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0276发布日期:2021-08-27 11:0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锻坯,指的是锻造后未经过深加工的毛坯产品。锻坯经锻造机锻造后直接掉落在锻造机下方,并堆积在锻造机下方;由于锻造机与地面之间有一定高度,锻坯在落到地面时会有一个较大的速度,锻坯与地面磕碰、锻坯与锻坯磕碰容易产生磕碰伤;同时由于地面上有模具水,锻坯与模具水长时间接触会引起水淬裂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它通过输送带和出料通道对锻坯进行侧向输出,减少锻坯下料的高度差,可有效解决锻坯的磕碰伤及与水接触引起的水淬裂纹,可有效提高锻坯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锻造机下方的左右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右端衔接有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右端衔接有前后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

所述出料通道上设有若干锻坯减速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带水平设置且顺时针传动;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位于锻造机的出料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上方设有锻坯引导通道;

所述锻坯引导通道包括两前后对称设置的折弯引导板,两个折弯引导板形成一个左大右小设置的呈“y”型的通道,两个折弯引导板的左端固定有挡料板;

折弯引导板通过多个支臂固定在锻造机的底部。

所述锻坯减速装置包括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均布的链条,链条的上端挂接在挂扣上,挂扣固定在出料通道的上侧壁上;

相邻两个链条之间的间距小于锻坯的最小直径;

所述链条竖直垂落设置,链条的下端悬空设置。

所述出料通道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滑板,滑板的前端和后端各固定有侧板,侧板的左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带的右端;两个侧板的上方固定有上盖板,上盖板的左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与第一输送带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锻坯的最大外径。

所述上盖板上成型有多个放热槽口;

所述滑板的右端成型有圆弧过渡板。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输送带和出料通道对锻坯进行侧向输出,减少锻坯下料的高度差,可有效解决锻坯的磕碰伤及与水接触引起的水淬裂纹,可有效提高锻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关于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关于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锻造机下方的左右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1,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右端衔接有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出料通道2,出料通道2的右端衔接有前后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3;

所述出料通道2上设有若干锻坯减速装置4。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输送带1水平设置且顺时针传动;

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左端位于锻造机的出料位置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左端上方设有锻坯引导通道5;

所述锻坯引导通道5包括两前后对称设置的折弯引导板51,两个折弯引导板51形成一个左大右小设置的呈“y”型的通道,两个折弯引导板51的左端固定有挡料板52;

折弯引导板51通过多个支臂53固定在锻造机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锻坯减速装置4包括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均布的链条41,链条41的上端挂接在挂扣42上,挂扣42固定在出料通道2的上侧壁上;

相邻两个链条41之间的间距小于锻坯的最小直径;

所述链条41竖直垂落设置,链条41的下端悬空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出料通道2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滑板21,滑板21的前端和后端各固定有侧板22,侧板22的左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带1的右端;两个侧板22的上方固定有上盖板23,上盖板23的左端固定有挡板24,挡板24与第一输送带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锻坯的最大外径。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上盖板23上成型有多个放热槽口231;

所述滑板21的右端成型有圆弧过渡板25。

工作原理:锻坯9经锻造机加工完成后下落到第一输送带1上且锻坯位于两个折弯引导板51之间,第一输送带1将锻坯从左往右输送,经两个折弯引导板51的作用可将锻坯引向第一输送带1的中间位置,防止锻坯从第一输送带1的侧部滑落;

第一输送带1将锻坯9输送到第一输送带1的右端时,锻坯9自动滑落到出料通道2内,并沿出料通道2下滑,当锻坯碰到链条41时,可降低锻坯9的速度,从而有效防止锻坯9下落的速度过快;

当锻坯9下滑到出料通道2的下端时经圆弧多度板的引导作用,短臂9下落到第二输送带3上,第二输送带3将锻坯9输出。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锻造机下方的左右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右端衔接有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出料通道(2),出料通道(2)的右端衔接有前后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3);

所述出料通道(2)上设有若干锻坯减速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水平设置且顺时针传动;

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左端位于锻造机的出料位置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左端上方设有锻坯引导通道(5);

所述锻坯引导通道(5)包括两前后对称设置的折弯引导板(51),两个折弯引导板(51)形成一个左大右小设置的呈“y”型的通道,两个折弯引导板(51)的左端固定有挡料板(52);

折弯引导板(51)通过多个支臂(53)固定在锻造机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坯减速装置(4)包括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均布的链条(41),链条(41)的上端挂接在挂扣(42)上,挂扣(42)固定在出料通道(2)的上侧壁上;

相邻两个链条(41)之间的间距小于锻坯的最小直径;

所述链条(41)竖直垂落设置,链条(41)的下端悬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2)包括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滑板(21),滑板(21)的前端和后端各固定有侧板(22),侧板(22)的左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带(1)的右端;两个侧板(22)的上方固定有上盖板(23),上盖板(23)的左端固定有挡板(24),挡板(24)与第一输送带(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锻坯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3)上成型有多个放热槽口(231);

所述滑板(21)的右端成型有圆弧过渡板(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结构优化的锻坯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锻造机下方的左右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右端衔接有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右端衔接有前后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带;所述出料通道上设有若干锻坯减速装置。它通过输送带和出料通道对锻坯进行侧向输出,减少锻坯下料的高度差,可有效解决锻坯的磕碰伤及与水接触引起的水淬裂纹,可有效提高锻坯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帅斌;杨伟;王松杰;白太亮;李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