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4903发布日期:2021-09-29 03:3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零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类似炖奶器、炖盅等需要长期保持容器侧壁加热的电器,通常采用在容器侧壁设置发热圈的结构。该发热圈的制作过程为:采用内外两片重叠设置的长条形的金属板夹住云母发热材料,其中内侧金属板的宽度大于外侧金属板的宽度,再通过内侧金属板的上下两端向外翻折形成包边11,将外侧金属板和云母发热材料(图中未示出)一起包住,制成长条形的发热体1,其结构如图1所示。长条形的发热体1再运送到组装车间,根据所适配的容器形状,将长条形的发热体1绕成圈状,然后通过弹簧13连接长条形的发热体1两端的弹簧钩槽12,最终形成用于容器侧壁加热的发热圈,如图2所示。专利申请号为201810891574.0,名称为“一种发热圈绕制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绕制上述发热圈的绕制器,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横置固定的圆盘2,圆盘2的底部设有竖向固定柱3,圆盘2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21,环形凹槽21内设有与发热圈的弹簧钩槽11适配的钩部211,圆盘2的旁侧设有绕制轮4,绕制轮4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之间的间距与环形凹槽21的宽度适配,绕制轮4的轮轴40下端与一摇臂5固定,摇臂5的一端与竖向固定柱3铰接,另一端设有手把51。这种发热圈绕制器工作时,只需将压制后的长条形的发热体1一端的弹簧沟槽12与圆盘2上的环形凹槽21的钩部211搭接,再将长条形的发热体1与环形凹槽12平放,通过手把51摇动摇臂5转动,即可将长条形的发热体1绕制成发热圈;在绕制过程中,由于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时刻压紧包边11,可以防止绕制过程中包边11的松脱,保证绕制质量。然而,这种发热圈绕制器在工作时,绕制轮4在对整个长条形的发热体1进行弯折的同时对包边11进行压紧,包边11的压紧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这样经过绕制后,整个绕制成圈的发热圈会存在较大的回弹性,使得整个发热圈由开口处向外张开,在这个过程中,包边11也会存在一定的松脱现象,影响绕制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发热圈安装后的使用寿命,导致安装发热圈的电器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包括一横置固定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有竖向固定柱,所述圆盘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与发热圈的弹簧钩槽适配的钩部,所述圆盘的旁侧设有绕制轮,所述绕制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所述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适配,关键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柱位于所述圆盘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摇臂板,所述摇臂板的一端设有手把,所述绕制轮设有多组,且多组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摇臂板上。
5.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通过多组绕制轮进行发热圈绕
制,绕制时,由前侧的绕制轮对长条形的发热体进行弯折变形,由后侧的绕制轮对发热体的包边进行压紧,从而提高包边的压紧质量,而且发热体在绕制时实际是经过多次弯折,可以减少发热圈绕制成型后的回弹,避免包边松脱现象,保证产品的耐用性。
6.进一步的,所述绕制轮包括第一绕制轮和第二绕制轮,所述第一绕制轮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绕制轮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的距离。由第一绕制轮对长条形的发热体进行弯折变形以及对包边进行预压紧,再由第二绕制轮对包边进行进一步压紧。
7.进一步的,所述摇臂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镂空安装槽,所述绕制轮的轮轴安装在一侧开口的方形固定框中,所述轮轴的下端穿过所述镂空安装槽并通过下螺母固定,所述轮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方形固定框并通过上螺母固定。方形固定框可以保证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的稳定性,保证绕制质量,再通过镂空安装槽可以调节绕制轮与环形凹槽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厚度和材料规格的发热圈绕制。
附图说明
8.图1为长条形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发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现有发热圈绕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其中图示:1、发热体;11、包边;12、弹簧钩槽;13、弹簧;2、圆盘;21、环形凹槽;211、钩部;3、竖向固定柱;4、绕制轮;4a、第一绕制轮;4b、第二绕制轮;40、轮轴;401、下螺母;402、上螺母;41、上绕制轮;42、下绕制轮;5、摇臂;51、手把;6、方形固定框;7、摇臂板;71、手把;72、镂空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如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包括一横置固定的圆盘2,圆盘2的底部设有竖向固定柱3,圆盘2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21,环形凹槽21内设有与发热圈的弹簧钩槽11适配的钩部211,圆盘2的旁侧设有绕制轮4,绕制轮4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之间的间距与环形凹槽21的宽度适配,竖向固定柱3位于圆盘2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摇臂板7,摇臂板7的一端设有手把71,绕制轮4设有多组,且多组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摇臂板7上。
16.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通过多组绕制轮进行发热圈绕制,绕制时,由前侧的绕制轮对长条形的发热体1进行弯折变形,由后侧的绕制轮对发热体1的包边11进行压紧,从而提高包边11的压紧质量,而且发热体1在绕制时实际是经过多次弯折,可以减少发热圈绕制成型后的回弹,避免包边松脱现象,保证产品的耐用性。
1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绕制轮4包括第一绕制轮4a和第二绕制轮4b,第一绕制轮4a
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3的距离大于第二绕制轮4b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3的距离。由第一绕制轮4a对长条形的发热体1进行弯折变形以及对包边11进行预压紧,再由第二绕制轮4b对包边11进行进一步压紧。
18.优选的,摇臂板7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镂空安装槽72,绕制轮4的轮轴40安装在一侧开口的方形固定框6中,轮轴40的下端穿过镂空安装槽72并通过下螺母401固定,轮轴40的上端穿过方形固定框6并通过上螺母402固定。方形固定框6可以保证上绕制轮41和下绕制轮42的稳定性,保证绕制质量,再通过镂空安装槽72可以调节绕制轮4与环形凹槽2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厚度和材料规格的发热圈绕制。
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包括一横置固定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有竖向固定柱,所述圆盘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与发热圈的弹簧钩槽适配的钩部,所述圆盘的旁侧设有绕制轮,所述绕制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所述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柱位于所述圆盘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摇臂板,所述摇臂板的一端设有手把,所述绕制轮设有多组,且多组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摇臂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轮包括第一绕制轮和第二绕制轮,所述第一绕制轮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绕制轮的轮轴与竖向固定柱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镂空安装槽,所述绕制轮的轮轴安装在一侧开口的方形固定框中,所述轮轴的下端穿过所述镂空安装槽并通过下螺母固定,所述轮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方形固定框并通过上螺母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绕制质量的发热圈绕制器,其结构包括一横置固定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有竖向固定柱,所述圆盘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与发热圈的弹簧钩槽适配的钩部,所述圆盘的旁侧设有绕制轮,所述绕制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所述上绕制轮和下绕制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适配,所述竖向固定柱位于所述圆盘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摇臂板,所述摇臂板的一端设有手把,所述绕制轮设有多组,且多组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摇臂板上。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摇臂板上。绕制轮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摇臂板上。


技术研发人员:梁雁 陈关莲 张有辉 罗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2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