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3274发布日期:2021-12-22 16: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拉伸弹簧也叫拉力弹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伸弹簧广泛应用于国防、海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等领域。
3.拉伸弹簧通常是由304不锈钢弹簧线经拉簧机制成,拉伸弹簧是由紧密相贴的线圈以及一体连接在线圈两端的拉钩部组成,在拉簧机制作拉簧的过程中,其中一端的拉钩部末端会有突出的一截线材,这在加工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将该突出的线材截断,而现有的方法普遍还是依靠人工手持钳子来完成,效率太低,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还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它包括:
6.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一侧的凸柱、设置在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固定台一侧的第二挡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方的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且朝向所述凸柱的切刀以及带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装置;
7.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凸柱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凸柱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部。
8.优化地,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底部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切刀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
9.优化地,所述凸柱的截面呈半圆形。
10.优化地,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凸柱截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直径。
11.优化地,所述凸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宽度和。
12.优化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滑台气缸。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将待去余料的拉钩部放置在凸柱内,然后抵设在第一挡板的第一弧形部外侧,驱动装置带动切刀下降,从而将拉钩部末端的余料切断;结构简单,效率更高,节省了人工的投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位置关系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底板;2、固定台;3、第一挡板;31、第一弧形部;4、第二挡板;41、第二弧形部;5、第三挡板;6、凸柱;7、升降板;8、第一夹板;9、第二夹板;10、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如图2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它通常用于协助工人去掉拉簧拉钩部末端的余料(如图1所示,为拉簧的结构示意图,该拉簧由紧密相贴的线圈以及一体连接在线圈两端的拉钩部组成,其中一端的拉钩部末端有突出的一截余料)。它主要包括底板1、固定台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板5、凸柱6、升降板7、第一夹板8、第二夹板9和切刀10等。
23.其中,底板1为矩形状金属板,通常固定在机台顶部(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实现固定)。固定台2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固定台2焊接在底板1上)。凸柱6设置在固定台2一侧(凸柱6截面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凸柱6截面的直径小于拉簧两端拉钩部的直径)。第一挡板3和第三挡板5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台2一侧(第一挡板3和第三挡板5设置在凸柱6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在靠近凸柱6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部31,第一弧形部31的直径大于凸柱6截面的直径)。第二挡板4固定在第一挡板3远离固定台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4靠近凸柱6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部41,如图5所示,第二弧形部41的直径大于第一弧形部31的直径)。
24.升降板7可升降地设置在固定台2上方(升降板7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实现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为滑台气缸,升降装置只要实现带动升降板7升降即可,其具体类型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也可以选用升降气缸)。第一夹板8和第二夹板9固定在升降板7底部,切刀10固定在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9之间,随着升降板7的升降,从而切断拉簧拉钩部末端的余料(在实际情况下,拉簧一端的拉钩部有两圈线圈,下降的切刀10位于两圈线圈之间)。
25.在本实施例中,凸柱6的长度大于第一挡板3的宽度,小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宽度和。
26.本实用新型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的工作原理:
27.将待去余料的拉钩部放置在凸柱6内,然后抵设在第一挡板3的第一弧形部31外侧,驱动装置带动切刀10下降,下降的切刀10从拉钩部中间穿过,从而将拉钩部末端的余料切断。
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固定台(2)、设置在所述固定台(2)一侧的凸柱(6)、设置在所述凸柱(6)两侧的第一挡板(3)和第三挡板(5)、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3)远离所述固定台(2)一侧的第二挡板(4)、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2)上方的升降板(7)、固定在所述升降板(7)上且朝向所述凸柱(6)的切刀(10)以及带动所述升降板(7)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挡板(3)靠近所述凸柱(6)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部(31),所述第二挡板(4)靠近所述凸柱(6)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部(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7)底部的第一夹板(8)和第二夹板(9),所述切刀(10)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8)和第二夹板(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6)的截面呈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的直径大于所述凸柱(6)截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弧形部(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宽度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滑台气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拉簧端部余料装置,它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一侧的凸柱、设置在所述凸柱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固定台一侧的第二挡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方的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且朝向所述凸柱的切刀以及带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凸柱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凸柱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率更高,节省了人工的投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众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众寅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