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5533发布日期:2021-10-27 20:0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螺钉和螺帽是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紧固件,因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固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是配套使用,所以螺钉和螺帽一般配套组合后出售。
3.传统的旋紧螺母方式一般都是借助扳手来进行操作,这种安装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安装时间长,而且需要人工操作,存在费时费力费工的技术缺陷,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使用螺帽装配机来提高螺钉和螺帽的装配效率,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母机(专利号cn201920095154.1),螺帽从托盘中进入滑道,然后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带动螺帽旋转,与插入的螺杆完成装配;其中,所述摩擦轮表面设置有橡胶垫起到摩擦作用,长时间旋转状态下与螺帽接触会导致橡胶垫快速磨损,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将现有的橡胶摩擦垫形式优化为螺杆插入式的装配结构,无需设置橡胶垫提高摩擦力,操作非常方便。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包括外筒、内筒、轴套、芯子、连杆和弹簧;外筒内部设有内筒,内筒的前端与外筒的前端平齐,内筒的后端延伸至外筒的后方;内筒的后端连接轴套;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芯子、连杆和弹簧,芯子尾端连接连杆,芯子后端连接连杆,连杆的后端穿过轴套并延伸至轴套后方;所述芯子位于内筒内部前端的星形圆槽内,弹簧套在连杆位于内筒内部的部位上,弹簧的前端抵在芯子的后端,弹簧后端抵在内筒的后端;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芯子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平齐。
6.所述芯子的前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作用是配合螺杆插入,从而控制螺帽拧在螺杆上的长度,凹槽深度优选为5mm。
7.所述连杆位于轴套后方的部位安装调节螺母,可以通过控制调节螺母在连杆上的位置来确保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芯子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保持平齐,当芯子前端与内筒前端保持平齐时,会使得下一个待装配螺帽处于正立状态,不会发生歪斜,从而保障装配工作的连贯性。因为如果待装配螺帽发生歪斜,则有可能无法顺利落在芯子前侧进行装配。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该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适用于现有技术中的螺帽装配机,安装时将芯子前端置于螺帽装配机的螺母待装配区,轴套连接螺帽装配机的旋转部件,装配时手持螺杆对着螺帽向芯子凹槽方向推动,使得螺帽一部分推入星形园槽内随之旋转,从而拧在螺杆上,完成装配工作,操作非常方便。
10.(2)可以设置螺帽推入星形圆槽的深度为螺帽厚度的一半,使得下一个螺帽不会
提前下落影响螺杆从凹槽内拔出。
11.(3)采用弹簧和螺母配合的方式,使得芯子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保持平齐,使待装配的螺帽不会倾斜。
12.(4)可以通过设置芯子上凹槽的深度来控制螺帽拧在螺杆上的深度。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弹簧自然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15.图2是弹簧压缩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16.图3是内筒的星形圆槽的示意图。
17.图中标示,1.外筒,2.内筒,3.轴套,4.芯子,5.连杆,6.弹簧,7.星形圆槽,8.凹槽,9.调节螺母,10.螺杆,11.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参照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包括外筒1、内筒2、轴套3、芯子4、连杆5和弹簧6;外筒1内部设有内筒2,内筒2的前端与外筒1的前端平齐,内筒2的后端延伸至外筒1的后方;内筒2的后端焊接轴套3;所述内筒2的内部设有芯子4、连杆5和弹簧6,芯子4尾端固定连接连杆5,芯子4后端连接连杆5,连杆5的后端穿过轴套3并延伸至轴套3后方;所述芯子4位于内筒2内部前端的星形圆槽7内,弹簧6套在连杆5位于内筒2内部的部位上,弹簧6的前端抵在芯子4的后端,弹簧6后端抵在内筒2的后端;当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下,芯子4的前端与内筒2的前端平齐,除了在该位置设置弹簧外,还可以设置其他弹性件,使得芯子4能够复位即可。
20.为了防止待装配螺帽发生歪斜,所述连杆5位于轴套3后方的部位安装调节螺母9,可以通过控制调节螺母9在连杆5上的位置来确保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下时,芯子4的前端与内筒2的前端保持平齐,当芯子4前端与内筒2前端保持平齐时,会使得下一个待装配螺帽处于正立状态,不会发生歪斜,从而保障装配工作的连贯性。因为如果待装配螺帽发生歪斜,则有可能无法顺利落在芯子前侧进行装配。
21.所述芯子4的前端面设有与螺杆10配合的凹槽8,凹槽8的作用是供螺杆10插入,从而控制螺帽11拧在螺杆10上的长度,凹槽8深度优选为5mm。
22.本实用新型安装时,芯子4前端置于螺帽装配机的螺母待装配区,轴套3连接螺帽装配机的旋转部件,螺帽装配机开机后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整个装配结构旋转。在使用时,手持螺杆10推动位于芯子4前端的待装配螺帽11,螺帽11挤压芯子4,使弹簧6压缩,螺帽11的部分进入内筒2的星形圆槽7中,优选为螺帽11的一半厚度;然后星形圆槽7卡住螺帽11带
其旋转,螺帽旋转时自然拧在螺杆10上,由图1状态变为图2状态,当螺杆10伸到凹槽8的尾部时,取出带有螺帽11的螺杆10,然后弹簧6恢复自然状态,内筒2恢复初始位置位置,下一个待装配螺帽落在芯子4前端,可再次进行装配。
23.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内筒(2)、轴套(3)、芯子(4)、连杆(5)和弹簧(6);外筒(1)内部设有内筒(2),内筒(2)的前端与外筒(1)的前端平齐,内筒(2)的后端延伸至外筒(1)的后方;内筒(2)的后端连接轴套(3);所述内筒(2)的内部设有芯子(4)、连杆(5)和弹簧(6),芯子(4)尾端连接连杆(5),芯子(4)后端连接连杆(5),连杆(5)的后端穿过轴套(3)并延伸至轴套(3)后方;所述芯子(4)位于内筒(2)内部前端的星形圆槽(7)内,弹簧(6)套在连杆(5)位于内筒(2)内部的部位上,弹簧(6)的前端抵在芯子(4)的后端,弹簧(6)后端抵在内筒(2)的后端;当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下,芯子(4)的前端与内筒(2)的前端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4)的前端面设有凹槽(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位于轴套(3)后方的部位安装调节螺母(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帽装配机用装配结构,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内筒、轴套、芯子、连杆和弹簧;外筒内部设有内筒,内筒的前端与外筒的前端平齐,内筒的后端延伸至外筒的后方;内筒的后端连接轴套;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芯子、连杆和弹簧,芯子尾端连接连杆,芯子后端连接连杆,连杆的后端穿过轴套并延伸至轴套后方;所述芯子位于内筒内部前端的星形圆槽内,弹簧套在连杆位于内筒内部的部位上,弹簧的前端抵在芯子的后端,弹簧后端抵在内筒的后端;装配时手持螺杆对着螺帽向芯子凹槽方向推动,使得螺帽一部分推入星形园槽内随之旋转,从而拧在螺杆上,完成装配工作,操作非常方便。便。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 展国庆 刘幸福 张仁孝 秦勇 付茂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实达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1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