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2146发布日期:2021-10-16 09:2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大直径化工塔器的建造过程中,筒节的对接环缝的焊接都是难度最大、工期最长的部分,在进行一些大直径、大厚板的筒节焊接时,需要指定一个完整的装配焊接方案来进行操作,以便解决建造时的各种问题;由于建造的方式的不同,整个建造的工艺也会有很大的区别,需要依靠一些特殊的设备及工装来辅助建造。
3.现在的大直径(>15米)、大厚板(>100毫米)筒节焊接,都是在大型龙门吊下将每个筒节依次叠加,然后搭满堂脚手架后进行手工横焊,焊接完毕后还需用龙门吊进行翻身后做热处理;这样的建造模式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还占用大量的吊装资源,影响公司的其他产品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它不仅整体强度高,还能在筒体顶面上灵活滚动,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板、设备箱、护栏和四个支撑导轮,其中,
6.所述平台框架包括外框、两根横向内梁、两根长纵向内梁和两根短纵向内梁;所述外框由两根横向边梁和两根纵向边梁构成而呈矩形;两根横向内梁对称地设在两根横向边梁的内侧;两根长纵向内梁跨接在两根横向内梁的中部之间;两根短纵向内梁一一对应地跨接在两根横向边梁的中部和两根横向内梁的中部之间;
7.所述平台板固定在平台框架的顶面上,该平台板的中央开设一个矩形的工作孔;
8.所述设备箱由两块横向板和两块纵向板构成一个无底无盖的矩形盒并固定在所述平台板的顶面的一个角部;
9.所述护栏设在所述平台板的四周顶面上,护栏包括栏杆立柱和两层栏杆横杆,护栏的前侧面的中部开设一个进口;
10.四个所述支撑导轮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面的四个角部。
11.上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中,每个所述支撑导轮包括一对支撑板、一块固定在一对支撑板的顶面上的顶板、两个固定在顶板上的连接块、一根跨接在一对支撑板的下部的支撑轴和安装在支撑轴并位于一对支撑板之间的滚轮,两块连接块插入横向边梁的底面上开设的插孔后与横向边梁焊接固定。
12.上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中,所述平台框架采用槽钢制作。
13.上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中,所述平台板和设备箱均
采用花钢板制作。
14.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不仅整体强度高,还能在筒体顶面上灵活滚动,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该工装平台还可重复利用,不用搭设满堂脚手架,能降低场地资源利用率,缩短建造周期,减少劳务人员的作业工时、降低项目成本,相对于以往的建造方式更加安全,防止建造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前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侧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中的平台框架的平面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中的支撑导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1、平台板2、设备箱3、护栏4和四个支撑导轮5。
23.平台框架1采用8号槽钢制作并包括外框、两根横向内梁13、两根长纵向内梁14和两根短纵向内梁15;其中,外框由两根横向边梁11和两根纵向边梁 12构成而呈矩形,外框的长
×
宽=3086mm
×
2086mm;两根横向内梁13对称地设在两根横向边11梁的内侧,两根横向内梁13的间距为1202mm;两根长纵向内梁14跨接在两根横向内梁13的中部之间,两根长纵向内梁14的间距为1400mm;两根短纵向内梁15一一对应地跨接在两根横向边梁11的中部和两根横向内梁 13的中部之间;两根纵向边梁12的外侧面上各自焊接两个吊耳6;
24.平台板2采用花钢板制作并固定在平台框架1的顶面上,该平台板2的中央开设一个矩形的工作孔20,工作孔20的长
×
宽=1156mm
×
1056mm;
25.设备箱3也采用花钢板制作,用于存放焊接用设备,该设备箱3由两块横向板31和两块纵向板32构成一个无底无盖的矩形盒并固定在平台板2的顶面的一个角部;护栏4设在平台板2的四周顶面上;护栏4包括栏杆立柱41和两层栏杆横杆42,护栏4的前侧面的中部开设一个进口;
26.四个支撑导轮5一一对应地设在平台框架1的底面的四个角部;每个支撑导轮5包括一对支撑板50、一块固定在一对支撑板50的顶面上的顶板51、两个固定在顶板51上的连接块52、一根跨接在一对支撑板50的下部的支撑轴 53和安装在支撑轴53并位于一对支撑板50之间的滚轮54,两个连接块52插入横向边梁11的底面上开设的插孔后与横向边梁11焊接固定。
27.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使用时,先将4~ 5节筒体各自翻身到滚轮架40上进行组对,在组对好的筒体的前、后方各设置一根安全柱,两根安全柱的四周各自搭设爬梯脚手架;两根安全柱的顶部连接一根安全绳。将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吊装到筒体的顶部,并将平台板2上的工作孔20对准待焊接的对接环缝,在工装平台
左、右侧的两个吊耳6上各自穿入链条,链条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使工装平台固定在筒体的顶面上。焊接工人通过爬梯脚手架上到工装平台上,焊接工人身上绑的安全带的一头挂在安全绳上;焊接工人通过平台板2上的工作孔20即可对筒体的对接环缝进行自动埋弧焊;焊完一段环缝后,通过滚轮架使筒体转动一个角度,而工装平台经链条的牵引并通过四个支撑导轮5随着筒体的转动方向反向滚动,使工装平台始终位于筒体的顶部,进行下一段环缝的焊接,直至一圈环缝焊接完毕。
28.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板、设备箱、护栏和四个支撑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包括外框、两根横向内梁、两根长纵向内梁和两根短纵向内梁;所述外框由两根横向边梁和两根纵向边梁构成而呈矩形;两根横向内梁对称地设在两根横向边梁的内侧;两根长纵向内梁跨接在两根横向内梁的中部之间;两根短纵向内梁一一对应地跨接在两根横向边梁的中部和两根横向内梁的中部之间;所述平台板固定在平台框架的顶面上,该平台板的中央开设一个矩形的工作孔;所述设备箱由两块横向板和两块纵向板构成一个无底无盖的矩形盒并固定在所述平台板的顶面的一个角部;所述护栏设在所述平台板的四周顶面上,护栏包括栏杆立柱和两层栏杆横杆,护栏的前侧面的中部开设一个进口;四个所述支撑导轮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面的四个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导轮包括一对支撑板、一块固定在一对支撑板的顶面上的顶板、两个固定在顶板上的连接块、一根跨接在一对支撑板的下部的支撑轴和安装在支撑轴并位于一对支撑板之间的滚轮,两块连接块插入横向边梁的底面上开设的插孔后与横向边梁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采用槽钢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和设备箱均采用花钢板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塔器筒体对接环缝焊接用工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板、设备箱、护栏和四个支撑导轮。平台框架包括外框、两根横向内梁、两根长纵向内梁和两根短纵向内梁;外框由两根横向边梁和两根纵向边梁构成而呈矩形;平台板固定在平台框架的顶面上,该平台板的中央开设一个矩形的工作孔;设备箱由两块横向板和两块纵向板构成一个无底无盖的矩形盒并固定在平台板的顶面的一个角部;护栏设在平台板的四周顶面上,护栏包括栏杆立柱和两层栏杆横杆,护栏的前侧面的中部开设一个进口;四个支撑导轮一一对应地设在平台框架的底面的四个角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平台,不仅整体强度高,还能在筒体顶面上灵活滚动,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东东 黄关明 朱丹丹 丁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