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间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7831发布日期:2022-04-30 20:2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槽间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铝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槽间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解铝在生产时,电解液的浓度、热平衡、电流分布等会出现种种不平衡因素,需要及时调整处理,其中一些加料调整工作仍需要人工处理。电解槽高温和烟尘对加料操作人员的身体有损害;此外,在电解铝企业的电解车间,通常有多个电解槽并排排布,相邻的两个电解槽之间空间有限,大型的加料装备难以施展,不便于加料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间加料装置,目的在于,设计可移动加料装置,该装置可快速移动至工作位置,并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工作人员操作该装置的位置远离电解槽的加料位置,减少电解槽的高温和烟尘对人体的损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槽间加料装置,包括底座、料仓和手轮;
6.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布设四个可转动的行走轮,行走轮用于承载底座移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直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料仓;
7.所述料仓的上部为敞口,敞口用于物料进出,其左右两端面上固设轴头;所述轴头可转动的插接在立柱上部预设的轴孔中,用于料仓可在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转动;
8.所述手轮的中心连接在所述料仓一端的轴头上,手轮用于手工驱使料仓旋转,向电解槽倾倒物料。
9.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的底部为底框架,所述底框架包括两个平行的纵梁,每个纵梁的两端均连接所述行走轮,两个纵梁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横梁固定连接,每个横梁的中心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
10.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为矩形平板,其设置在靠近手轮一侧的立柱侧面,挡板用于加料操作时,遮挡电解槽散发的热辐射。
11.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板设有水平的长槽孔;所述立柱侧面固设有螺柱,螺柱的外端用于连接螺帽;所述长槽孔套接在螺柱外侧,用于挡板可水平调节位置。
12.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手轮的轮廓直径不小于90cm。
13.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料仓垂直与其旋转轴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使得本装置可以移动,方便在远离电解槽的位置装填物料或调整物料比例状态,然后再推向工作位置;大直径的手轮方便工作人员双手操作,倾倒料仓;挡板遮挡电解槽的热辐射,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并且挡板可水平移动的,方便调整遮挡位置;此外,工作人员操作手轮的位置并没有正对电解槽,而是平行于电解槽的加料位置,减少电解槽的高温和烟尘对人体的损害;同时,料仓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电解槽加料位
置,也减少了操作所需空间,适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电解槽之间的狭小空间操作。总之,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使用方便,适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电解槽之间的狭小空间加料操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8.图3为图1的左视图。
19.图中:1底座、11底框架、111纵梁、112行走轮、113横梁、12立柱、121挡板、122长槽孔、123螺柱、2料仓、3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3;
2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槽间加料装置,包括底座1、料仓2和手轮3;
23.所述底座1包括底框架11和立柱12,底框架11包括两个平行的纵梁111,每个纵梁111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112,两个纵梁111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横梁113焊接成一整体形成底框架11,每个横梁113的中心上表面竖直焊接一个立柱12,每个立柱的上部开设有轴孔,轴孔用于连接料仓2;在靠近人员操作的位置的立柱12侧面设置有挡板121,挡板121为矩形平板,其上设有水平的长槽孔122,长槽孔122用于套设在立柱12侧面预埋的螺柱123外侧,螺柱123外端用于连接螺帽,长槽孔122与螺柱123配合,使挡板121可水平调节位置;
24.所述料仓2的截面呈倒梯形,其上部为敞口,在料仓2的左右两端面中心分别焊接轴头,轴头用于插接在所述轴孔转动,其中一个轴头用于穿过立柱12与手轮3连接;
25.所述手轮3呈圆盘装,其中心连接在料仓2旋转轴头的一端,用于手工驱使料仓2旋转而倾倒物料;手轮3的轮廓直径大于或等于90cm,方便双手抓持,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加省力。
26.使用时,在远离电解槽的位置进行物料配置,并将物料装入料仓2中,然后双手抓持手轮3,行走轮112的作用下,在推动本装置至电解槽加料位置,旋转手轮3,使料仓3倾倒,将物料倒入电解槽,完成加料操作。
27.本实施例优点在于,与现有相比,行走轮112使得本装置可以移动,方便在远离电解槽的位置装填物料或调整物料比例状态,然后在推向工作位置;大直径的手轮3方便工作人员双手操作,倾倒料仓2;挡板121遮挡电解槽的热辐射,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并且挡
板121可水平移动的,方便调整遮挡位置;此外,工作人员操作手轮3的位置并没有正对电解槽,而是平行于电解槽的加料位置,减少电解槽的高温和烟尘对人体的损害;同时,料仓2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电解槽加料位置,也减少了操作所需空间,适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电解槽之间的狭小空间操作。
28.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料仓(2)和手轮(3);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匀布设四个可转动的行走轮(112),行走轮(112)用于承载底座(1)移动,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直立柱(12),两个立柱(12)之间设置料仓(2);所述料仓(2)的上部为敞口,所述敞口用于物料进出,其左右两端面上固设轴头;所述轴头可转动的插接在立柱(12)上部预设的轴孔中,用于料仓(2)可在所述两个立柱(12)之间转动;所述手轮(3)的中心连接在所述料仓(2)一端的轴头上,手轮(3)用于手工驱使料仓(2)旋转,向电解槽倾倒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为底框架(11),所述底框架(11)包括两个平行的纵梁(111),每个纵梁(111)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行走轮(112),两个纵梁(111)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横梁(113)固定连接,每个横梁(113)的中心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21);所述挡板(121)为矩形平板,其设置在靠近手轮(3)一侧的立柱(12)侧面,挡板(121)用于遮挡电解槽散发的热辐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1)设有水平的长槽孔(122);所述立柱(12)侧面固设有螺柱(123),螺柱(123)的外端能够连接螺帽;所述长槽孔(122)套装在螺柱(123)外侧,用于挡板(121)可水平调节安装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3)的轮廓直径不小于9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间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2)垂直与其旋转轴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间加料装置,包括底座、料仓和手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布设四个可转动的行走轮,行走轮用于承载底座移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直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料仓;所述料仓的上部为敞口,敞口用于物料进出,其左右两端面上固设轴头;所述轴头可转动的插接在立柱上部预设的轴孔中,用于料仓可在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转动;所述手轮的中心连接在所述料仓一端的轴头上,手轮用于手工驱使料仓旋转,向电解槽倾倒物料。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使用方便,适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电解槽之间的狭小空间加料操作。槽之间的狭小空间加料操作。槽之间的狭小空间加料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豪 李卫锋 于金星 李强 苏治国 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