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0893发布日期:2021-12-31 21:3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领域,是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2.现有桥梁工程上构槽型梁钢挑纵梁和人行道梁焊接施工,常见在挑梁下提前吊装简易吊篮、挂篮装置进行焊接操作。其缺点:第一、简易吊挂篮装置制作较随意、质量隐患大、标准化程度不高;第二、焊完一个段落的工程量后需移动位置,人员需反复爬进出吊篮,功效低、施工安全风险高;第三、增加辅助吊装和移动吊挂篮装置的设备,操作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不仅安全系数高、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竖向朝上延伸有立柱框架,立柱框架顶端固设也有与承载平台平行延伸的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远离立柱框架一端朝下竖直延伸有围杆,移动框架下端设有若干脚轮并通过脚轮压接在人行道梁上端面,所述围杆与立柱框架分设在人行道梁两侧将人行道梁围设在内,并通过围杆上朝内延伸的止挡板与限位滑轮限位防脱,所述立柱框架内设有竖向延伸至移动框架上的爬梯。
5.进一步的,所述止挡板朝人行道梁侧水平延伸并靠近人行道梁,所述限位滑轮水平设置且内端与人行道梁侧壁接触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上端延其周部固设有围栏,位于爬梯顶部的移动框架上固设有安全扶手。
7.进一步的,所述脚轮与限位滑轮上均设有可锁紧的卡扣以限位防滑。
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平台上朝上斜向延伸有加强连杆并于上端固连在立柱框架上。
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框架与承载平台等宽,所述爬梯一侧固连在立柱框架内壁,另一侧与立柱框架之间留设有供作业人员在承载平台上走动的走动空间,承载平台位于人行道梁下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成本低。平台采用装配式结构,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减少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投入,施工功效高。
12.2、安全高。施工平台环箍在人行道梁上,施加配重,人员通过安全爬梯上下作业,整体结构稳定、安全。
13.3、标准化程度高。满足桥梁工程上构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焊接工艺标准化施工要求。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挡板、限位滑轮与人行道梁的对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8.图中:1

承载平台,2

立柱框架,3

移动框架,4

围杆,5

脚轮,6

人行道梁,7

止挡板,8

限位滑轮,9

爬梯,10

围栏,11

安全扶手,12

加强连杆,13

走动空间,14

挑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0.如图1~3所示,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包括承载平台1,所述承载平台上竖向朝上延伸有立柱框架2,立柱框架顶端固设也有与承载平台平行延伸的移动框架3,立柱框架与移动框架均呈矩形框架状,所述移动框架远离立柱框架一端朝下竖直延伸有围杆4,移动框架下端设有若干脚轮5并通过脚轮压接在人行道梁6上端面,所述围杆与立柱框架分设在人行道梁两侧将人行道梁围设在内,并通过围杆上朝内延伸的止挡板7与限位滑轮8限位防脱,所述立柱框架内设有竖向延伸至移动框架上的爬梯9。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板朝人行道梁侧水平延伸并靠近人行道梁,所述限位滑轮水平设置且内端与人行道梁侧壁接触滑动连接。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平台上端延其周部固设有围栏10,位于爬梯顶部的移动框架上固设有安全扶手11,保障作业人员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脚轮与限位滑轮上均设有可锁紧的卡扣以限位防滑。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平台上朝上斜向延伸有加强连杆12并于上端固连在立柱框架上,以加强该施工平台整体的稳定性。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框架与承载平台等宽,所述爬梯一侧固连在立柱框架内壁,另一侧与立柱框架之间留设有供作业人员在承载平台上走动的走动空间13,承载平台位于人行道梁下方。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移动框架、立柱框架、承载平台组合焊接后的施工平台利用吊车整体先吊装至人行道板上悬挑,将侧向的限位滑轮和止挡板根据人行道板顶口尺寸边缘定位焊接。
27.工人通过围栏、竖向的立柱框架爬梯在止挡板限位作用下进入施工平台,在人行道梁、挑纵梁结构物下进行挑梁与人行道板的横纵向焊接,人行道板与人行道板间的焊接施工工作。施工过程中,上面的工人将移动框架的脚轮及限位滑轮的卡扣限位,避免施工过程滑动。
28.施工完成该节段焊接作业后,需解除脚轮与限位滑轮的限位,工人站在承载平台上,在侧向限位滑轮和顶部脚轮作用下,利用人行道梁侧壁手动滑移至下一节段进行焊接作业。很好的解决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工艺标准化程度低、反复利用吊车转移吊篮装置
等困扰。
29.桥梁单侧挑、纵梁与人行道板梁的焊接作业完成后,通过吊车吊住焊接作业平台,并解除限位滑轮和止挡板构件后,吊车将作业平台整体调离该侧人行道梁施工区域,重复另一侧施工。
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竖向朝上延伸有立柱框架,立柱框架顶端固设也有与承载平台平行延伸的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远离立柱框架一端朝下竖直延伸有围杆,移动框架下端设有若干脚轮并通过脚轮压接在人行道梁上端面,所述围杆与立柱框架分设在人行道梁两侧将人行道梁围设在内,并通过围杆上朝内延伸的止挡板与限位滑轮限位防脱,所述立柱框架内设有竖向延伸至移动框架上的爬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板朝人行道梁侧水平延伸并靠近人行道梁,所述限位滑轮水平设置且内端与人行道梁侧壁接触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端延其周部固设有围栏,位于爬梯顶部的移动框架上固设有安全扶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与限位滑轮上均设有可锁紧的卡扣以限位防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朝上斜向延伸有加强连杆并于上端固连在立柱框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框架与承载平台等宽,所述爬梯一侧固连在立柱框架内壁,另一侧与立柱框架之间留设有供作业人员在承载平台上走动的走动空间,承载平台位于人行道梁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挑纵梁与人行道梁可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竖向朝上延伸有立柱框架,立柱框架顶端固设也有与承载平台平行延伸的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远离立柱框架一端朝下竖直延伸有围杆,移动框架下端设有若干脚轮并通过脚轮压接在人行道梁上端面,所述围杆与立柱框架分设在人行道梁两侧将人行道梁围设在内,并通过围杆上朝内延伸的止挡板与限位滑轮限位防脱,所述立柱框架内设有竖向延伸至移动框架上的爬梯,该焊接作业平台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安全高效。安全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杨萌 李志成 巫兴发 胡永波 蔡浩慧 朱敏 刘文杰 徐超 陈东风 余家名 于江 王福平 谢元勋 李世豪 祁晓颖 林晓宇 王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福州)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