位于凸轮的正下方,所以凸轮下摆时正好压合在断电开关上,从而实现整机自动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不仅能够在放线结束时实现自动断电,而且磨损小、寿命长,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机架,1-1、水平支杆,2、断电开关,3、凸轮,3-1、凸轮杆,4、连杆,5、辊轮,5-1、凹槽,6、轴承,7、孔用卡簧,8、轴用卡簧,9、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包括倒t字型的机架1(是本实用新的安装基础),通过水平支杆1-1以悬臂方式固定在机架1中部的断电开关2,通过凸轮杆3-1铰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断电开关2正上方的凸轮3(凸轮3沿铰下摆时能够压合到正下方的断电开关2),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凸轮3相连接的连杆4(连杆4用于连接凸轮3和辊轮5),通过轴承结合方式安装在连杆4另一端的辊轮5(用于压合钢丝9,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磨损小、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在所述辊轮5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凹槽5-1(便于压合钢丝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辊轮5的内腔面与连杆4的外表面之间嵌装有轴承6(用于支撑辊轮5、降低摩擦);所述轴承6的左端面分别与辊轮内腔面的台阶面、连杆4的阶梯轴肩相贴合,轴承6的右端面分别与卡嵌在辊轮内腔面的孔用卡簧7(用于限制轴承6的轴向移动)、卡嵌在连杆4端头的轴用卡簧8相接触(用于限制辊轮5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首先,按照上述结构描述组装本实用新型;接着,将钢丝9穿过辊轮5、并处于辊轮5的凹槽5-1内;随后,在正常挂车启动后,将辊轮5压合在钢丝9上,通过钢丝9的张力支撑而使辊轮5不下落,随着钢丝9不停地前移动带动辊轮5不断地滚动,由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磨损小、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最后,当放线轮上钢丝9放完后,随着钢丝9的张力消失,压在钢丝9上的辊轮5失去支撑力而下落,带动着依次相连的连杆4、凸轮3、凸轮杆3-1一起下摆,由于断电开关2位于凸轮3的正下方,所以凸轮3下摆时正好压合在断电开关2上,从而实现整机自动断电。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断电装置包括倒t字型的机架(1),通过水平支杆(1-1)以悬臂方式固定在机架(1)中部的断电开关(2),通过凸轮杆(3-1)铰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断电开关(2)正上方的凸轮(3),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凸轮(3)相连接的连杆(4),通过轴承结合方式安装在连杆(4)另一端的辊轮(5);在所述辊轮(5)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凹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轮(5)的内腔面与连杆(4)的外表面之间嵌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左端面分别与辊轮内腔面的台阶面、连杆(4)的阶梯轴肩相贴合,轴承(6)的右端面分别与卡嵌在辊轮内腔面的孔用卡簧(7)、卡嵌在连杆(4)端头的轴用卡簧(8)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丝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断电装置,涉及钢丝放线配套装置的技术领域。所述自动断电装置包括倒T字型的机架,通过水平支杆以悬臂方式固定在机架中部的断电开关,通过凸轮杆铰接在机架上、且位于断电开关正上方的凸轮,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凸轮相连接的连杆,通过轴承结合方式安装在连杆另一端的辊轮;在所述辊轮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利用辊轮与钢丝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装置中连杆与钢丝之间的滑动摩擦,不仅能够在放线结束时实现自动断电,而且磨损小、寿命长,解决了传统连杆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支怀峰;郑风美;张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钢集团郑州精密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