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365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达组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马达组装的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马达的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的组装,都是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完成。人工组装不仅作业难度大,不容易一次组装到位,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较小,生产效率低下,量产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以实现全自动上料、组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投入,节省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包括一个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块台板,所述台板上设置有卡环上料模组、卡环搬运装配模组、转子卡环装配工位、转子前后旋转模组、第一转子搬运模组、转子左右旋转模组、第二转子搬运模组、转子轴承组装工位、小轴承压入模组、大轴承压入模组、压入伺服气缸、小轴承振动盘、大轴承振动盘、可伸缩不良品盒、良品出料传送轨道;

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设置在所述台板的最左侧,所述卡环上料模组位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的后方,且所述卡环上料模组的卡环上料处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的行程最后端对接,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位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的前方,且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的行程最前端对接,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位于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行程最右端的后方,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位于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的右侧,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架设在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和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的行程最左端与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对接,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对接,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位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的右侧,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分别位于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的左右两侧,所述压入伺服气缸位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的右侧,且所述压入伺服气缸的推压杆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对接,所述小轴承振动盘和所述大轴承振动盘分别位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的后方,且所述小轴承振动盘和所述大轴承振动盘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对接,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位于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的右侧,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位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起始端的后方,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架设在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和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起始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的行程最左端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对接,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的行程中段与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对接,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起始端及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对接。

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分别与所述卡环上料模组、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所述压入伺服气缸、所述小轴承振动盘、所述大轴承振动盘、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和所述压入伺服气缸前后并排设置在一个固定在所述台板上的前后移栽模组上,所述前后移栽模组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气连接,所述前后移栽模组处在其行程最前端时,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横向对齐,所述前后移栽模组处在其行程最后端时,所述压入伺服气缸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横向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由对应的不良品盒伸缩气缸驱动,在所述不良品盒伸缩气缸处在其行程最前端时,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的前端位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起始端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行程最右端的正下方,在所述不良品盒伸缩气缸处在其行程最后端时,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的前端退至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起始端及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行程最右端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侧面设置可开合的柜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侧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脚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可开合的检修窗。

进一步的,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显示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情况的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抽样样品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上料、搬运、翻转和装配机构的联动配合,可同时实现马达转子与卡环、小轴承及大轴承的全自动上料及组装,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员投入,节约了生产成本,可以作为一个组装工站设置在马达组装流水线的一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外罩后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组装工位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包含外罩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包含外罩时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参见图1-8所示,一种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自动组装设备,包括一个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一块台板2,所述台板2上设置有卡环上料模组3、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小轴承压入模组11、大轴承压入模组12、压入伺服气缸13、小轴承振动盘14、大轴承振动盘15、可伸缩不良品盒16、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

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设置在所述台板2的最左侧,所述卡环上料模组3位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的后方,且所述卡环上料模组3的卡环上料处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的行程最后端对接,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位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的前方,且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的行程最前端对接,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位于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行程最右端的后方,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位于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的右侧,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架设在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和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的行程最左端与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对接,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对接,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位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的右侧,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分别位于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的左右两侧,所述压入伺服气缸13位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的右侧,且所述压入伺服气缸13的推压杆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对接,所述小轴承振动盘14和所述大轴承振动盘15分别位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的后方,且所述小轴承振动盘14和所述大轴承振动盘15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和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对接,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位于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的右侧,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位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起始端的后方,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架设在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和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起始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的行程最左端与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对接,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的行程中段与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对接,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的行程最右端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起始端及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对接。

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18,所述电气控制箱18分别与所述卡环上料模组3、所述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所述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所述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所述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所述压入伺服气缸13、所述小轴承振动盘14、所述大轴承振动盘15、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电气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和所述压入伺服气缸13前后并排设置在一个固定在所述台板2上的前后移栽模组19上,所述前后移栽模组19与所述电气控制箱18电气连接,所述前后移栽模组19处在其行程最前端时,所述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横向对齐,所述前后移栽模组19处在其行程最后端时,所述压入伺服气缸13与所述小轴承压入模组11、所述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所述大轴承压入模组12横向对齐。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由对应的不良品盒伸缩气缸驱动,在所述不良品盒伸缩气缸处在其行程最前端时,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的前端位于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起始端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行程最右端的正下方,在所述不良品盒伸缩气缸处在其行程最后端时,所述可伸缩不良品盒16的前端退至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起始端及所述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行程最右端的后方。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1-10所示,所述机架1的侧面设置可开合的柜门20。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1-10所示,所述机架1的侧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21。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1-10所示,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2。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1-10所示,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脚支撑23。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9-10所示,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24,所述保护罩24上设置有可开合的检修窗25。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9-10所示,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显示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情况的显示器26。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9-10所示,所述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抽样样品架27。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个组装工站设置在马达组装流水线的一环,从而实现马达转子卡环及大小轴承的自动上料和组装。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s1、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左端,采用人工方式或者转子移栽模组将一个转子放置在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上,然后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右端;

s2、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后端,并向下移动至卡环上料位处,将一个卡环夹取,撑开,然后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在对应电机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前端,并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下降至转子卡环装配工位5,将卡环安装到转子上,最后卡环搬运装配模组4复位等待下一次工作;

s3、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夹住安装好卡环的转子的后端,然后在对应电机的带动下将转子向后翻转90度,使转子从前后横卧状态翻转为垂直竖立状态;

s4、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左端,并向下移动至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处,将竖立的转子夹取,然后转子前后旋转模组6复位等待下次工作,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则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右端,并向下移动至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处;

s5、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夹住转子的下端,然后第一转子搬运模组7复位等待下次工作,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则在对应电机的带动下将转子向右翻转90度,使转子从垂直竖立状态翻转为左右横卧状态;

s6、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左端,并向下移动至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处,将左右横卧的转子夹取,然后转子左右旋转模组8复位等待下次工作,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则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其行程的中段,并向下移动将转子横放在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上;

s7、小轴承振动盘14和大轴承振动盘15分别将小轴承和大轴承输送入小轴承压入模组11和大轴承压入模组12,然后压入伺服气缸13推动小轴承压入模组11向右移动,位于转子轴承组装工位10上的转子左右两端受到小轴承压入模组11和大轴承压入模组12的挤压后,完成转子的大小轴承组装;

s8、压入伺服气缸13与小轴承压入模组11均复位等待下一次工作,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则在对应气缸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夹起一起完成大小轴承组装的转子,并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右端;

s9、在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的行程最右端对转子产品进行质检,若为良品,则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将产品直接向下放入良品出料传送轨道17上完成出料,若为不良品,则可伸缩不良品盒16伸出至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行程最右端的下方,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将不良品放入可伸缩不良品盒16中进行回收,最后第二转子搬运模组9复位等待下一次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